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县“三家”活动助力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4日02:4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

  我市双流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方针要求,把乡风文明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以胜利镇“三家”活动为代表的创建典型,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家”活动就是“家家学、家家建、家家创”

  双流县胜利镇,自1997年以来,结合本镇实际创造性地在全国率先发起“家家乐、家家美、家家学”活动,发展至后来的“家家学、家家美、家家乐”活动以及现在的“家家学:学习理念进家;家家建:和谐之风暖家;家家创:知识创业富家”活动,历时已十年。

  十年间,“三家”活动的形式、内容、内涵等不断丰富、深化,已经形成了“强素质、创财富、建和谐、求幸福”的“三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模式。“三家”活动始终坚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把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推动农民群众生活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程度;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给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更有生命力。

  通过十年的发展,胜利镇走出了一条以家庭为依托,以农民富裕、文明、民主、和谐为目标,强调和鼓励群众终身学习、互相帮助、创新创业、寓教于乐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

  2006年,胜利镇按照县委学习型双流、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村(社区)社、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和全民创业的时代要求,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以“家家学、家家美、家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三家”活动广泛开展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之上,深化“三家”活动内涵,开展以“家家学、学习理念进家;家家建、和谐之风暖家;家家创,知识创业富家”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家”活动,即“学、建、创”活动。

  新闻链接

  “家家学,学习理念进家”就是在家庭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成员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为目标,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确立尊重知识、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使学习真正成为家庭成员成长与发展的自觉行动和内在需要,成为家庭生活和生产的核心和原动力。“家家学”活动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开展“家庭学习”活动。第二,开展“月读一书、年学一技”活动。第三,开展“四进农家”活动。第四,加强学习组织和学习阵地建设。第五,评选学习先进展示学习成果。

  “家家建,和谐之风暖家”就是要在家庭成员当中以“男女平等、共同发展,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勤劳致富,家庭和睦、邻里融洽,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崇尚科学、倡导文明”为实现目标和标准。“家家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创建爱心家庭为重点开展“两牵手”活动。第二,开展好“学在家庭、情在家庭、美在家庭、乐在家庭”等“四个主题”活动。第三,开展和谐家庭故事征文活动。第四,举办和谐家庭成果展。第五,组织召开家庭道德评议讨论会。

  “家家创,知识创业富家”就是要通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村(社区)社的创建,“家家学、学习理念进家”活动和全民创业活动的开展,使家庭成员树立“知识兴家,创业富家”的发展理念,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生产实用技术知识,为“家庭创业,致富兴家”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家家创”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举办知识技能培训开展创业咨询活动。第二,开展党员知识帮扶创业活动。第三,评选表彰学习知识、创业富家的典型事迹和人物。第四,评选“家庭创业示范户”。第五,举办“家庭创业”项目及经验交流座谈会。

   专家精彩论“三家”活动

  昨日下午,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明办、双流县委、双流县人民政府主办,双流县委宣传部、胜利镇党委、双流县社科联、胜利镇人民政府举办“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双流“三家”活动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对“三家”活动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张晓燕(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长期以来,一提到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城市的文明,但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乡风文明开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五项重要目标之一,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但是,怎么来打造乡风文明,这是一个新课题。通过学习了解双流县这些年来在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我感觉到有这么几点意义和价值:

  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要实现中国的基本现代化,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文明。双流县创建“三家”活动,开展乡风文明活动,为全国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双流等于是先行一步,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一些具有启示意义的思考和做法。

  其次,“三家”活动只是一个载体,它背后的价值潜移默化地在影响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影响最终会逐渐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调整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对农村来讲,对农民群体来讲,通过学习调整它的思维方式,更新它的思想观念,这个对新农村建设和整个国家的社会和谐建设,都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此外,胜利镇“三家”活动持续了十年,它走到今天,已经逐渐地沉淀下来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至少为我们构建和谐文化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同时,“三家”活动也在转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对很多地区的农民来讲,农民虽然住进了楼房,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还停留在农村。通过“三家”活动的支撑,使农民逐渐过渡成为居民,这样一个角色的调整,对全国其他地区来讲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三家”活动再往前走的话,这种文化沉淀,通过思维方式的调整、生活方式的转变,会逐渐地、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确立和持久的坚持。

  最后一点,双流县这么长时间来能够把这项活动坚持下来,而且从一开始的农民的自发行为逐渐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这个过程当中,成都市委、市政府、双流县委、县政府,以及胜利镇党委和政府,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好的领导作用。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来强调的。其实农民的很多自发的行为,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如果要想持续坚持下来,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介入和引导,我觉得不大可能坚持这么长时间,而且做得越来越好。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条很成功的经验。

