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梦想照进农村现实的大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00:00 红网

  前两天看电视,翻到央视的《实话实说》,发现那期名字比较特别,叫《村里的大片》,形式比较特别,看样子是在搞一个特殊的电影颁奖仪式。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手指停止了按动,静观其变。

  第一个颁发的最佳特技奖,获奖影片《藏马山传奇》,导演王新全。看了电影片段,其“电脑特效”明显稚嫩,而且拙笨夸张,人工痕迹太突出。这我好奇之下更添惊奇,还以为置身诺贝尔搞笑奖的颁奖现场。但看了获奖者的淳朴而诚挚获奖感言,我明白了这个奖项所蕴涵的沉甸甸的特殊含义。

  在看了接着获得最佳表演奖的电影《真爱一生》和最佳编剧奖的电影《爸爸,我不该骗你》后,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这期《实话实说》的主题叫“村里的大片”。因为这些获奖影片无论是导演、演员、编剧还是摄影、制片、后期剪辑,全部都是由丝毫未经专业训练,地地道道老实本分的农民朋友自己完成的。是名副其实的由村里人自编自导自演的“村里的大片”。

  明白这些后,把它们和那些由大牌导演执导、大腕云集、制作班底精良,且投资动辄上亿的充斥着大量商业噱头大玩煽情,赚足观众眼球和眼泪,让大家心甘情愿掏空腰包的,所谓的成熟的大制作比起来,不知何故,我竟然对它们从心地由然而生出一种敬意。因为我似乎从这些村里的大片,嗅到一股久违的泥土的芬芳。脑子里迅速生出相匹配的意象:那是儿时的老家,在春雨过后的小山坡或田埂上,看着残存的雨水从野花上滑落,被阳光射出一点晶莹,直逼人眼。

  这是远离商业喧嚣的一丝沁人心脾的清香,虽然表现方式很不成熟,甚至可说是幼稚拙劣的。但它恰恰少了那股老气横秋圆滑世故的匠气。这是殊为难得的,或许这些朴实的导演、演员和编剧,再往前迈一步,就会被卷入商战,不能免俗,但至少他们现在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未经污染的全新的世界。这就值得我们欣慰鼓励支持。

  其中《爸爸,我不该骗你》的编剧许艳丽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她说在她们筹拍电影时,村里有个人特别不理解特不支持她,甚至极尽挖苦讥讽之能事。而等电影上映那一天,这人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点我很能理解,确实,多少年来在我们世俗眼里,由于对于电影界的文化隔阂,总对其抱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以为只有经过专业学习,才能从事这一行当。这其实也从某一层面上折射出,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化满足度和这方面的信息渴求度,对比是多么不平衡。迫于生计,精神文化需求一直以来是被抑制的。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令我们欣喜的是,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将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视。

  只有人民群众参与,才能彻底激活文化的生命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而农民在农村完成“村里大片”的摄制和放映,这不能不说是对十七大的一份特殊的献礼。也是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注脚。

  “草根有梦想,社会才有希望”。农村这个在中国经常被习惯性遗忘的角落,今也照进了电影之光,真乃一大幸事。当然,希望更多的农民朋友如中国农民导演周元强所坚守的那样,以“秉承民间草根影视创作宗旨,弘扬与传播民间影像文化”为己任。如此,中华文化何愁不兴?

稿源:红网 作者:李晓亮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