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广东制造”——加工企业过多依赖跨国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09:40 南方日报

  本报讯 (记者/郑佳欣 实习生/欧阳少伟 通讯员/陈英姿)“广东的加工企业只是国际生产链其中的一环,过多依赖跨国公司、核心企业,存在着类似因国际市场周期变化而引发的经营风险。”日前,由南方都市报、奥一网与格兰仕集团共同举办——“中国制造”如何应对国际信任危机战略研讨峰会”在广州举行,专家给广东本土制造企业敲响警钟。

  缺乏标准和设计创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广东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新春认为,国际信任危机的出现给中国制造企业敲了警钟。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校长王珺说,不少“中国制造”的品牌和产品缺乏标准和设计创新,60%以上的出口来自外企,这些企业在付出了利息、红利、技术、专利、品牌等价值后,中国OEM企业只能拿到很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来的成本,“因此国际社会中‘中国制造’多数让人联想起服装、玩具、食品等附加值很低的行业。”

  “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65.7%,占全国的41%多,全国的加工贸易主要基地在广东。”王珺指出,这种加工贸易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特点,可概括为“转包型的中国制造”,广东的加工企业只是国际生产链其中的一环,过多依赖跨国公司、核心企业,存在着类似因国际市场周期变化而引发的经营风险。

  面对存在的风险,王珺建议,制造业中的大企业可“另起炉灶自建体系”,包括自建品牌、建网络和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小企业则有两种途径可突破,“一面做OEM,另一面开始建自己的生产基地,自己的市场网络也在铺,把这个品牌建设起来;或者强化能力顺势而上,沿着产业链条由低附加值向比较高附加值的生产体系进行功能性的转移。”

  制造业应加入文化因素

  “中国产品在过去20年里面是非常原始和非常粗糙的道路,在遇到西方精致化的社会和文明化的社会的时候要受到非常大的冲击。”李新春认为,在建立自主品牌的同时,除保证产品质量外,还应赋予产品品牌文化特质。“‘中国制造’在质量上,在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上,在价值观上、文化上必须要有新的东西。麦当劳、肯德基、UPS、宝洁带着很强的美国文化进入中国市场;广州的日本的汽车,精益制造、日本的改善文化,充分反映在里面。”

  广东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丘海雄则说,广东的“中国制造”95%是在产业集群里面完成的,中国制造要摆脱现状可对产业集群进行升级,并指出四条升级路径:技术创新、完善配套、积累社会资本和改善制度安排。他说,企业集群化后行业组织将有更大生存空间,而行业协会将在规范行业行为、产品达标、质量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