  杨先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三家”活动从1997年到2007年,十年磨一剑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

  “三家”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引起了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的热情。

  放大到全国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可以看到,“三家”活动的阶段性和持续性的统一做得很好。从阶段性来看,它搞了十年,从“乐、美、学”到“学、美、乐”然后到“学、创、建”,每一个阶段都体现出一种连续性。

  其次,“三家”活动的整体性和主题性也值得肯定。从整体性来看,“三家”活动都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很明显地反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服从于整个国家实践,整个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

  此外,“三家”活动体现了党的领导和群众的积极支持,而且这种激励产生了动力,同时,“三家”活动又有它的专题性,它在整个开展过程中,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多种专题结合起来。有很强的主题性,每一个阶段解决其中最热点的,最焦点的问题,这个特点也表现得很突出。

  李明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胜利镇让我看到了新农村全面统筹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乡风文明建设只是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胜利镇统筹协调,全面发展,总结出“讲素质,创财富,建和谐,求幸福”的理念,我觉得是很好的模式。这个模式具有前瞻性,也具有指向性,只要不懈努力,就能实现这个模式。

  郑有贵(农业部农村发展中心研究员):

  双流县以家庭为切入点,搞的“三家”活动有声有色,令人振奋。其促进了良好风尚的形成,促进了文化建设,促使农民素质提高。

  “三家”活动历时十年,其间胜利镇换了多届领导,“三家”活动能够在这个情况下生存下来,越办越好,效果越来越好,主要是因为农民有需求,其次是形成了一个好的机制。

  怎么样来认识“三家”活动,我觉得它是一个以人为本的问题。“三家”活动通过学习,通过创建,实现农民自身的发展,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同时“三家”建设也是建设新农村,发挥农民能力的一个需求。

  刘从政(成都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双流县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宝贵的成就,值得推广。

  乡风文明建设的标准要与时俱进,要适应变化的形势。胜利镇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挖掘农民自主发展的动力,使“三家”活动更加主动地融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之中。

  “三家”活动要注意坚持党委政府引导,与农民自觉行动相联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城市文化的传入要与保护农村文化相结合。

  谢元鲁(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三家”活动给我很深的启示,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应该着重要抓两个文化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应该要结合中国国情。第一,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的价值观保持得最好的地区之一。从双流的情况来看,尤其是在城市的郊区,农民和市民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在形成,这样的互动关系包括了文化的互动和经济上的互动,实际上农民和市民他们正在进入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的过程当中。此外,经济因素现在在乡风文明建设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乡村文明建设有相当的部分主要是以经济因素作为推动力量。比如“三家”活动当中,我们看到经济因素确实起了比较大的作用。同时,利益机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

  第二,乡村文明建设必须要结合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是人与自然的持续。对于乡村文明建设,我认为应该做到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要把外部性的文化灌输向农民内在性的文化自觉转变。第二个转变就是把由政府导向由群众导向转变。第三个转换就是利益机制的推动向文化机制的推动转换。

  杜受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三家”活动更重要的内容在于促进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促进我们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

  “三家”创建活动,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围绕这个问题,有几点建议:

  一是“家家学”这个活动一定要更加突出农民的增收致富。学习不是目的,对农民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首先是要解决吃饭的问题,要始终把握这个原则。

  第二“家家学”的活动更加主动地融入到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战略当中去。“家家学”这个活动不是独立的,在搞乡村文明,搞“家家乐”活动的过程中都要适用到整个城乡统筹。

  第三个是要注意“家家学”这个活动的普适性,党委、政府领导和农民自觉的关系,解决好这个关系。

  最后就是要注意把这个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要注意把城市文明进入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在改造中要注意把握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把握好提升的问题。

  郭晓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三家”活动首先要建立发展机制。政府的举措是必要的,但是应该更加注重发掘农村自主发展的动力,要借助民间组织的参与,要增加它的可持续性。

  第二个要拓展社区居民的参与性,特别是开放。文化建设要覆盖所有的居民,不应该只是当地原有的农村居民,这样才能使它的文化建设更有意义。

  第三个建设应该更加注重“三家”活动建设的针对性。也就是说,必须以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来拓展文化建设的内涵。

  张立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

  胜利镇有三点值得学习:第一探索了农村现代化的新路,这条新路简单说来以精神文明促进带动物质文明,第二个特色就是以村为突破口,第三个特色就是以家为根的内生性乡村路。

   树立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专家们表示,“三家”活动其实质就是树立乡风文明,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

  “三家”活动在胜利镇具有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实践基础,使该镇农民、农村、农业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三家”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胜利镇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智力保证,极大地促进了胜利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双流县“三家”活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文化、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