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中的上海养老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08:00 解放日报

  

变化中的上海养老模式
昨日,杨浦区庆祝上海市第二十个敬老日活动在杨浦公园内举行。在公园入口处老年人免费理发点,一位留着“新新人类”超酷发型的小师傅忙着为老人们理发,老人们的任何要求他都耐心倾听,认真“落实”。 张春海 摄
变化中的上海养老模式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上海的第20个敬老日。

  作为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上海现有老年人口266.37万,已约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也就是说,现在每5位上海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人。

  无疑,一种全新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显现端倪。它考验着政府规划养老事业发展的能力,也考验着社会上我们每一个人。

  九九重阳,关爱老人。我们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来关注上海不断创新求变的养老模式。

  ———为了,更积极地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

  90%:家庭自我照顾———

  老有所乐是最大期许

  “十一五”期间,上海将按照持续照料的理念,充分发挥家庭自我照顾的作用,大力拓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稳妥推进机构养老服务,逐步形成“9073”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家住宣化路的王奶奶和李爷爷,就属于由家庭自我照顾的这“90%”。老两口今年都已80岁了,女儿住在别处,每周末回来看老人一次,平时请了个钟点工,每天来老人家工作一个半小时。老两口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想给女儿添麻烦,想趁着还能走动,到处看看。”至今,二老已去过杭州、青岛等十几个城市。“下一个目标:苏州!”李爷爷咧开没牙的嘴,笑了。

  事实上,对于这90%的老年群体而言,能够寻觅到一块属于他们活动的天地,能老有所乐是最大期许。为此,目前上海已为老年人建造了各类老年活动室近5000家,老年人在这里能参加文体活动,接受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王奶奶说,每周二上午,小区都会组织人手为他们免费测量血压。“别小看了这个。我有高血压,这样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发展,合理用药。”

  还有一批新上海人的父母也在上海落了脚。郭先生来上海工作5年,工作第2年就买了房,把远在江西老家的父母接到了上海,两代人在同一屋檐下,其乐融融。“老人不但适应了上海的生活,还老有所乐呢。”郭先生笑着说,“母亲身为小区拳操队一员,每天早上6点,她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小区边的公园,跟一位退休的体院老师学太极拳。”除了这个每天的固定活动外,母亲的一周安排更是紧凑多彩:就在小区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周二上午,钢琴班;下午,学插花和串珠子。周四上午,外语班。周五上午,电脑培训。“现在,老太太可以用小珠子编出漂亮的洋娃娃,有时用英语发短信,在MSN上和亲戚视频聊天,还经常在小区论坛上灌水呢!”

  今年,申城还将以郊区农村为重点,再建300家老年活动室,让更多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娱乐有去处。计划到2010年,市区老年人平均步行500米左右就有一个公共文化活动设施,有3成老人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

  7%:社区居家养老———

  向项目化集约化发展

  上海已率先在全国探索“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上门、日托或邻里互助为形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形式已从上门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简单服务,向助餐、助洁、助浴、衣被集中洗涤等项目化、集约化形式发展。

  “看上去真年轻呀……”身穿中式服装,手捧大红灯笼,一照镜子,88岁的吴阿婆笑得合不拢嘴———这一辈子,还是头一遭拍艺术照。“阿婆,你挑一张最好的,我们帮你放大。”摄影师王平说。这两天,由上海路灯管理所徐汇区所和田林街道居民组成的志愿者,在社区里搭起了摄影棚,免费为田林街道的90多位高龄老人拍摄艺术照。

  社区的养老助老服务,不能光在节日里锦上添花,还应在日常时雪中送炭。记者来到静安区江宁路街道“乐龄家园”淮安站点,20余位老人正围坐在数张餐桌前,油炸带鱼、青椒干丝、青菜油面筋、开洋冬瓜汤,每个老人面前都放着这几个菜。75岁的孤老汤金娣老太太一边吃一边夸:“以前一个人在家蛮孤独的,烧饭也不方便,多亏政府关心,来这里吃得好又有人说话。”门口,负责送饭上门的韩佩芳阿姨已经完成了6户老人的送饭任务,麻利地将一叠饭盒放进自行车车篓,骑车前往另外4户老人家……

  除生活方面的照料外,老人也很需要精神慰藉。龙华街道狮虎社区特地设立了老年人谈心室,每周一下午开放。“现在的年轻人工作都忙,两代人交流少,老人的孤独感很强。”谈心室的“知心姐姐”、居委会主任张晴霞说,“到我这里发发牢骚、诉诉苦,他们心里就舒服许多……”社区还成立了老年学校,教授舞蹈、编织、木兰拳等,鼓励老年人走出孤独、融入群体。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王桂新教授认为,人口老龄化加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与社区结合的养老模式将是上海未来的方向。其中社区应承担的功能主要为:紧急救助、日托服务、健康咨询和文娱休闲。记者从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本市19个区县和农场局的234家社区助老服务社的2.7万名居

