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韩章玉的“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06:1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从彭州一个遭遇车祸的家庭变化看我市农村乡镇医疗卫生改革成效

   一个农民18年语录

  “给咱儿子寄钱去!”(车祸之前,韩章玉的生活平淡而幸福)

  “你们都别管我了,让我自生自灭吧,我再也不想拖累你们了!”(车祸之后,韩章玉一度陷入绝望)

  “还有钱吗?没钱就不吃药了!”(韩章玉不堪重负)

  “心里终于有底了!”(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韩章玉感叹)

  “谢谢!”(第一次拿到报销的500元医药费后,韩章玉声音颤抖)

  “如果换作以前,我想可能早就没命了!”(一次病变之后)

  “她像我女儿一样!”(爱心联络员上门服务让韩章玉备感温暖)

  婷婷调查

  9月26日,晴。

  驱车赶到彭州市升平镇韩章玉家时,已经上午10点了。刚刚吃过早饭的她,正在丈夫的陪伴下,惬意地坐在轮椅上感受着初秋温暖的阳光……

  韩章玉两口儿和他们的老母亲,住在集镇上的一间老四合院里,韩章玉个儿头不高,坐在轮椅上的她看起来显得特别娇小;推着轮椅的老伴儿,曾是当地的村支书,去年才退休的他,额头上布满的皱纹,刻下了岁月流逝的痕迹。两个儿子也都成家立业,在彭州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逢周末回来看看家人。

  这样的一家子,看上去是那么地完美,这份让人羡慕的安详与感动,让我们无法想象出,这竟是一个遭遇了18年瘫痪命运的“不幸”之家。

  还记得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韩章玉的下半生只能与轮椅为伴;

  还记得那次轻生的绝望念头,让韩章玉一家蒙上了“灰色”的阴影;

  还记得加入“新农合”后的第一笔报账费,让韩章玉一家喜出望外;

  还记得医生第一次上门看诊,让韩章玉一家感受到的深深温暖;

  ……

  这样无数次的瞬间,定格了这个家庭5年来的每一次心酸与感动,从以前的四处就医、债台高筑到现在的医生上门、新农合报销,诠释了这个家庭在城乡一体化的浪潮中所亲历的变化。

  “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还能活到今天!是党和政府的温暖,让我们一家撑到现在!”朴实的言语,没有修饰的痕迹,韩章玉噙着泪水的双眼,饱含了这些年来的绝望与坚持,饱含了这些年的感谢与期待……

  当对记者谈到18年前那场突变时,韩章玉的爱人周玉伦脸上泛起了丝丝忧郁,如同翻开尘封已久的记忆……

  1989大寒 一场车祸

  1989年9月3日,这一天,风和日丽,一切都那么自然、平淡!而这一天,对于韩章玉一家来说,却是一次生命的转折,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有的平静……

  清晨,刚刚起床的韩章玉,和往常一样做完家务,就到田里干活了。正值秋收季节的农村,大伙儿都显得特别的忙,而勤劳能干的韩章玉,却总能赶在大家干完活路之前收工。

  这天也不例外。做完农活,韩章玉急急忙忙赶回家,换了身干净衣服,推着自行车准备出门。

  “上哪儿去呀?”

  “给咱儿子寄钱去!”

  韩章玉脸上流露出得意的微笑。原来韩章玉的两个儿子,当年都在西藏当兵,而当天,韩章玉正赶着到彭州市去给她的宝贝儿子寄钱。但谁也没有想到,她的这一走,却让这个家走上了另一个“生命轨迹”。

  “周书记,不好了,嫂子出车祸了!”正在帮助农民解决困难的村支书——韩章玉的丈夫周玉伦,听到这个消息,脸色煞变,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到了医院。万幸的是韩章玉捡回了一条命,但是12腰椎断裂的事实,却让她永远失去了双腿。让这个曾经笑语欢声的家庭,从此蒙上了“灰色”的阴影。

  “当时我还是村干部,每天都有很多繁琐的事情要处理,但为了医好妻子的脚,我总是会抽出时间,带着她四处求医。而乡亲们也会好心地提供一些偏方儿让我们试试。总之,那几年,为了治好老婆的病,我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丝希望!”此时的周玉伦,脸上泛起了丝丝忧郁,如同翻开尘封已久的记忆。

