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遭遇冷热专业迷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00:01 大众网-齐鲁晚报

  高校遭遇冷热专业迷途一场招聘会后的现场。

  高校遭遇冷热专业迷途一面是阴晴难测的就业市场,一面是教育部门的无形之手,身处其间,高校往往容易迷失。

  上海交大的腾挪之道

  好在上海交大是部属院校,可以有一些腾挪的空间,到了一些地方院校,只有唯上级教育部门马首是瞻了。

  2007年7月,上海市教委给其所属高校下发通知,要求高校对一些就业不景气的冷专业应予撤销,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之前三年上海市就业率较低的一些专业,其中包括中医、地质、甚至天文学等38个。

  作为另一调控措施,上海市教委每年还会公布一个紧缺专业的列表,涵盖一些时下紧俏的行业,比如会展、英语、甚至LCD屏幕的生产。高校毕业生如果对口这些紧缺专业,找工作将享受便利,反之则难觅东家。

  在面对政府对于教育的调控时,上海交大的教务处副处长马磊讲了一则听上去像笑话的事情。

  2005年,上海交大有了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权力,来自教育部的指导少了许多。这让上海交大的领导们感觉在专业设置上有了很大的空间。

  但有一天,马磊接到了上海市教委的一个电话,一个领导跟他说,上海市要大力发展LCD(液晶屏),希望交大增设一个LCD专业,培养些人才。马磊一时听得愕然,说你去找上海大学吧。

  马磊如今回忆起来都显得比较郁闷,他说,上海有的是专科类院校,至于让上海交大去搞个这么莫名其妙的专业吗?四年以后学生毕业你们不要了怎么办?我当时说可以给你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方说不行,就要LCD专业的,双方最终谈崩。

  上海交大和上海市教委的关系闹僵了。到了第二年学生分配,问题就出来了。当时,毕业生如果要考虑留在上海,必须得专业符合上海市教委出台的紧缺人才目录,反之,就不给加分,留沪希望渺茫。之前,上海交大整合了很多专业,当年的毕业生所学专业很少有完全符合那个紧缺人才目录的,致使学生留沪问题批不下来,学生们闹到马磊这里。马磊一气之下,就去找上海市教委。

  对方给他看那个目录表,提出这是上海的政策,必须完全吻合。马磊看完发现,要是按照上海市的标准,交大没几个专业算得上紧缺人才。

  原来,马磊当时遵循的是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下发的一个紧缺专业目录,而上海市教委遵循的却是1998年教育部学生司下发的一个老目录。两份目录风马牛不相及,自然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地方。

  后来,上海市教委领导提出来一个折衷的办法。这位领导让马磊自己划分,交大的哪些专业和紧缺目录是对口的。马磊也不谦虚,紧缺目录里所有的专业都被他划入了上海交大的已有学科。

  面对记者,马磊直言,好在上海交大是部属院校,可以有一些腾挪的空间,到了一些地方院校,只有唯上级教育部门马首是瞻了。

  高校的自主难题

  给高校以自主权喊了将近15年,但在高校看来始终“雷声大,雨点小”。

  一面是阴晴难测的就业市场,一面是教育部门的无形之手,身处其间,高校往往迷失。

  给高校以自主权喊了将近15年,但在高校看来始终“雷声大,雨点小”。

  1993年的《高校教育纲要》就已经指出,在招生、专业调整等方面,进一步扩大高校的自主权。

  1999年,《高教法》明确提出向高校放权。这些下放的自主权包括招生、专业设置、教学等几个方面。

  如果不出现之后的扩招失控,此次高等教育的改革或许将成为一个成功的范例。但教育部和高校的这个愿望在实际操作当中却出现了变异。

  高校扩招开始后,教育部开始大力鼓励高校拓展规模。

  一味做大的高等教育让教育分级成为一句空话,不少新兴的高校都喊出了诸如“要办中国的牛津,要办中国的剑桥”的口号。而另一面,对高校的放权却相对滞后。

  当时教育部整合了专业目录,专业从之前的504个减少到249个。而具有自主设置专业权力的,也仅停留在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七所重点院校。实施自主设置专业后的上海交大在第一年却遭遇了人才市场的冷遇。

  上海交大教务处副处长马磊回忆说,2000年,社会上突然不接受交大的毕业生了,“原因是,我们专业整合以后,毕业生找不到之前的对口单位。说白了,就是对于教育的分级出现了不适应。”

  比如通用汽车来学校招人,一直喊着要车辆工程的人,如今发现没有了,变成机械工程自动化了。

  再比如上海市电力局来招人,要电机系的没有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没有了,如今叫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了。这些毕业生好像什么都能搞,但却没有上海电力学院的学生好用,人家什么都会干,交大学生先要看书才会做。

  招生单位不干了,向交大提出,要么你们改,要么我们走。交大倒是不为所动,始终绷着劲要把精英人才培养走到底。

  如此持续了两年,局面开始好转。两年后,上海市电力局来找交大要人,问你们每年200个学电力的学生去哪儿了。马磊答,去IBM了,去INTEL了,因为你们不要嘛。

  用人单位这才明白,交大的毕业生如今不能让他们去爬电线杆了,而是该让他们去坐办公室的。

  就业不应是唯一标准

  专业的好坏单纯以就业率来判断未免过于简单,就业压力应由社会、政府、高校三方分担,仅仅压给大学会使整个高等教育变形。

  如今,专业的冷热很难有一个普遍的标准。

  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时,按招生人数排名前十的专业分别是:计算机、汉语言文学、机械制造、英语、临床医学、工商管理、会计、数学及应用数学、法学、电子信息。

