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金点子”助困难党员上岗创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09:40 南方日报

  零距离家访助无业者上岗 企业主党员为创业支招 建关爱困难党员长效机制

  海珠“金点子”助困难党员上岗创业

  在广州“在职”的电梯中,有600多部电梯挂出特别的“招牌”,“招牌”上写着“共产党员示范岗”字样。原来,这些电梯都是由海珠区的国海公司维修和保养过,国海公司的党员们在维护过的电梯里都会贴上标签,是“让党员招牌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最好,必须名副其实才行”,而国海公司党员这样一个“小动作”,也为企业赢得了声誉。

  在海珠区,党员们正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默默发挥着作用,而海珠区开展关爱党员工作以来,区政府也投入了308万元用于下岗失业党员培训和再就业,使困难党员的生活得以重新开始。

  “会客角”让来访者感觉像回家

  关键词:区委组织部

  提起组织部,很多人都觉得是很“神秘”的地方。但在海珠区委组织部,来访者却会有种“到家了”的感觉。海珠区委组织部楼内的办公室面积都不大,但每间办公室里必定有一个“会客角”,以方便工作人员与来访人耐心交谈。

  海珠区委组织部部长伍第政告诉记者,因为组织部很忙,所以除了日常工作以外,组织部的干部每天都会登录海珠公众信息网,通过上面的英语栏目学英语,且干部都会要求自己每周读一本好书。现在,包括工勤人员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在积极“提升自我”,连司机师傅也读起了自考本科。

  “我希望我们的干部少去外面吃饭,工作之外多陪陪家人,多读书多思考”,伍第政认为要将组织部的工作做好,“学习是必须坚持的事情。”

  “零距离”家访助失业党员上岗

  关键词:基层党建

  “党员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龙凤街道党工委在2个月时间内为60多名下岗失业党员找到了“新东家”,为党员们解决燃眉之急。

  据统计,在海珠区30630名党员中,离退休老党员占45%、失业下岗党员占3%,这两类党员及部分因病致困的党员成为困难党员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海珠区在党内通过专款扶助、结对帮扶、谈心访问等,建立了“关爱困难党员”的长效机制。

  2个月为60名下岗党员找到工作

  据介绍,由于辖内的一些国有企业转制、搬迁,组织关系转到龙凤街的下岗党员,截至今年6月底已达111名。为了解决下岗党员的再就业问题,街道党工委建立了“零距离”家访方式,摸查下岗党员的就业意向和基本条件。

  考虑到不少下岗党员面临年龄大、技能单一的问题,街道为他们联系的工作岗位都以保安、清洁、值班等为主。有位过去在轧钢企业做车间主任的下岗党员感到做这些工作会“丢人”,街道党工委就上门做思想工作,终于转变其就业观念,帮助他顺利实现再就业。

  截至2007年8月底,龙凤街已经有40多名下岗党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另有20名下岗党员已经签订就业意向、进行体检,崭新的生活正向他们敞开大门。

  “老板”党员为同志创业支招

  滨江街道党工委则以另一种方式为下岗党员“开启新生活”。据介绍,滨江街道的党员们有的在私企工作,有的在外企工作,有的则下岗失业,天南地北到处都有。为了有效地组织起这些分散在各地的党员,从1998年10月起,滨江街道成立了“流动党员支部”,目前有党员55名。平时,党支部与党员们通过电话、网络、传真等方式联系,每月还组织党员们一起看电影、读书、过组织生活,有不少党员经常从外地赶回广州参加组织生活。

  为什么这个“流动党员支部”会有这样的凝聚力呢?该党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与支部内互帮互助的气氛分不开。党支部内一些自己做老板的党员知道支部里有同志下岗,就马上为下岗的党员联系工作,或者干脆把他们请到自己的企业里上班。

  党支部书记向阳不仅在一家公司做负责人,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专家,他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开办企业管理讲座,为党支部的同志们“充电”。支部里的党员想自主创业,也都会找向阳来支点招,当当参谋。

  投入308万元关爱困难党员

  据统计,在海珠区30630名党员中,离退休老党员占45%、失业下岗党员占3%,这两类党员及部分因病致困的党员成为困难党员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社区党员、流动党员因工作不固定等原因,发挥先锋作用也不够明显。海珠区在党内通过专款扶助、结对帮扶、谈心访问等,建立了“关爱困难党员”的长效机制。

  伍第政介绍,开展关爱党员工作以来,海珠区已投入308万元,包括100万元下岗失业党员培训和再就业经费、108万元困难党员参与治安巡逻共建平安和谐社区经费、50万元困难党员扶助专款和50万元社区党建经费。此外,通过开办内容涉及计算机、物业管理、美容美发等15个项目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海珠区为不少困难党员再就业铺就“成功之路”。

  建“联络本”助无业街坊找工

  关键词:党员志愿者

  在海珠区一直活跃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分文不取,却长久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徐润金就是其中一个,她是滨江街道仲恺社区的一名普通党员,从1995年下岗至今,12年间她一直在滨江街道做社区义工。这群党员志愿者给街道带来了勃勃生机。