  从省人民医院到华西医大,从针灸按摩到偏方治疗,试尽了各种办法,而韩章玉却还是永远也站不起来了。事实是残酷的,但还是只有选择接受,而今后的生活该怎样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该怎样承担?摆在这一家子眼前的困难,让他们今后的生活从此走进了“阴雨绵绵”……

  买个普通抗生素药,也要往市里跑一趟,但最沉重的还是高额的医药费——长期给家人和乡亲造成的负担,在一次病变后上升到了极限——韩章玉快承受不住了!

  1990—2005阴有雨 一次轻生

  原本勤劳、能干、开朗、健谈的韩章玉,在这场车祸之后变得郁郁寡欢。年迈的老母亲,为了这个家重新开始干起了家务,做上了农活;丈夫依然每日忙碌,一面要带领村民致富,一面又要料理妻子的日常起居,原本年轻的脸上,开始出现了皱纹……而这一切韩章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包袱,是一块绊脚石。轻生的念头,在一次意外之后开始萌发。

  当时的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只能处理感冒这些简单的毛病,而对于像韩章玉这样的患者,卫生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长期的卧床,韩章玉双腿的肌肉开始萎缩,记得有一年冬天,她在一次翻身后,断裂的腰椎移位,划破了皮肉,鲜血直流……

  “赶紧送医院!”但是韩章玉不能走动,如果要等市医院的救护车来,病人可能有危险。这时,乡亲们挺身而出:“来,我用车载你们过去!”因为有外伤,韩章玉只能保持平躺的姿势,周玉伦一个人不能将妻子抱起来,而年迈的母亲又搭不上力,没法儿,周玉伦只好叫来周围的乡亲们帮忙。四五个人,吃力地将韩章玉抬上车,送往了20公里之外的彭州市人民医院。虽然最后没有什么大碍,但是把忙活儿了大半天的亲戚乡亲们累得够呛。

  因为当地医院的条件不好,不仅韩章玉看病要三四个人帮忙,赶到彭州市耗上大半天的时间,就连买一些普通的抗生素药,都得周玉伦亲自赶车到市上跑一趟。从升平镇到彭州市的一路上,留下了周玉伦数不清的脚印,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妻子的他,开始渐渐消瘦、渐渐生出了白发……原本还算滋润的韩章玉一家,在高额的医药费面前,家里那几万块钱的积蓄也一下子用光了。从不求人的周玉伦,为了给妻子治病,也只有厚着脸皮,找亲戚找乡亲们借钱,韩章玉一家陷入了窘境。

  丈夫的憔悴,家庭的负担,让韩章玉萌发了轻生的念头。一天晚上,她把丈夫叫到床边说:“你们都别管我了,让我自生自灭吧,我再也不想拖累你们了!”听到韩章玉的话,一向坚强的周玉伦,第一次哭了,看着妻子无奈的神情,周玉伦开始埋怨命运的不公平。

  一个普通的早晨,彭州市卫生局的工作人员叩开了韩章玉的家门——他们带来了一份表格。韩章玉和她的爱人当时都没有料到,这张纸竟然能为他们以后的生活遮风挡雨……

   2005阴转多云 一次惊喜

  除了埋怨,生活还是得继续。韩章玉的两个儿子退伍之后都在彭州市里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了家,立了业。看着儿子的幸福,韩章玉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脸上开始重拾微笑,而周玉伦也渐渐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工作忙的时候,就请看护和老母亲一起照顾妻子,闲的时候就陪妻子出门散心。

  虽然一切好像都回归到之前的平淡,但是妻子的医药费依然是周玉伦心中的“结”。每次当妻子问周玉伦:“还有钱吗?没钱就不吃药了!”周玉伦都会装作不在意地说:“你甭管,这药咱一定得坚持吃!”一个人的时候,周玉伦都会拿出账本算算,除了日常的生活开销外几乎所剩无几,药钱从哪里来?

