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硬件人性化 从一个院子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15:34 厦门网-厦门晚报

  

救助站硬件人性化从一个院子开始

  

救助站硬件人性化从一个院子开始

  未来的救助站将设专门的接待室。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老孙是厦门市救助站儿保科的负责人,最近,他们计划调换救助站里男孩的住处。救助站的格局将有个小小的变更,而院子是这次变更的重要一步。原先,救助站打算在门口大路上拦腰砌上两道墙,再造一个院子,但是没有得到支持。

  最后,大家一致通过的“金点子”,就是把未成年男孩的住处换到现在的女部来。老孙说,这个方案是目前最可取的,因为女部所在的楼房有院子,可以透透气,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一个玩耍、放松的空间很重要。

  a、房门外的走廊是惟一的活动空间

  两道门上挂着锁。理发时,工作人员打开一道门叫一个孩子

  这样的调整是无奈之举。这一年中,救助站内部调整多次,女部换过,儿童房也换过,但都没法解决现有的困难。

  现在的救助站是由原来的收容遣送站简单改造而成,建筑设施都是“收容遣送”时期的,看不到“救助”的关怀痕迹。房门仍保持着典型的“收容遣送风格”——至少两道房门,挂着大大的锁。工作人员身上吊着重重的锁圈,一走动就听见钥匙相互敲击的脆响。

  未成年人(男孩)的生活空间只有6间房12张床位,厕所在房间里。在救助站受助的孩子始终保持在10来人左右,他们活动的空间只有十来米的走廊,不过大部分时间他们和走廊之间隔着上了锁的房门。走廊尽头各有一扇上着锁的大铁门,工作人员打开房门,孩子们也只能在走廊上活动。

  男孩们整天在床上躺着或趴着,除了看电视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调皮的孩子没事干就欺负别人,那些聋哑的孩子成了他们最爱捉弄的对象。

  头发太长的孩子要理发,工作人员把走廊的大门打开,然后一个房门一个房门依次打开。开一道门,就叫一下孩子出来。大约十分钟后,再把理完发的孩子送回屋里,重新上锁。

  b、工作人员每天像侦探调查推理

  听口音,看习惯,逛大街,为一个孩子寻找家人花了20天

  有人说,生活在狭小空间里的孩子,容易逆反。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说,很多孩子已习惯了撒谎。

  多数流浪的孩子,不是被人控制就是家庭情况复杂。为了让他们说句真话,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煞费苦心。要想知道一个孩子的家到底在哪里,打上十几二十通电话算少的。这些精明的孩子每个人都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他们说自己“看人看得很准”。

  有一些孩子根本没有能力提供自己的家庭住址。比如聋哑人、脑瘫患者,工作人员只能通过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抓住任何一条线索来分析。喜欢吃辣椒,就初定他是湖南、四川等地的人;说话有口音,就找熟悉方言的人来听,一步步缩小寻找区域。

  有时候,判断也许是错误的,但谁也没想过要放弃尝试。

  记者曾经陪同救助站帮助一位江西聋哑男孩寻找家人。最初惟一的线索,是他似乎认识“石狮”两个字,救助站工作人员马上与石狮方面联系。男孩比划着好像是坐大巴来厦的,老孙他们就开着车子带着男孩在厦门岛内四处逛,大家根据男孩的表情判断他有没有来过这地方。

  当男孩看到海堤时很激动,可还是没法给出更具体的信息。靠画画、手势,大家判断他来自一家制衣厂,做的是缝纫工作。线索到此结束,救助站又带着男孩去找特教老师。男孩不懂手语,老师从他的“手语方言”慢慢推测他的身份细节。最后,男孩在老师的引导下写出了名字,并找到家人。

  整个救助过程20天左右,在这期间工作人员每天都像侦探,从观察、调查到推理判断:他到底是谁家的孩子?

