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调整“百姓也能说了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12:47 新闻晚报

  □据新华社今日上午电近来,上海老百姓欣喜地发现,全市公交线路的调整不再是“站牌上的一纸通知”,而是由政府先提出调整方案,征求民众意见,再按大多数人的诉求来定夺,“百姓也能说了算”。

   “问计于民”取代“自上而下”

  

  在上海,900多条公交车线路组成的交通网,承担着百姓的大部分出行需求,也是一个交织大量民生矛盾的领域。因规划需要,政府平均每年要调整100多条公交车线路,要改变百姓长期形成的出行习惯,几乎每次调整都会引发不满,政府工作“吃力不讨好”。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陈小鸿认为,原因在于,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多是由部门和专家论证后强制推行的,百姓即便不赞成,也只能被迫服从。今年以来,首次将年内要调整的200余条公交线路的调整方案公布到网上,让民众参与讨论,按百姓意愿办事。5月份公布首批方案,10天内就收到2420条反馈意见,主管部门逐一分析,最后根据百姓较为集中的意愿,决定7条线路暂缓调整,另外新辟7条线路,以方便出行。

  曹杨第二中学一名学生家长杜女士说,大家对公交意见大,一个重要原因是线路变化全由管理部门说了算,站牌上贴个通知就算告知了,“现在变了!”这位学生家长说。在上海今年5月的线路调整中,143路因与其他线路重复,按多数意见缩减了“曹杨第二中学”一站。这意味着,包括她孩子在内的一些学生上学因此要多换乘一趟车,出行成本增加,起床还得提早。她给交管局提意见,两天后就推出一项临时措施:143路在每天早晨上学时段按原线路行驶。

  上海市交管局局长李文辉说,以往一些自上而下的决策,尽管对百姓也是善意和长期有益的,但决策与需求脱节,一来不容易得到认同,二来抓不到民众“最痒处”,“交管局是民生部门,对于涉及民众生活切身利益的决策,就得问计于民。”

  为此,交管部门开设运管热线、每天阅报自查,每月22日,李文辉还在“城市交通网局长在线”接受访谈。同时,各级机关干部每周必须有一天坐公交车上下班,倾听民声,记录、监督线路运营情况。

  “放权”给百姓当服务政府更和谐

  

  上海市交管局不少工作人员坦言,问计于民带来的一大好处,是交管工作得到了百姓更多理解和认可。

  以往,交管部门有句流行语,叫作“二八定律”:再合理的决策也至少有两成老百姓反对。正因为这样,上海不仅把从规划到决策的全过程“晾晒”于公众,还把一些左右为难的决策权交给老百姓去听证、讨论。

  今年3月,浦东新区就公交线路新辟调整首次召开听证会,听取花木社区居民意见,最后按主流民意确定了车辆配置“不要空调车”等一系列安排。交通专家告诉记者,公交线路布局有一道难题,既要和百姓实际生活需求合拍,也要和城市交通规划方向合拍,但两“合拍”也有矛盾之时:以往,公交线路从几个市中心点向周边辐射,市民出行都要到中心区换乘,造成中心区重复线路多、道路拥堵、出行效率低。现在改“辐射”为“网状”布局,以减少拥堵和出行时间。但这就要削减既有的重复线路和点对点直达,鼓励换乘,就会提高市民出行成本。这个矛盾如何解决?上海交管部门定下“铁律”:公交线路的设、搬、撤,不仅要由专家论证,还须征求企业、居住区和百姓的意见。李文辉说:“我们在问计于民的实践中感到,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政策透明了就容易取得理解,政府放权了就容易得到百姓认可,民、政关系就会更和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