城乡低保 应保的全都保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06:10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初次分配体现效率,再次分配体现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为全体居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基本保障,解决城乡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活需求,是执政为民、公平和谐的重要体现。在双流,低保全覆盖、五保供养全覆盖,使城乡困难群众都共享了发展成果。

  提标扩面,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近年来,双流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失地农民社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低保补贴,着力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7年,双流县在实施扶农惠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行动计划中,提标扩面,将人均年收入低于1300元的农村困难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城乡一体、标准有别、分类施保”的动态管理机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体系,确保了凡是纳入低保体系的对象均能按时、足额领到低保金。

  数字链接

  仅今年1-5月,双流全县就已投入城乡低保经费511.4万元,惠及8025户16970人。

  分类细化、创新举措,社会保障城乡全覆盖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仅需要加大政府投入,更需要政府细化公共服务,分类满足不同人群的保障需求。近年来,双流县在市委、市政府对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政策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创新。

  创新一:扩大参保范围。双流除了把依法征地的失地农民纳入参保外,还把县镇两级政府公益事业建设占用土地的、经批准工业占用土地的和被征(占)用后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参保范围。

  创新二:统一缴费标准。双流将征地的不同年限,把同类人员则统一为一个缴费标准,将全县新征地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并逐步解决已征地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

  创新三:单独划拨医疗保险基金。双流从个人缴费中首先足额划出医疗保险基金,保证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也便于对失地农民医疗保险基金的核算,财政的补贴只进入养老保险基金。到目前为此,双流农民“农转非”后,凡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已全部纳入城市低保。建立健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到了病有所医,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52.8万人,参保率达78.4%;逐步建立了失地农民综合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解除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成为了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从身份、待遇、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真正转化为市民。

  数字链接

  近四年来,双流财政投入社会保障资金4亿多元,新增养老保险2.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7.2万人、失业保险2.1万人;在全市率先开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工作,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2.43万人。在全省率先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试点和村(社区)干部参加社会保障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参加率分别达96.3%、87.6%。

  敬老院星级服务,困难群众老有所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年双流将新(改)建镇级敬老院15所,新建2170张床位,使全县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5%,实现老有所养。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相对滞后,全县2823名农村五保户中,集中供养的只有754名,集中供养率仅26.7%。现有的29所农村敬老院,也大多数建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由于修建时间较早,在建设规模、配套设施、居住环境等方面,都与双流县近年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改变这一现状况,已势在必行。

  2006年,双流共完成了6所敬老院的新建和改建,投入建设资金800多万元,新增床位500多张。全部入住后,集中供养率将大幅度提高,五保户的生活条件也将显著改善。

  今年新(改)建的15所敬老院,已全部完成立项,其中黄甲敬老院已动工建设,煎茶、万安、合江、籍田4所敬老院正在招投标,其余10所敬老院建设项目正抓紧设计。待15所敬老院全部竣工后,全县农村五保户的住房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集中供养率也将达到85%以上。在金桥镇敬老院,原来低矮狭窄的旧址上,一栋两层楼房拔地而起,厨房、餐厅、洗衣房、停车场和绿化等一应俱全。据了解,该镇五保户149人,该院占地8.9亩、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可接纳120多老人入住。

  在每个敬老院,每间住房里彩电、衣柜、床上用品都是新的,水电设施齐全、方便,饮食起居都有人负责,这些星级服务的新变化,让五保老人们乐开了花。

  百姓心声

  高长发(永兴镇明水村2组残疾五保户):原来听说以前的敬老院条件不太好,我就不想来享受集中供养,现在到这里一看,沙发、电视、家具、坐便器、图书室、娱乐室,啥子都有,我来了就不走了。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