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百年"草织品之路":仍能看到南发栈当年辉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00:5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东莞十月十七日电题:寻访百年“草织品之路”

  作者 李映民单辉强

  大麻石的门面、高高的门槛、弯曲的街巷、越来越少人行走的街道……从广东东莞市厚街镇涌口村委会旁边的小路进去,沿着蜿蜒的小路走上两百米的路程,会看到一间贴着白瓷砖,门口钉着“涌边街七号”、“涌边街九号”、“涌边街九号之一”三个门牌的大门楼,这里曾经是厚街人耳熟能详的南发栈的所在地,也是厚街草席商人连接广州厚街的一个缩影……

  “南发栈曾连接广州涌口。”南发栈的后人这样告诉记者。鸦片战争后,欧美国家商人前来中国,草织品引起洋商瞩目,他们在广州沙面设洋庄收购,涌口人莫仕辉在一百多年前创建了南发栈,利用南发栈作草席作坊,以其资金优势,广辟草源,选料精细,造出来的草席质量较好,非常受欧美国家商人喜爱。每做出一批席子,莫仕辉就把它装上船运去广州。那时候水上交通也方便,在现今的涌口村委会门前就可上船,那时候的河道也比较宽,“三条大船都可以齐头并进。” 南发栈的后人说。

  南发栈造出来的草席在广州和厚街一带都有名气,但是招牌却在厚街沦陷的时候被日本人砸烂。

  现年八十六岁的朱日仙是莫仕辉后人的媳妇,她已经在南发栈里面住了六十八年。她说,一九三八年十月广州、虎门、厚街相续沦陷,城乡人民同遭战祸。几个日本兵来到涌边街后,看见南发栈很大,认为里面藏了“花姑娘”,进去搜索了一番,在找不到“花姑娘”后恼羞成怒,把南发栈这个牌子扯下来砸了个稀巴烂。

  莫仕辉的一位后代子孙指着大门后两边的阁楼跟记者介绍,这里就是以前南发栈办公的地方,阁楼上面有算盘桌子,每次货进来要抬头跟他们说一声,阁楼上面的人会应一声,非常气派。

  在阁楼下面的一间老房子里面,记者看见了当年南发栈用来称草的两根长一点八米左右的大秤,一次可以称二百多斤,要两个人抬起水草,一个人看称才能操作。大称上用水银点着“升泰”和“天利造”几个字。

  让记者觉得很意外的是,在当年的阁楼上,居然找到了一块写着“联栈”的招牌,招牌宽约三十五厘米,长约八十厘米,可惜的是“栈”字的下半边没了。记者询问莫仕辉的后人“联栈”的来历,他们均不知道。

  但有蛛丝马迹可寻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经做过多个席庄的联合办公用地,由此,有村民猜想“联栈”是当时的牌子。

  闭上眼睛,似乎仍能看到南发栈当年的辉煌,勤劳的人们在屋内外编织草席,客商来回订送货的热闹……一百多年的风雨已让南发栈经历太多,但它那沧桑的胸膛依然无畏地展示在后人眼前,傲然依旧,风光依旧。(完)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