  残疾党员默默奉献12年

  远远看去,徐润金很瘦弱,因为身患残疾,步履也有些蹒跚。但是,仲恺社区党支部的负责人说:“她真的很高尚”。仲恺社区的群众都亲切地称她“徐姨”。

  12年来,徐姨一直默默地为社区群众服务,不索取任何回报,为社区的残疾人搞卫生、陪孤寡老人看病。一位叫谭胜的孤寡老人患病时,徐姨陪他去医院看病开药。为了帮助不识字的老人区分白天和晚上的用药,徐姨在老人家白天用的药上画“太阳”,晚上要用的药则画“月亮”。此外,徐姨还“急人之所急”,专门为社区的无业下岗街坊建立一本“联络本”,帮他们到处联系家政服务工作,助他们“再就业”。

  像徐姨这样的基层党员还有很多。海珠区于2006年6月,在区、街和社区分别建立了海珠区党员志愿者大队、中队和小队三个层次的党员志愿者服务组织,并制定和下发了《海珠区党员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据统计,海珠区2006年6月登记的党员志愿者人数达到5548人。

  各级党员志愿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且群众欢迎的服务活动,包括创卫、治安联防、整治出租屋、义诊义教、家电维修、扶孤助残、助学帮困、维稳帮教、科普宣传等。一些党员志愿者还参与精神病患者的看护工作,为患者准备食物、洗换衣服,让街坊们十分感动。

  志愿巡逻队风雨无阻巡街

  与新型楼盘的专业物业管理相比,老城区的治安环境相对较差,但从2005年7月南华西街道党员志愿巡逻队组建以来,这里的治安环境明显好转,综合治安案件平均每月以5%—10%的幅度下降。

  记者看到老黄时,他正与两名同事在南华西街道的小巷巡逻。老黄告诉记者,如果上早班,他们每天要从早上7点巡逻到下午2点,而晚班则是从下午2点到晚上9点半。在巡逻期间,他必须和另两位“队友”一起在街道上来回走动,发现可疑情况则立刻向派出所等部门汇报。“不管大太阳还是下暴雨,我们都要巡逻”,老黄说。两年多来,南华西街道共有近万人次参加了治安联防巡逻工作,如今南华西和谐的社区环境绝对离不开基层党员们的努力。

  现在,海珠区党员志愿者还多了好多“偶像”,“10年来,用心灵影响心灵、用生命挽救生命”的赵广军,“置生命于度外,远赴非洲塞舌尔开展医疗救助事业”的林道轩,乐于发挥余热、为社区建设身体力行的吴福满等都是海珠区的“志愿者”明星。老黄说:“比起这些‘明星’,我们还得继续努力。”

  600多部电梯打出“党员招牌”

  关键词:非公党建

  在街道、社区、私营企业里,党支部和党员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广州市国海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是海珠区最早建立党支部的非公企业之一。公司里的17名党员,用自己卓越的工作成绩证明了“共产党员在私营企业里也是先锋模范”。

  私企党支部一样要发挥先锋作用

  “私营企业里的党支部一样要发挥先锋作用”,国海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总裁侯亨国这样说。作为一名老党员,同时是国海电梯党支部书记的侯亨国认为,共产党员不管走到哪里都要为人民服务。在国海公司维修和保养过的600多部电梯中,属于党员负责的都贴上了“共产党员示范岗”的标签。“党员招牌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最好,必须名副其实才行”,国海公司的员工将“压力”化作“动力”,为企业赢得了声誉。

  与国海非公党支部相比,柏康药业公司党支部才成立3个月,党支部中有正式党员4名,共青团员35名,入党积极分子有6名。该公司总经理张柏青说,公司里年轻人较多,过去他们工作之余都以上网玩乐为主,“现在有了党支部,大家也能过上组织生活了”。

  4年返还非公党组织30万元党费

  在海珠区,像国海电梯、柏康药业这样的非公企业党支部为数不少。除了重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外,海珠区同样为非公党支部组建后的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操心”。

  据伍第政介绍,从2004年起海珠区试行了全额返还非公企业党费的做法,4年来共计返还党费近3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的特点,海珠区将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对象,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党员质量检查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培训制度等,几年来,海珠区共吸收159名“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

  据统计,从2002年海珠区成功组建广州市第一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以来,截至2007年8月,海珠区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78个,有党员2645名。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数据看海珠党建

  30630:海珠区有30630名党员;

  45%:离退休老党员占45%;

  3%:失业下岗党员占3%;

  178:从2002年海珠区成功组建广州市第一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以来,截至2007年8月,海珠区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78个,有党员2645名。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投308万元关爱党员

  100万:100万元作为下岗失业党员培训和再就业经费;

  108万:108万元作为困难党员参与治安巡逻共建平安和谐社区经费;

  50万:50万元作为困难党员扶助专款;

  50万:50万元作为社区党建经费。

  ■声音

  “我希望我们的干部少去外面吃饭,工作之外多陪陪家人,多读书多思考”

  “要将组织部的工作做好,学习是必须坚持的事情”

  ——海珠区委组织部部长伍第政

  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亓欣欣 实习生邹捷 通讯员谢强

  图:

  海珠区委副书记、区长姚奕生(左二)参加新成立党支部的非公有制企业揭幕仪式,强调非公有制企业要努力实现党建和经济双轨发展。 资料图片

  党员志愿者积极参加创卫工作,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资料图片

  海珠重视抓好“两新”党组织建设,目前全区已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178个。 资料图片

  南华西街聚龙社区共建卓有成效,非公企业向社区党支部捐赠固本强基工程活动经费。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