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政策新主题:更强调和平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08:21 南方都市报

  

对台政策新主题:更强调和平发展

  ■重量级嘉宾

  ●李家泉

  著名台湾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创始人之一。曾参与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白皮书的撰写

  ●朱维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台湾法研究中心主任

  ●郭震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褚静涛

  中国社科院台湾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用较大篇幅阐述对台政策。“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等新表述,早已引起两岸以及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专家认为,十七大报告的这些新表述再次向台湾当局伸出和平橄榄枝,为两岸开启新的对话与谈判预留了相当宽广的空间。

  新的表述源于党对新形势下对台政策的理论创新与深化。在十七大报告中,对两岸关系主题表述用的是“和平发展”一词,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调整。

  昨日,本报“国是开讲”栏目特邀李家泉、朱维究、郭震远、褚静涛等专家,就十七大报告中的一些问题举行“圆桌会谈”,阐述其影响和意义。

  从强调“和平统一”

  到强调“和平发展”

  南都: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论述台湾问题。报告中的对台表述,体现了哪些特点?

  朱维究:应该说,我们的对台政策更务实了。我们是真想解决问题。这体现了我们对和平的最大诚意。现在我们对台的政治策略和法律手段开始越来越明晰。

  褚静涛:我们的心胸越来越宽广了,比如,对台政策从强调“和平统一”调整为“和平发展”。从1979年提出“和平统一”到今年,快30年了,我们面临的难题很大,特别是在岛内目前的政治生态下。我们适时做了调整,更强调“和平发展”。大陆要发展,台湾也要发展。我们必须要厚积力量,加强两岸之间的联结,为未来能够早日实现统一创造条件。我相信两岸关系会朝着比较平稳的方向发展。

  南都:如何看待十七大报告对台相关表述的意义?

  郭震远:这是我们未来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一切的对台工作都要服从。

  李家泉:党的十七大报告又一次向台湾表示了善意。如果台湾的某些人拒绝这种善意,将又一次错过机会,犯下新的历史性错误。

  两岸政策思路调整

  倡议签订和平协议

  南都: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和平协议在党代会报告中出现,还是第一次。

  褚静涛:1995年,在八项主张中,第三条就是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双方可以先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2002年,在中共中央的十六大报告里,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目前两岸所处的对峙状态,自1949年以来就没有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想实现国家统一,还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胡总书记再次强调这个问题说明,要想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必须设法签订两岸的和平协议。这说明我们尊重事实,考虑到解决台湾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

  郭震远:达成和平协议的前提就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否则的话无从谈起。如果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朱维究: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现状是内战没有结束,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此次强调台湾问题应“由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一同来决定”。多年以来,咱们一直没有正式面对台湾的政治实体,现在我们面对了。和原中国国民党主席、现荣誉主席连战的碰面,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缓解冲突的开始。但是,作为正式的和平手续还是没有签订。这次是提出了“我们应该办手续”,在协商的情况下签订和平协议。

  南都: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台湾的政策事实上有过很大的变化。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的主线还是很清楚的。

  李家泉:最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表示一定要解放台湾。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政策发生了变化,从武力解放变成了和平解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提出的“八项主张”,实际上是将“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向了具体化、政策化。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一个中国,四个绝不”,非常具有概括性、纲领性、代表性,继承了前三代领导人关于“和平统一”的构想,而且还有所发展,也是第四代领导人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不随岛内选举起舞

  只字未提“入联公投”

  南都:从1995年一直到2007年,几乎台湾地区历次选举,台湾的政党都会把对大陆的态度和与大陆的关系作为一个议题来炒作。可不可以把陈水扁此次“入联公投”仅仅看作是选举的一种策略?

