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财产性收入 让更多人成为中等收入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14:39 金羊网-羊城晚报

  会场内外热议“财产性收入”,认为十七大这一新提法体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马上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一名来自基层金融服务单位的十七大代表说得直白:整句话意思就是“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本报特约专家对此进一步解读。

  本报特派记者 马汉青 李宜航 崔朝阳 王雷 尹安学

  “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全面小康必然趋势

  什么是财产性收入?十七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认为:目前百姓收入包括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前者涉及股息、利息、分红等收入,也就是财产性收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经济学教授董小麟认为,十七大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新提法肯定了人们的收入不仅有劳动收入,还应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这与中国这种迈向全面小康的大背景分不开的。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收入结构就会发生变化。过去家庭的收入主要是工薪所得,当整个社会向更高层次的小康生活迈进时,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情况下,社会上各种分配方式并存,家庭内部也会出现多种收入方式。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如此,中国也明确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十七大的这一新提法,体现出了分配理论上的一种完善。”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温宪元说,财产性收入,可归为按要素分配的一项内容。这与十五大、十六大的相关内容是一脉相成的。这意味着,只要正当合法的收入,不管是工资还是通过投资股市等等,都应该得到鼓励。

  “创造”条件拥有,体现关注民生

  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

  由于有了越来越多的财产性收入,这几年老百姓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很多百姓家庭通过合理的理财手段,使财产得到较快的增值,“专家理财”越来越受到重视,基金等一类长线投资的产品日益火爆。财产性收入,已成为百姓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一个渠道。一家商贸集团公司的中层干部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就是用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理念来炒股的。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强劲增长,平均一年的增长率在10%左右。投资股票,实际上是为普通人提供了选择优质公司、参与公司业务成长分配的好机会。

  工银瑞信基金有限公司渠道营销部总监秦红对记者说,十七大这样的新提法,可以引导人们的财富观念的变化。有了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每个人都应该有理财意识,争取增加财产性收入。拥有财产性收入对老百姓生活的意义不言而喻。

  在机场工作的叶先生告诉记者,十七大报告这一内容引起他高度关注,因为自己参与股市、基金投资。这类投资行为,目前已经不是个别人的专利,已经“大众化”。党代会的报告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报告注重民生的特点。

  增加财产性收入,还需创造哪些条件?

  一些群众更关注的是,要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还有什么样的“条件”需要创造?

  有股民对记者说,最希望的是投资市场更加规范化。比如,不成熟“消息市”、“政策市”、“资金市”,各种恶炒、资金违规入市、大股东及内部控制人恶意掏空上市公司等,这些可能严重影响到群众财产性收入安全的现象,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遏制。一位北京市民则希望,能否有更多合适老百姓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投资渠道。投资渠道如果过分集中于住房、股市,无论是对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分散风险,还是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不利,应该有更多的渠道。

  董小麟教授说,十七大提出的这个“创造条件”,涵盖了多方面的重要内容。首先是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这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证收入可以转化为财产,同时对通过财产获得收入,只要正当,就应该得到保护。十七大报告在这方面,可谓将过去的相关政策,上升为一种制度性的规范。其次,是要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这包括市场的公平交易机制、抗风险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等。比如,风险防范机制就值得重点关注。完善相关市场的监管是要创造的重要条件,对投资者进行相应的风险教育,也是重要内容。

  “更多”人拥有,有利助推中国经济

  温宪元研究员认为,从总体上看,鼓励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成为中等收入者。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新提法,与十七大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中“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是相呼应的。

  暨南大学教授韩兆洲认为,在整个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上,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也有明显的意义。当人们普遍都有一定的财产性收入时,也意味着整个经济的消费结构处于比较合理的阶段。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拉动经济增长最关键的还是要靠内需,而中等收入阶层是整个消费的推动力量。如果收入结构的不合理,人均GDP的增长未必能带来消费的提升,很简单的例子,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增加的人均GDP主要反映在高收入者收入的增加上,则带动消费的力量是有限的。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消费能力强了,反过来对拉动经济发展有好处。

  多位学者表示,十七大报告中“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能仅仅将其局限于理解为投资理财的事情,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同样有多方面的意义。

  

拥有财产性收入 让更多人成为中等收入者

  很多百姓家庭通过合理的理财手段,使财产得到较快的增值 本报记者 郑迅 摄

  更多实时精彩报道请登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

  (编辑:志彬)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