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内果醋业迎来“第二春”? 醋饮市场渐趋成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09:2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17日电记者日前了解到,2007年1—8月,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与促销活动,乐天华邦的果醋饮料在北京市场上就实现销售收入330万元,比2006年同期翻了一番。这个意外数字和其潜在的增长空间让乐天华邦的高层意识到,有必要重视、保护目前所占有的市场并继续扩大华邦果醋的市场占有率。近几年,饮料市场可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小,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却丝毫未减。 华邦醋饮料在北京市场的良好表现没能逃过业内人士的灵敏嗅觉,有消息显示,包括汇源在内的众多企业都在策划醋饮料上市的工作。 醋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酿造历史和厚重的饮食文化,醋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调味品,还是历代“药食同源”的保健佳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说"醋能消肿,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果醋则大多以水果直接发酵,在经适当调配后制成果醋饮料,可直接饮用。其酸中有甜,甜中带酸,既消解了纯醋的酸味,还带有果汁的甜香,喝起来非常爽口。 据了解,在国外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果醋饮料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型饮品,早已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市场非常成熟。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苹果醋产量0.9亿升,占总醋产量的16.7%,英国0.1亿升,占总醋产量的10%。现在仅北美地区苹果醋产量就达2.6亿升,日本人对果醋更是情有独钟,推崇备至。早在2002、2003年甚至更早,全国范围内也曾刮起一场果醋饮料的旋风。麦金利、久久龄、养生堂、紫晨醋爽等产品先后大举进攻北京市场,甚至北京当地的调味料企业和田宽也推出了宽牌果醋,纷纷营造果醋饮料消费热情空前高涨的气氛。可一番市场实践过后,纷纷遭遇尴尬。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时的醋饮料在市场遭遇失败,是由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没有消除消费者的心理障碍,一些消费者对于传统烹调醋的“酸涩”口味本身就有抵制心理,再加上一些企业以粮食调味醋为原料勾兑醋饮,使消费者心里很难将醋和饮料划等号,形成了“醋饮料就应该很难喝”的恶劣印象,无法建立消费关系;第二,产品定位不清晰,有的企业将果醋饮料定位为果醋饮料,有的定位为营养饮料,有的干脆叫“保健醋”,这使得企业对于消费者的定位也很模糊,市场营销没有针对性;第三,市场混乱无序,醋饮料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产品标准,企业各自为政,按企业标准生产,造成产品口感、成分等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企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华邦公司的醋饮料诞生于2005年,那时的北京华邦食品有限公司还是中美合资公司。2006年,韩资收购了华邦公司。收购之后,韩方投入很多精力整合公司以及研究适应中国市场,包括乐天七星等在内的在韩俏销产品被一一引进国内,原有的果醋饮料并未被看好。可是这果醋在北京市场却表现优异,销售一路攀升。到2007年夏天,乐天华邦果醋几乎占领了北京果醋饮料市场的全部份额。 该公司市场部经理说,在2005年华邦果醋投入市场时,公司作了大量的市场培育工作,在北京的主要都市类报纸上发布密集的软性宣传,持续效应长,对消费市场起了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作用,而且公司对果醋饮料的目标消费者也进行了细分,把果醋被定义为具有营养的时尚健康饮品,深受中老年消费者和时尚白领的喜爱。他们还在果醋饮料中添加木糖醇等,调整成无糖或低糖,口味独特,口碑良好,逐渐培养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口感独特,醋饮料不像其他饮料那样易于被消费者接受。这也决定了醋饮料不是一款短线的产品,注定需要较长的市场培育期。乐天华邦在别的公司急流勇退的时候,坚持把果醋产品保留了下来,正是这种坚持成就了华邦果醋良好的市场前景。 近两年,在国内大中型城市,健康绿色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的食品消费心理趋于冷静和成熟。随着都市人对保健饮料的接受以及入业者增多,“醋溜族”的队伍将更为庞大。业内人士认为,这样成熟的市场环境正是醋饮料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内市场有望迎来果醋饮料的第二次发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