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团”陪战钢琴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15:55 厦门网-厦门晚报

  黄一仕拥有两位母亲,他和恩师(中)亲如一家。

  黄一仕母亲内心对恩师充满感激。

  孩子在台上弹,妈妈在后台等。孩子去琴房练琴,妈妈要么在一侧鼓励安慰,要么去赛场打探情况。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现场,陪选手来厦的妈妈们都可以组成“妈妈团”了!

  前三天赛下来,随时都可以看见妈妈们在琴房、后台、音乐厅现场穿梭,张昊晨、沈文裕、刘路遥比赛时,各自妈妈就在后台守着听,拎一大袋东西,只等儿子一弹完,拍拍肩,擦擦汗,端茶递水,说起话来都轻声细语的。

  把“妈妈团”成员与普通观众区分出来也有妙招,看准肩上背个塞一件厚棉袄都没问题大包的阿姨们,准是。而且可能是由于送孩子学琴、听孩子弹琴耳濡目染,“妈妈团”里的成员个个气质出众,也沾着几分艺术气息。

  说来也并非选手不独立才引得妈妈们亦步亦趋地跟着,而是他们很多都为了比赛才刚从国外回来,张昊晨、褚悦是从美国,刘路遥是从新西兰赶来,妈妈们也是好久没见到儿子,赶紧借此机会团聚一下。

  昨晚上场的董菲菲虽然才17岁,也发现了妈妈们的热闹出场,她自己这次从深圳来厦门比赛,母亲也跟来了,“她是我上哪比赛,她就跟到哪,不过我妈的习惯不是在后台守着,而是我在台上弹,她在底下听,打小学琴她就没管过”,哪怕菲菲后来演奏完了,妈妈也没从观众席上“火速”前来后台与她会合,照样在音乐厅里欣赏其他选手演奏。

  张昊晨的妈妈就不同了,儿子上场前后她都在一旁鼓劲,儿子刚演奏完她就顺口说“练琴去练琴去”,把张昊晨吓得大叫,“不会吧,今晚不弹了啦”,还一看到其他选手演奏的出彩之处,就马上拉来儿子看,时不时也点评两句,那架势颇有钢琴助教的风范。褚悦的妈妈相反,时不时走进琴房,说的都是“不要练太多,休息一下吧,别累着”,褚悦总练得一头汗,妈妈说,儿子已经太勤奋了,自己实在心疼他手指受伤没好就得上台。

  不过甭管“妈妈团”成员是总指挥型还是后勤部长型,除了“外型”上都背大包,包里塞满给儿子准备的水、乐谱、衣服、应急药等,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妈妈们虽不是学钢琴出身,却都爱音乐。沈文裕的妈妈随儿子在德国生活了8年,后来一路看着儿子拿下第二届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比利时的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赛第二名,也被儿子的生活培养成“乐评人”了,要听出儿子某场演奏的好与不好,她没问题。张昊晨的妈妈更是几年“海听”下来练就了判断力,这才喜欢拉着儿子给其他选手也做几句“点评”。

  如果要给这个人数不少的“妈妈团”评之最,昨晚上场的本次比赛惟一一名厦门选手黄一仕的妈妈此次恐怕“最轻松”,毕竟在家门口参赛,又有一帮亲朋好友助威,心情激动自豪多过压力紧张。而“最伟大”的妈妈团成员当属今天上场的盲人选手孙岩,为了儿子从小学琴,她的妈妈几年来不知道给儿子“翻译”了多少乐谱,没有她,相信孙岩也走不到今天!

  本组图片/黄晓珍

  记者 林晓云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