  褚静涛:“台独”分子不断叫嚣,既是因为他们有这种政治理念,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选举手段。台湾的政治人物为了选举要炒作一个爆发性的议题,把选举的声势逐渐拉高。如果找一个非常狭小的议题,或者一个民众不太关心的题目,可能达不到轰动的效应。

  为了动员群众,获得选举支持,台湾的政党就把大陆引进来,这和台湾的不确定性有关。台湾从哪里来?未来的发展路线是什么?岛内几大政党的政治理念上基本上是趋同的,唯一能够区隔的,实际上就是“统独”,就是台湾的定位问题。随着大选温度越来越高,陈水扁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大陆给拉进来。从而把自己制造成一个“悲剧英雄”,动员民众把选举声势拉高。

  南都:十七大报告并没有随台湾岛内选举议题的操作起舞,现在台湾当局吵得震天响的“入联公投”,报告不仅只字未提,也未出现任何要启动《反分裂国家法》使用“非和平手段”的条文,文字表述除了重申以往的政策方针外,主要就是呼吁台湾的执政党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架构。在你们看来,“入联公投”能够对和平统一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么?

  朱维究:我觉得大陆和台湾要解决统一的问题,应该越过表象看核心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越过台湾政党政治,不被他们所谓的“政治生态”牵着鼻子走,应该考虑我们跟台湾最终实现统一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怎样面对历史遗留问题?

  李家泉:陈水扁在操纵着岛内的政局。假设没有陈水扁捣乱,不管谁当选,台湾都会往好路上发展。现在主要是陈水扁在搅两岸关系的局。

  郭震远:台湾是全中国人民的台湾,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因此台湾的前途和命运,不是那么几个“台独”分子所能够决定的。这一点是肯定的。岛内,“台独”势力和民众的主流意见当然是不一样的,要是一样的话,何必这么折腾。岛内现在在政治上是一塌糊涂。

  褚静涛:《反分裂国家法》对台湾人民是一个宣示,国家不能分裂。在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台湾人大量购置产业,包括大量民进党人士在大陆买房。岛内很多人叫嚣都是出于政治需要。我们不要被表象

  所迷惑,认为形势已经非常危急。我们应该想办法去把问题解决。整个国际社会、亚太地区,整个中国大陆的发展,包括岛内形势决定了,岛内的一小撮人再怎么去闹,也扭转不了两岸统一的大势。

  搁置大异先求大同

  倡导建设共同家园

  南都: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表示,“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是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立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曾经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但现在,这个共识的达成显然还存在困难。

  褚静涛:十七大报告里的这句话实际上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很有针对性:我们已经跟国民党和解了,跟亲民党建立了联结,也跟新党发展了密切的联系,和谈的这个门是打开的。

  我们现在更务实。现在要台湾的政党放下他们的政治立场,不太可能。但还是要往来。那如何打交道呢?我们现在要多联系。

  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坐下来才能解决问题。“台独”势力自己不想解决问题,空喊两句口号,解决不了问题。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我们要找出历史根源,台海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形成的,今天如何去解决问题?大家还是心平气和地、慢慢地来思考一些问题,以最小的损失,来换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是采用一种战争的思维,希冀以一蹴而就的方式去解决这样复杂的问题。

  郭震远:当前,是两岸关系的高危期。“法理台独”就是“玩火”。我们的态度很坚定,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但是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各方面的两岸交流交往,我们都会继续去推动。在现有的基础上,应该有更大、更广泛的发展。

  南都:此前在香港和澳门实践一国两制,取得了成功,但是台湾的问题可能比港澳的问题更加复杂。虽然包括台湾省金门县的县长李炷锋也在提倡大陆和台湾“一国两制”,但具体制度的设计和落实可能需要更大的政治智慧。

  朱维究:我们要考虑怎样建构统一的中国宪政制度架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制度架构之下,设计出一套我们中国人能接受的公法冲突的解决机制。这个不仅是对台湾,还包括对港澳。要想高瞻远瞩,真正贯彻、履行邓小平“一国两制”这一非常了不起的政治构想,我们现在要设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大中国的宪政框架。