  “我们连一个相关教育的专业人员都没有。”工作人员说,他们能做的就是设法让孩子回归家庭,谈不上教育更难以进行心理辅导,只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道德观念来影响这些孩子。他坦言:“这种辅导的潜意识,是要让他们安安稳稳地在这呆几天,情绪稳定地等候与家人团聚;让他们说真话,别把我们骗得团团转。”

  换个说法,所谓的辅导就是套出孩子的话。

  厦门市救助站站长周茂华说,现在的工作人员多是原来收容遣送站的人,对待受助人员的观念还没能完全扭转,但大家正在工作方式上寻求改变,适应新形势。

  c、自由的孩子比“圈养”的更开朗

  救助站腾出空间、添置物品,为孩子们提供用于娱乐活动的院子和文体室

  事实上,把男孩子们的住处调到女部,虽然是一次微小的变动,对救助站来说却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女部的人员相对较少,她们将会搬到儿保科办公室的楼上。楼上设施简单,也没有院子,但女性比较容易管理和沟通。孙科长说,把孩子搬到女部,就可以自由地在院子里玩耍了。

  而且女部的房间较多,可以腾出几间添置必要的东西,改成文体室、洗澡间、厕所等,给孩子们增添一些娱乐和日常生活场所,“搞点气氛像个小孩子呆的地方”。

  孩子最渴望的就是自由。救助站去年9月曾接收过一个聋哑女孩小英,工作人员观察判断她似乎受到过严重的伤害,心里有创伤。当时因为完全没有线索,而且女部只有她一人,站里就安排她与工作人员住在一起,平时她可以相对自由地走动、在外玩耍,如果愿意,她还可以做点清洁工作。现在救助站又送她去了特校上学,记者见到的小英与站里其他孩子不一样,她爱笑,看上去心情舒畅。她和工作人员的感情很好,大家常常送她衣物、文具,而她一放假就会回站里看看大家,把救助站当成自己家一样。

  业内人士说,对于未成年人的救助至少应该分为两个层次:救助站主要负责联系家人、照顾起居的工作,并且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正常的、相对宽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孩子能够体会到感恩和温暖。而社会应该提供一定数量的社工给受助方。社工是一种人性化的沟通管理模式,他们注重用专业的方法打开孩子的心灵。两个方面合作使力,既能帮助孩子回归家庭,也能纠正孩子的扭曲心理。

  d、救助站有可能建得像学校

  相关征求意见稿要求体现人文关怀,并有倾向于“安置”趋势

  现在,救助站硬性的建筑设计,不利于软化人的敌对心理。

  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所有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应做成圆角,原因是防止受助儿童磕碰造成伤害。内墙面和墙裙的色调也要求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另外,机构的房屋建设包括接待用房、教育用房、文体活动用房、医疗用房、生活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其中用于教育和文体活动的用房包括教室、心理辅导室、音乐室、游艺室、美术室、手工室、体育健身室等。目前在厦门市救助站,教育和文体活动用房可以说没有。

  不少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很好”,但是把救助站建得跟学校似的“要求实在有点高”。业内人士认为,征求意见稿似乎暗示着一种趋势,硬件设施做得这么好受助范围肯定要扩大。从设施标准来看,更倾向于“安置”的方向。

  未来的救助站,可能不只是做一些基本性的保护,还要做“发展性的保护”。受助人员可以在这里接受教育培训,甚至学会一技之长。

  厦门市救助站站长周茂华说,在救助站无法查找亲人的16岁以上男孩可以送到建宁安置站从事农场工作,而对女孩则没有具体的安置措施。

  在征求意见稿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我国流浪未成年人大约有100万至150万,现有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大多是在2003年救助管理体制改革后依托原有收容遣送机构简单改造而成,目前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床位仅有5000多张,只能为11.4万人次的流浪未成年人提供不超过16天的简单吃住服务。

  文/记者 周湘瑜

  救助站的观察与希望:

  ■孩子住处,两道房门上挂着大大的锁;工作人员身上吊着重重的锁圈,一走动就听见钥匙相互敲击的脆响。

  ■调皮的孩子没事干就欺负别人,那些聋哑的孩子成了他们最爱捉弄的对象。

  ■“这种辅导的潜意识,是要让他们安安稳稳地在这呆几天,情绪稳定地等候与家人团聚;让他们说真话,别把我们骗得团团转。”

  ■给孩子们增添一些娱乐和日常生活场所,“搞点气氛像个小孩子呆的地方”。

  ■按规定,救助站要有教育用房、文体活动用房,包括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健身室等。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