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声音随片《都市发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15:27 青年时讯

  既前卫又保守的英国人于2006年启动一项有关声音的项目,“都市发声”。七位重要的英国声音艺术家前往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四个不同的城市进行了一系列的装置展览、讲座以及音乐会。就像是能在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Tate Modern)看到的各种有趣但颇让人费解的现代艺术一般,“都市发声”关注的是各种每天都可能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声音:巷子里的叫卖、工地上推土机的轰鸣、下雨天的雨滴声、手艺人弹棉花的绷弦……

  这些稀松平常的声音在英国的声音艺术家看来显然不止于此。英国人对于意义近乎病态的追求成就了无数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般的前卫艺术家。在充满了甲醛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浸泡着动物的尸体。而这个充斥着血腥与腐朽气味的“装置”被赫斯特解读为:死亡。

  英国人习惯在意义领域寻求一个高于常识的判断。这使他们对于“声音”的分析,能得出一套形而上的意义。在这些异国他乡的声音艺术家听来,那些中国人听来再普通不过的声音都不再简单。它们关系到发声体、传播过程以及声音的听众。声音甚至被用来界定空间意义上的政治。然而,就像“达达主义”的称谓不过源自于一张法国小报上刊登出的讽刺评论。意义的生成也有众多的偶然性,它在不经意间诞生,并延伸出更多的荒诞。

  对于正在经历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听众而言,“都市之声”更像一个庞大的怀旧、历史计划。在那些“我最喜爱的声音”里,有渐渐消逝在街头巷尾的各种民间之声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工地上推土机的作业声。如今看似矛盾的消逝在巷子里的叫卖声以及城市改造的机械声在百年后必将不复存在。新的声音、发声方式必将取代今天的喧闹。而后,我们再听听曾经录制下来的鸟唱虫鸣或是人声鼎沸,勾动的可能就有自己深层次的各种记忆。

  中国人不执著于意义,只在现实的情感中找寻答案。在“都市发声”里,可以听到的小巷里磨剪刀大叔的吆喝、弹棉絮的绷弦声……这一切,最终都将成为昨日的文明,陈列在清冷的声音博物馆里,留下纪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