  宪政框架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冲突解决机制。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认为必须解决的事。这是政治家和法学家必须共同完成的任务。面对复杂状况,政治家和法学家(包括希望统一台湾的海外学者)必须认认真真地一起来研究,真正把它落实。

  南都:我们注意到,胡锦涛在报告中反复强调了“共同”二字,如“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又如“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在“共同家园”“命运共同体”的观念下,近年来,两岸的经贸交流越来越活跃,中国大陆不断释放政策利多。

  褚静涛:两岸的“三通”问题,还可以继续谈。包括大陆民众到台湾的旅游问题,甚至大陆民众去台湾投资的问题。两岸交流20多年来,还是单向的、间接的、不对等的。台湾一直说大陆在“矮化”台湾,实际上是台湾“矮化”大陆。台湾民众到大陆来旅游,非常方便,想来就来。我们去台湾非常困难!我到台湾去连时间上都有严格限制。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是中国人,给台湾人民这样一个国民待遇身份,是很自然的事情。随着国力不断强大,我相信会给予台湾同胞更多的实惠,我们已经有这样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大陆的发展才会有利于台湾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才是台湾前途所在。

  两岸的经贸关系还是要放在第一位。这个东西容易被看得见,而且相对好操作。两岸的政治分歧,到目前,还是很难解决,恐怕几次谈判也解决不了。那我们就先把难度大的问题放在一边。台湾任何一个政党,都主张和平发展,大陆也主张和平发展,这就是大家之间的共同性。

  把“大异”放在一边,先求“大同”。而后我们再来解决其他的问题。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再有个十年、二十年,我相信处理问题可能更容易些。

  李家泉:加强两岸的经贸交流有利于缓解两岸的气氛。台湾和祖国大陆血脉相连。陈水扁想切断两岸的关系,怎么可能啊!台湾人民难道就永远不觉悟?任“台独”分子胡作非为?我不相信。

  美国插手台湾问题

  不具有决定性作用

  南都: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角色。如何看待台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郭震远:美国插手台湾问题,是出自于自己的利益。中美关系对于台湾问题的影响很强,但不是决定性的。

  褚静涛:大陆发展了几十年,外资大量进入,国际资本在东南沿海有巨大的利益。中国发展,赚钱的是美国。冷战以来,全世界基本处于和平状态。1979年以来,人类社会最大规模地积累财富。中国是受益者。美国受益更大。但中国起点较低,增长比较快。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距离在缩小。他们会有一种失落感。担心有一天真的会被中国超过了。

  实际上我们跟美国的差距还很大。大家还是要选择和平的方式相处,战争解决不了问题。阻碍中国大陆的发展,实际上也是阻碍美国自己的发展。

  李家泉:美国现在觉悟到,台湾不是资产,而是包袱。美国对台政策具有两面性,战略上利用台湾来牵制中国大陆;战术上要管制陈水扁,不希望给美国带来麻烦。

  而现在台湾当局对美国的政策也具有两面性,台湾当局盘算着:既然你战略上利用我,我为什么不能利用你呢?一方面,和美国和好;另一方面,又利用美国来搞“台独”。

  对美国来讲,“台独”势力的某些做法已经影响到台海两岸、影响到中美关系、影响到东亚地区的和平。

  南都:随着中国实力的日渐增强,和平统一台湾的可能性是否也在逐渐增强?

  郭震远:我们的立足点一直放在我们的发展上。小平同志很多年前就讲过,把自己的事儿办好是最重要的,现在不会改变,而且今后也不会改变。这不仅仅是我们处理台湾问题,而且是我们处理所有其他问题的关键―――立足于发展壮大我们自己。所以才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两岸的格局和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大陆强而台湾弱。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改变,只会越来越明显。除非台湾的执政当局改变政策,否则,台湾没有翻身的可能啊。这一点连绿营的不少人都看得很清楚啊。台湾脱离大陆,有前途吗?当然是不可能有前途的。

  A12―A13版本栏目统筹:韩福东

  采写: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陈实 实习生 梁嘉琳 谭丽玲 制图:赖敏良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