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论道  生态文明的产生是历史必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10:42 中国环境报

  姬振海

  要点提示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具体形态,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编辑心得

  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警示都要求我们必须把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到人类实践的自觉规划之中,使其在与人类实践的其他领域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结构中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并列的“第四领域”。这样,一种新的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核心的生态文明的诞生将是不可避免和历史的必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生态文明是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通常意义上大多数人理解并广泛使用的生态文明含义,也是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初级形态。推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现在努力建设的也是这个层次的生态文明。

  从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主要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在文化价值观上,“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生活方式上,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但这只是社会的某些方面而不是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诸如在社会政策上考虑如何组织好经济,以便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决策上,使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人文学者对有重大影响的发展战略决策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期维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够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这是从社会文明形态建构意义上理解生态文明,也是生态文明的高级形态。”

  具体而言,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和谐性、高效性和持续性4个特点:

  全面性,是指生态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对象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从本质上讲,只有全面发展这个母系统,人类这个子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不能狭隘地只从满足自身的需求出发,而是要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进化需要。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主动地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化。

  和谐性,是指生态文明注重人——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在三者相互协调的情

  况下,在3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的情况下共同发展。

  高效性,是指在各行业、部门间建立起协调、共生的网络化系统,使物质、能源、信息在这个整体系统中得到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通过再生、转移、循环、转化等得到再利用。

  持续性,是指生态文明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为依据,以人类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因此,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

  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生态平等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新阶段和一方面的表现,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反映的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时也是价值观念的大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把社会物质生产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转到人、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上。

  生态平等包括人地平等、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人地平等,就是要抛弃“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使人与自然平等相处,人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稳定,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代际平等,即当代人与后代人共同地享有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其实质是当代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不能妨碍、透支后代人的环境资源的利用,建立有限资源在不同代际间的合理分配与补偿机制。代内平等,就是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时要机会平等,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系统。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可以分为4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意识文明(思想观念)。思想意识是要解决人们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它指导人们的行动。以生态科学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技术群为代表的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二是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三是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

  第二个层次是行为文明(行为方式)。生态文明观认为,盲目地高消费并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同时,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文明,应通过政府、企业、公众等的行为,运用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等多方面手段,通过确实有效的方法,解决人类不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制度文明(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行为。

  第四个层次是产业文明(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要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任何社会、任何文明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的物质生产就是进行生态产业的建设。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的保证者

  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但是,物质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一切并不能无穷无尽地在生态系统中索取,离开了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物质文明之大发展就没有了牢固的根基。

  (一)生态文明影响着生产力诸要素的性质和水平,规定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

  人类一刻也离不开哺育自己成长的生态环境。这是因为,生态环境作为人类和各种生物生活的场所,不仅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活与繁衍的栖息之地,而且提供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种原材料,包括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作用和制约着社会生产力。一方面,资源配置和环境条件决定着生产部门的分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作为自然再生产的生态环境影响着经济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对象的数量和品质。

  (二)生态文明主张发展循环经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

  生态文明作为对充满灰色的工业文明模式的超越,是深刻反思传统非绿色工业文明模式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的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方法论意义。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传统现代化模式是一种非生态的因而也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它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特点,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少、水旱灾害等生态破坏问题。生态文明主张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3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经济领域的变革,不只是单纯表现为生产力数量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应包含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并且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目标之列,直接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的塑造者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变化和科学生活方式的形成等都具有重大影响,由此体现其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

  (一)生态文明促使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我国传统思维中,一直将自然生态系统看成人类社会的附属物,忽视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表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的 日益突出,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主张按规律办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统一发展,是把伦理行为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赋予它们以价值,承认它们的生存权利,并制订新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约束人的行为,这必将导致人类精神生

  活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是对建立在人与生态环境非协调状态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意味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再次升华,标志着新时代人类的道德进步和道德完善,也标志着人类处理环境生态问题的一种新视角新思路。

