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扩建敬老院俺再捐款6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07:23 大河网-大河报

  

镇里扩建敬老院俺再捐款60万
上蔡县农民张全收致富不忘乡里,在捐款100多万元建希望小学、修路后——

  □首席记者路红文记者洪波图

  喧天的锣鼓,鲜艳的花环,火红的大红花……昨天,上蔡县朱里镇的父老乡亲特别是镇敬老院里的上百位五保老人,用“披红戴花”这一质朴的方式欢迎他们的好“儿子”张全收。而为改、扩建镇敬老院先后捐资60万元的张全收,特意赶在重阳节前从深圳回到家乡,他带着300套新衣服和两万多元红包,来到敬老院看望这些素不相识的老人。

  扩建后的敬老院迎来162位新“院民”

  昨天,67岁的吴魁山一大早就起床了,他特意换上了敬老院刚发的新衣新裤,和其他80位五保老人一起整理床铺、打扫卫生,迎接远道而归的张全收,还有即将在重阳节前入住的162位新“院民”。

  无儿无女的吴魁山,去年11月17日搬进了朱里镇敬老院。“在这里,住的是新房子,铺的是新铺盖;饭有人做,衣服有人洗;一年四季发新衣服,月月还发零花钱,老人们还能说话聊天……我一个孤老头,哪想到老了还能享上这福啊!”吴魁山告诉记者。

  走进朱里镇敬老院,新落成的6栋两层小楼,120多间房,间间宽敞明亮;高标准的塑钢门窗,窗明几净。每个房间两张床铺,全新的被褥、床单,崭新的衣柜、床头柜,连暖水瓶、洗脸盆、毛巾、水缸等都配备齐全。“去年,全收掏20万元改建了我们敬老院。他还专门回来看望老人们,给每个五保老人发了200元的红包,他走后,老人们都非常想念他。”朱里镇党委书记王同飞告诉记者。

  今年,听说镇里要扩建敬老院资金有缺口,张全收再次毫不犹豫地拿出了40万元。如今,朱里镇敬老院已成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上蔡县最好的乡镇敬老院之一。这次扩建完工后,让敬老院又迎来了162位新“院民”,“五保老人只要想来就能来,全镇已有60%的五保老人住进敬老院安享晚年。”王同飞说。

  致富不忘乡亲他先后捐款200多万元

  “大爷大娘、叔叔婶子们,把钱花在尊老、爱老事业上,这钱花得值。看到你们过得好,我比挣大钱都高兴。”从深圳赶回家乡敬老院看望老人们的张全收,被乡亲们披红戴花推到前面“讲话”。乡音未改的张全收,一番动情的话,让不少老人抹起了眼泪。

  今年40岁的张全收,出生在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因家境贫寒,他13岁就辍学外出打工,先后在新乡、洛阳、周口等地卖过冰棍、爆米花,开过小饭店,跑过运输,屡败屡战。1990年,他只身前往深圳打工,靠自己的勤劳站住了脚跟。

  后来,事业有成的张全收成立了深圳全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打出“专招河南民工、专为河南人服务”的招牌,成功地与国内外140多家企业进行合作,为他们输送经过培训的、具有一定素质的河南民工。如今他的公司拥有2万多名来自河南驻马店、周口等地的农民工,张全收个人也拥有了千万元资产。他吸收农民工并把他们培训后输送给企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模式被国内经济学家称为“全收新模式”。

  张全收致富后,从未忘记家乡的父老。村里建希望小学,他掏钱;修公路,他捐款;一位在深圳打工的上蔡青年身患重病,他听说后一下拿出6万元……这些年,他已先后为家乡捐款200多万元。为感谢张全收的无私捐助,朱里镇政府应乡亲们的要求把敬老院改为“朱里镇全收敬老院”。

  “我们上蔡县是我国重阳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一个在上蔡出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昨天上午的朱里镇全收敬老院新“院民”入住仪式上,张全收呼吁,希望在外的河南籍企业家们都能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和老年人事业。

  看着朱里镇的好“儿子”张全收来看望大家,敬老院的老人笑得很开心。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