  现在这些专业在高校普及率极高,仅管理和外语两个专业在上海高校的覆盖率就达到了80%。正因为如此,这些专业不仅在报考时火爆异常,面临就业时也竞争激烈。原来的热门专业,到了就业却变成了冷需求。而像机械加工、数控机床、速记这些市场前景颇好的专业,却始终无人问津。

  因此,熟悉高等教育的人们普遍认为,专业的好坏单纯以就业率来判断未免过于简单,更不应因为就业率差就将某一专业砍掉。

  《大学有问题》的作者熊丙奇认为,就业率差的专业要找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办学方向不对,没体现特色,或者是办学质量不到位,没结合到教育上。说到底,对待这个问题不能搞“一刀切”。

  熊丙奇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社会不愿承担任何培养人才的责任,非要依靠高校来承担职业培训所的角色。如今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强调,让学生过早社会化,大学教育和社会教育比例失衡。而一些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这样的外企,都有自己成熟的培训计划。

  教育界人士指出,高等教育不应无限承担就业压力,仅仅压给大学会使整个大学教育变形。在这个问题上高校、政府、社会各有各的责任。

  将自主权还给高校

  大学自主权应包括:招生、学科设置、专业设置、课程和教材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

  熊丙奇认为,对大学来说,既然要办,就要给它自主权。可以对它进行制度评估,办乱了可以勒令停办,但学校发展不能靠市场说了算,更不能以行政的力量要它回到以前状态。

  大学自主权应包括:招生、学科设置、专业设置、课程和教材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政府应担任的角色是按照法律来监督办学,现有规模是否符合条件,教学质量是否有保证等。

  专业设置往往是政府介入高校事务的切入点,目前,以专业目录实施管理的模式,近似前苏联。而1992年后,俄罗斯联邦科学部高等学校委员会就宣布自己与各高校不再是隶属关系,专业目录失去了强制性,只作为参考。

  有人担忧,政府放任不管,高校会失去理智盲目扩增专业。其实市场完全可以对此调节,当学校招不到学生,自然也办不下去。政府在其中可以充当信息提供者的角色,给学校提供更全面的设置专业的背景信息,给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准确的学校专业信息。

  教育界人士认为,不仅专业设置上,在一些高校发展政策上也应放权,或者至少做到分类指导。

  “这些年学科的增设呈现一窝蜂的态势,很多学校一哄而上,但是过两年,立马反映到市场上就是此类人才过剩。这时候,人才之间一竞争,你们学校的学科基础水平立马凸现出来了。这样反而办不好。新升本科的一些院校尤其明显,新专业多到反而使得学校以往优势专业倒退。就像家里一下子多出来好多吃饭的嘴,最终大家都吃不饱。”上海大学教务处长周锋说。

  高校专业设置问题除了要淡化政府与市场的直接干预外,高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则是解决此问题的另一个突破点。

  上海交大的核工专业,由国务院直接下指令让学校一年提供200个毕业生,交大苦于无配套的师资和科研能力,遂与中广核集团签了协定,学生读到大三直接过去接受培训。这等于缩短了职业培训的时间,但对学生来说也意味着被用人单位定位了。

  资料

  高校专业五十年演变史

  “建国后,中国高校大的专业调整共经历过五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雷庆说。

  文革前:国家建设缺什么人才,就设什么专业

  1952年,中国开始了全国大学的院系调整,学习苏联分学校、系两级的做法,系下设教研室、专业。到了1953年,全国高校专业设置是215种。“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按需求设立专业。这是第一次专业调整。”雷庆说。

  1963年,国务院编制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高等学校绝密、机密专业目录》。这是第一次由国家统一制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其中公开的通用专业目录432种,绝密、机密目录78种,后者主要分布在国防院校。这是第二次专业调整。

  雷庆说,我国当时设置高校专业的思维,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体的。当时百废待兴,急于要把建设搞上去,各行各业缺什么人才就设什么专业。

  文革后:专业趋向减少,仍是国家主导

  文革以后中国共进行过三次全国性的高校专业调整。

  从1982年开始,为解决改革开放初期高校迅速恢复中匆忙上马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教育部主持了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到1987年方告结束,主专业目录减少了近一半,变成671种。

  1989年~1993年,是文革后第二次高校专业调整。这时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共504种,归入10个门类,71个专业大类,改变了以前以产品或行业(需要)为基础设置专业的情况,开始以学科(需求)为基础。

  1997年~1998年,文革后的第三次专业调整中,专业目录又由504种减少到249种,分为11个门类(增加了管理学),仍是71个专业大类,突出以学科为基础来设置专业。

  雷庆指出:“文革后的这三次专业调整,一是主要解决专业规范化、整体化的问题;二是扩大了专业口径,减少了专业种类;三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来进行专业设置。而这些调整的特色是管理上仍以政府为主。”

  21世纪:与市场的协调之道

  1999年以后,高校扩招,许多高校从学院到综合类大学合并升级,对于这些新大学,增加专业设置是首要之急。雷庆说,没有权力自己设置专业的高校,可以首先由学校教务部门、相关院系提出设想,进行论证,报到学校主管部门,再由省部级审批,最后报教育部备案。在2001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七所重点高校可以自设专业。

  今年3月7日,教育部公布《2006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这份《通知》,全国各高校将新设2781个本科专业和11个医学类专科专业,并可以从今年开始招生。

  本版稿件据《中国新闻周刊》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