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十七大工作报告 称会议是场“民生盛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22:34 红网

  红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杨国炜)在13亿中国人的期待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和谐、庄严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连日来,网友们热议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从民主、民生、权利和文明等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发表自己的看法。网友认为,从胡锦涛的工作报告与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中可以看出,十七大是一场“民生盛筵”,在意气风发、励精图治、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今后会沿着更民本,更开放,更民主的科学发展轨道,变得更法治,更公正,更人文,更繁荣,更多元,更绿色,更富裕,更和谐。

  网友“汪金友”在红网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们的党和国家,已经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经济基础更加雄厚,发展思路更加科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过去,我们关心的是“如何生存”,现在,我们思考的是“如何生活”。从“生存”到“生活”,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一个伟大的跨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而近两天,在十七大代表团驻地,“房价有多高”“农民增收多少”“低保标准提了没有”……一些民生指标也已成为代表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网友“王志顺”在红网论坛发表贴文称:在中国网与网易联合推出《票选五年流行语》活动中,“廉租住房制度”、“和谐社会”得票最高。一方面是“和谐”一词成为过去五年来群众的最爱,一方面则是“民生指标”成为十七大代表关注的热点。仿佛有所不同,却又殊途同归。如果说前者体现了群众对和谐理念的高度认同,表达了群众对和谐社会的高度企盼;那么后者则折射出代表民本意识的加强,显示着科学发展观正深入人心。目的无非都是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安康。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和群众,希望所有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要时时处处把群众利益装在心里。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为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这篇大文章,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

  网友“魏青”认为,十六大之后的五年来,老百姓深切感受到了包括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民生福利的逐步完善和进步,党与政府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5日召开的十七大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享受”民生,这样的民生很生动。使人深切感受到十七大报告蕴涵的殷殷以人为本的情怀,报告就像一份充满政治文明的政治宣言,既有详实的说服力,又充满了美好的愿景,让人民感受到了政治离自己是那么近,十七大报告又像一堂生动的政治教育课,让人民感受到政治的平易近人,人人都是十七大代表,处处都是十七大的分会场。

  网友“红衣大法师”在红网论坛跟帖说,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三句话充分阐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根本目的,读后的总体感觉是,报告通篇充满承前启后、高瞻远瞩,心系民生、充满自信,对中国社会的现状认识得非常深刻,对未来发展的思路非常清晰。既感到精神振奋,又有着深切的忧患意识。我们期待大会以后,国家的经济得到更快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更大提高,人民的生活得到更多改善。

  网友“高福生”在红网发表评论文章说,种种迹象表明,十七大是一场“民生盛筵”,意气风发、励精图治、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将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大任,带领13亿中国人民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起又一座里程碑,成为世界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可以预料,十七大之后,中国会沿着更民本,更开放,更民主的科学发展轨道,变得更法治,更公正,更人文,更繁荣,更多元,更绿色,更富裕,更和谐。

稿源:红网 作者:杨国炜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