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子的悲、闹剧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00:11 红网

  作家莫小米在近日的一篇题为《房子是什么》的生活随笔中提到:熙来攘往的大街上,有个老太太,很老的那种,颤巍巍地在给人发名片。名片上印着四五个名字,四五个电话号码,老太太边发边说:求求好心人,给我儿子女儿打电话,让他们来看看他们的妈妈……眼泪就在她沟壑纵横的脸上流了下来。

  原来,老太太有两女三子,有一套旧的单元房子,上面四个儿女都早已结婚另过,几年前,老头去世,老太太将房子给小儿子做了婚房,自己住进了养老院。没想到这一来,其他四个儿女有意见,从此不来探望母亲。

  不难看出,这如其说作者是在责备老太太一时糊涂,一碗水没有端平;是在谴责老太太的儿女没有人性;不如说是对当前房价高企的严厉指责。试想,如果房价不是一涨再涨,终于涨破了人们的心理底线。如果房价不是贵得超过了亲情,这种母子、母女形同陌路的人间悲剧还会轻易的发生吗?

  无独有偶。日前杭州媒体又报道一起兄弟官司,老父亲有套70平米的房子,生前以公证的形式赠与了唯一的孙子,即小儿子的孩子;但老人去世后,大儿子却拿出了房子的产权证,明确显示该房子已归大儿子所有。于是亲兄弟上了法庭。

  又据说有家人家,大哥多年以前支边去了北大荒,一直没有回来,父母的只30平米的房子说好了给大儿子退休回来养老,弟弟妹妹当时没任何意见,房价涨到一定时候大家也没意见,但涨啊涨,大家终于受不了了,他们集体与大哥算帐了,大哥再也没回来。

  应当看到,房子、孩子、菜篮子、米袋子,其本身并不可歌可泣,但又无不与可歌可泣的亲情有关,无不与可歌可泣的势利相关。不可否认,这些年来,为控制一再突破人们心理底线的房价,为解决贫困户的住房问题,从国务院、建设部到地方各级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为何房价不仅没有随着这些措施的出台而下降,相反却成了房价上涨的助推器呢?但为何“大庇寒士”仍不得“尽欢颜”呢?如果前一段时间公认的看法是:房价一路坚挺,与地方政府把发展房地产业当成地方经济支柱产业有关,与地方政府政绩冲动有关,与地方官员GDP冲动有关,那么看了上述发生在老太太身上的悲剧和那些关于房子的闹剧,我们不是不能只停留在对地方各级政府官员只顾自己的政绩、乌纱帽,而俨然不顾百姓的冷暖安危的批判上,更应该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房价不回归到正常的、人们可以承受的水平,房子问题势必成为和谐家庭的“破坏剂”,成为亲情的“杀手锏”,从而强烈要求各级官员下大力压低房价,下大力解决困难群众的房子问题吗?

  家和万事兴。安居才能乐业。十七大召开在即,衷心地期待出席十七大的各位代表在感到无比激动、无限荣光的同时,真正能肩付起全党的重托、全民的寄望,力陈房价高企的弊端,真正把坚挺的房降下来,为建设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尽职尽责。

稿源:红网 作者:王志顺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