  而就在韩章玉一家愁上眉头的2005年,幸运眷顾了这个尝尽苦涩的一家子。而这样的眷顾,却得益于我市建立起的农村村民健康保障机制。还记得是6月的一个早晨,彭州市卫生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韩章玉的家,给了一份表格,让他们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每人只交10元,政府再补助10元,就能在以后生病吃药时享受到报销的实惠!”也许在当时其他村民看来有点半信半疑的时候,做了多年村干部的周玉伦,毅然决定加入新农合,成为了升平镇第一个加入新农合的村民。而现在看来,当时他的这个决定,却成了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开始。

  韩章玉长期卧床,下半身已经失去了知觉,为了维持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畅通,她必须长期服用抗生素,还要定期到医院做理疗。这些看病的花销,有些时候一个月都要上千块。加入新农合还没2个月,有一天镇上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拿着500元的现金,敲开了韩章玉家的门。“这是你们加入新农合后,按50%报销的医药费!”接过工作人员递上的现金,韩章玉一时间回不过神来,她用颤抖的双手拉着工作人员,含着泪说出:“谢谢!”

  500元的惊喜,让一家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暖,对于以后的医药费,用周玉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心里终于有底了!”

  当医院“来”到了身边时,当“抢救室”搬到了床前时,当医生变成了“女儿”时,韩章玉又流泪了,但这次是笑着流泪——因为她知道,天终于晴了

   2007晴 一次微笑

  惊喜不断、温暖不断,在这个饱经命运折磨的家庭身上,一场悄无声息的变化,正在延续着……

  2006年初,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全市拉开,而升平镇作为了试点乡镇之一。原来的乡镇卫生院,褪去了当年的残破,换上了漂亮的“新装”,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这给离乡镇卫生院仅有一街之隔的韩章玉一家,带来了不言而喻的实惠。

  2007年3月的一天早上,寒风刺骨,受了点风寒的韩章玉犯上了咳嗽,由于下肢瘫痪,抵抗力较弱,病情开始逐渐恶化,呼吸紧促。看着妻子的病症,担心不已的周玉伦随即拨通了乡镇卫生院的急救电话。考虑到病人行动不便的特殊情况,医院将病房搬到了韩章玉家。心电监护仪、氧气瓶、急救设备……5分钟的时间,韩章玉的那间卧室“摇身一变”成为了医院的“抢救室”。在医务人员的照料下,韩章玉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如果换作以前,我这样的行动不便,还要到市上医院去看病,我想可能早就没命了!”韩章玉担心后怕地说道。

  其实,这仅仅只是幸福的开始。现在,乡镇卫生院给全镇的每一个社区,都配备了“爱心联络员”,而对口负责韩章玉的医生曾珍,每隔一天都会上门给韩章玉处理伤口,换药。“以前,每次换药,或者遇到生病,都只有到市上的医院去看,来回奔波的路程,不仅对我,对我的全家都是一种折磨!”此前的坎坷,韩章玉简直不愿回首。“现在可好了,曾珍照顾我又细心又体贴,真的像我的女儿一样!”说到这里,韩章玉有点激动,也许是幸福来得太突然,让韩章玉一家一直沉浸在这份快乐中。

  周玉伦退休了,可以全心全意地照顾韩章玉;儿子成家立业了,开始分担补贴家用了;看病就在家门口,省去了以前路途的遥远……想到这5年来改变的点点滴滴,韩章玉笑了,噙着泪水地笑了!而这一次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这一次的眼泪,是饱含感谢的!

  缩影背后

  医疗硬件

  农村卫生院“鸟枪换炮”

  以前:小病没人去、大病看不了

  现在: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

  以前是凋敝破败的土砖房,摇身一变为新建的川西民居风貌的三层楼房;以前连普通的阑尾炎手术都做不了,现在还配上了救护车等“七大件”……这5年间,卫生资源配置的“大手术”,就是从这场声势浩大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的“再造”开始。作为农村卫生三级网络的中枢,在5年前,绝大多数都面临着工作用房破旧狭小、设备简陋老化、人才匮乏的问题,无法满足农民看病的基本需求,呈现出“小病没人去、大病看不了”的“窘境”。