  (二)生态文明对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和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和可靠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人们生活在卫生条件良好、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则会身体健康,精神愉悦。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为人们提供了客观的审美对象,唤起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美感,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世界。不能想象一个生活于肮脏环境的人,会产生献身工作的热情。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规约人的行动,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跃进。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当人们自觉地认识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时,就会自觉地珍爱环境、珍爱人类自身,自觉地将自己、将本民族、本国置于环境和人类整体利益的背景下思考,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自觉地进行跨文化的对话,并通过这种对话,消除隔阂,减少矛盾,增进理解,形成共识,促进人类整体文明不断发展。

  (三)生态文明提倡建构以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精神文明在各个领域展开。

  人不是庸俗的经济动物,不能为满足贪得无厌的物欲而掠夺自然,置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退化而不顾;不能将物质消费视为生存的最终目的,而应该主动构建与政治、教育和文化有关的丰富多彩的精神需要,提高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应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生态消费,即提倡一种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观念,突出人的精神心理的需要。为此,要重视环境卫生,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四)生态文明推动了伦理道德建设。

  自然是社会文化的母体,古代的精神产品大多数起源于自然和实体的东西,正是绚丽多彩的生态世界孕育了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成果,虽然精神文明的直接基础是物质生产方式,但是,真正的知识首先只能在人与自然界的交往和相互作用中获得,即使是在神话和宗教中,也无法在现实的自然界之外寻得原型,作为精神文明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人类智力和技能的发生和发展,都与生态文明的状况有直接关联。如果脱离自然界,一切科学技术都将失去根基。在人类的伦理道德和审美体验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生态文明,就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更不可能有人对美的感受。

  当然,生态文明的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为其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更是人本身的危机,而要应对这一危机,关键是要加强教育,提高人的素质。除了要求日常生活的环境意识以外,还有就是在进行工业与农业生产等经济行为中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本位利益,而不顾及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另外,还要注重生态知识的教育普及,减少因认识不足而造成盲目破坏生态的现象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始终,努力使人人对此有充分的认识、理性的思考、坚定的信心和坚决的行动,以形成强大的推进“生态良好的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

  生态文明是日益完善的政治文明的体现者

  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程度,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未来,生态建设搞得好与不好,不能不成为政治性问题。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还直接体现着政治文明的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强有力杠杆。

  (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政府的自觉行为,推动了政治行为文明的完善。

  最近20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生态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一是保护性措施,如对濒危物种设置自然保护区让其生息,对生物的遗传特征设立科学机构和基因库,以现代科学手段加以保存等;二是治理性措施,如通过法律、税收、行政强制等手段对各种污染源进行了控制等;三是提出了战略性要求,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到中共十六大报告,都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如加强工业污染控制和治理;搞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城镇绿地面积;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制约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的法规体系等。

  (二)生态法规的日益完善加快了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进程。

  生态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一国的国家安全。作为支撑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律法,必然会受到生态问题的影响。健全和完善法制,包括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是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加快了立法进程。短短的二十多年间,先后制定了多部环境法律和相关资源法律;修改《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条文;发布包括《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多部环境法规和环境规章,初步形成了生态保护及管理的法制体系。这一系列政策法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的重要表现,它在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的同时,也加强了绿色制度文明建设。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将越来越快。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促进公众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政治意识文明的发展。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参与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当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向人类社会领域转移,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应地成为政治问题。人们通过各种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行动,无疑也成为具有政治意义的行动。公众通过政治选举、投票及环保宣传等方式影响政府的决策,这不仅有助于壮大环境保护的社会力量,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对政府的监督,制止政府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而做出的短期行为,避免政府失灵,从而促进政府公共决策朝着更为科学、民主的方向迈进。因此,促使公众对生态政治运动的广泛参与,将有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拓展和深入。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是须臾不可脱离的。如果脱离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这三大文明建设变得越来越空泛虚浮和不能实现。同样,离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的发展。因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谋求四者的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本文摘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明论》(姬振海主编)

  姬振海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