  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为12.7万名老人提供了服务。

  “目前,社区养老助老还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各级财政投入。”田林街道办事处的徐寅之副主任说,社会的多元力量还显单薄,但一些企业和个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今天我还收到一家净菜社送来的50张礼券,说是给孤寡老人的节日礼物,我相信会有更多人来关注老年人。”

  3%:家搬到养老院———

  鼓励老人到郊区养老

  到去年年底,全市已有505家养老机构,床位59735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2张。今年,上海又一次将新增1万张养老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

  摇椅、挂历、锅碗瓢盆,屋里衣架上还吊着个半旧的室内温度计———

  83岁的郝阿婆和与她同龄的老伴,“把整个家都搬来了”。郝阿婆眯着眼笑:“在这里每个月开销1800元左右,我们俩的退休金付了以后还能剩。儿子一家一个月来看一次,挺好。”

  郝阿婆和老伴住在奉贤区邬桥镇乐慧养老院,两人一间。房间按宾馆标准房设计,木地板、彩电、空调,独立卫生间内有热水器;一屋两张床,各550元/月,伙食另算,护工提供的订菜、洗衣及院内医疗服务免费。每天上午,医务室的医生会来查房;每天下午两点,再上门量血压。

  子女每月来探望一次,是“家”在郊区养老院的被访老人提及的普遍频率。奉贤区永生养老院75岁的俞阿婆说,儿子每次都带孙子一道来,见她忙着和其他阿婆排练节日舞蹈,“心就定了”;嘉定区黄渡镇敬老院90岁的丁阿婆说,“两个儿子工作都忙,我即使住在中心城区,他们也未必会常来;现在虽然在郊区,儿子每个月也能来一趟,而且,我住得好,他们也放心。”

  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介绍:上海相当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养老机构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上海的养老床位将增至近10万张,达到约3.5%老年人的入住需求。“现今养老床位总体是求大于供,老龄化程度高于郊区的中心城区是一床难求,不过,郊区的养老院却普遍未住满。”

  这就是申城鼓励中心城区老年人到郊区养老的原因。在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不仅320张床位全满,而且入住预约表上还排了340名老人。“而青浦的一家养老院,设备、服务没问题,绿化率也高,还在市区设了定点班车,但入住率仅5成。”孙鹏镖说,“所以,各中心城区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本区域老年人入住郊区养老机构实施补贴。可以想象,如果不用经济杠杆、政策扶持来调节,到20年后每3位上海人中就有1位老人时,他们如何挤在中心城区的养老院安享晚年?”

  为了让老人们安享晚年,上海规定,针对困难老年人发放的服务补贴,可以带入养老机构;对于符合条件的新增公益性养老床位,市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也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给予一定补贴。

  以变应变

  对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对于老龄化程度居全国之首的上海,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已成为摆在众人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是儿孙绕膝,给老人天伦之乐?还是由社区提供看护、精神慰抚、家政服务等帮助,为老人的居家养老创造更有利条件?或者,由机构为老人提供在家或者社区所不能比拟的专业护理……很明显,如果想单纯依靠其中一种模式,就会显得捉襟见肘。

  我们应该注意到,个人、家庭情况不同的老人会有不同的养老需求,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老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提升。因此,一种理想的养老模式,决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老人们需求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正如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所说:和谐社会最好的养老模式就是多样化,能满足适应各种层次的老人需求。

  所以,积极鼓励多种养老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势在必行。诸如上海已经在施行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制度,对困难老年人按照身体状况和自理能力分等级给予补贴;还有,静安区把居家养老列为今年区政府一号实事,建成22个“乐龄家园”养老站点,构建科学的网格化服务体系;还有,某些地方开始尝试在国外已有所发展的“以房养老”模式……这些,都应得到积极的鼓励和帮助,而衡量的唯一标准,应该是老人的健康与快乐。

  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养老,已经不仅仅是让老人有居所、有饭吃那么简单。九九重阳所呈现的,是登高、赏菊、吃糕,更是这样一种观念: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重阳节”网上调查显示

  83%市民知道父母生日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今天是重阳节,“市民信箱”网上调查平台对4500多位市民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九成老人对子女的关心照顾感到满意,其中有9%老人选择了“非常满意”。调查还发现,98%受调查者表示知道每年重阳节也是敬老日,还有83%市民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而完全不知道的仅6%。


本报记者 周楠 尤莼洁 梁建刚 林环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