  而时至今日,全市已完成19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1072所村卫生站和4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而在修葺一新的乡镇卫生院里,有内科、外科和产科门诊;有计划生育室、急诊室和相对独立的诊治传染病科室;有中西药房、B超、120救护车等“七大件”,农民看病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

  从过去只关注“城里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到力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公平化格局,我市迈出了关键而成功的一步。“乡镇卫生院设备的水平,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城市社区医院的水平!”这句话,无疑是对我市对农村医疗卫生一体化进程,给出的最好诠释。

   医疗保障

  1100万成都人都有医保

  以前:没有钱看病,生病能熬就熬;看病难、看病贵是“死穴”

  现在:全市1100万市民,人人都有医疗保险了

  当韩章玉拿到报销应得的500元钱时,心中除了惊喜还是惊喜——为了省钱,以前生病能熬就熬;现在每年只交10元,生病住院就能报销一定比例的医药费。有这份惊喜的还不止韩玉章一个人,截至2006年9月30日,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586.17万人,农民实际参合人数为543.18万人,参合率提高到92.67%。

  除了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新农合外,一系列城乡居民一视同仁的健康保障机制也开始逐步建立。2005年9月1日,全市城乡中小学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开学礼物,我市正式启动了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工作,农村的娃娃生病住院和城市居民的娃娃享受同样的报销待遇。

  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起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补充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医疗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儿医疗互助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为辅助,兼顾不同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成都从而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医保制度满覆盖的省会城市。

  医疗软件

  城里优秀医生到农民身边

  以前:只有到城市大医院才能请名医看病

  现在:城区优秀医生坐诊乡镇卫生院

  不久前,我市青羊区启动了“2007均衡城乡支医行动”,来自该区城区医疗机构的14名优秀医技人才正式到青羊区涉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这是我市卫生服务“硬件”普遍提升之后,加强“软件”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可以通过加强投入短时间改善,但医生的水平却无法通过短时间的“换血”来完成。为了迅速提高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我市采取了城市支援农村的方式进行造血。而青羊区实施的“2007均衡城乡支医行动”,正是我市从2004年推行城市支援农村卫生“七个一工程”的一个具体实践。

  来自市卫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市已先后派出下乡医疗服务队607支,医务人员4039人次,我市中心城区的7家市级综合医院分别对14个郊区(市)县进行对口帮扶。市七医院的刘璟瑜曾到双流黄龙溪镇卫生院支援半年,于是当地的农民在卫生院就可以享受到城市里大医院的医生服务,双流县黄龙溪镇卫生院的医生也有了一个长期的“老师”,遇到困难立即就能咨询。

  除了“借脑”造血外,从去年开始,我市又启动了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计划到2008年,继续医学教育在农村初步形成网络。

   记者手记

  新农合——农民的“保护伞”

  如果说韩章玉一家是不幸运的,那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一家人走上了另一个“生命轨迹”;如果说韩章玉一家是幸运的,那是因为市委、市政府推进统筹城乡工作的决心努力与惠民举措,让一家人感受到无微不至的温暖。

  其实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座水晶阶梯,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阴晴雨雪”。而韩章玉一家也不例外!车祸后的生活起居怎样料理?看病后的医疗费用怎么办?这些必须面对的点滴,成为了一家人解不开的“心结”。回顾往昔,韩章玉也曾四处求医治疗腿伤、也曾因为看病太远而差点死亡、也曾四处借钱而债台高筑、也曾放弃生活选择结束生命……看起来生活的不如意,让这一家人尝尽了“酸苦”,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人生正在被爱所包围。

  随着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工作的逐步推进,声势浩大的农村乡镇医疗卫生改革也越加走向了深入和全面,目标只有一个——让农民看得了病,看得起病!乡镇卫生院的焕然一新,让韩章玉看病更方便了;新农合的报销,让韩章玉的医疗费用有了着落……这样的改变,让韩章玉一家笑了,笑容里荡漾着幸福,还有更多的是感谢!但在这场“变革”中,得益的不仅仅是韩章玉,还有所有和韩章玉一样的广大农民们,“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的实惠,让农民们曾经为生疮害病而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而这样的实惠也正在延续,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渐均衡,让农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医院的医疗水平,为他们的生命撑起一把“保护伞”。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