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不见促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15:34 厦门网-厦门晚报

  

重阳节不见促销

  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消费品太少了。 (资料图片)

  【 引 言】

  今天是重阳节。近日,市消保会进行了一次消费状况问卷调查。共有340名老年人参与,其中男性占32.9%,女性占67.1%。调查横跨60-70岁年龄段上下,包含月均从500元-2000元的不同收入阶层。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老年消费环境评价不容乐观、老年人对保健品市场的信任度一般、老年用品市场不够完善。

  根据调查,厦门老年人对于目前老年人的消费环境缺乏足够的信任和好评。

  认为物价水平偏高

  在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有54.4%的人认为当前的物价水平“较高”,有37.4%的人认为物价水平“过高”,仅有8.2%的老人消费者认为物价“适中”。虽然对于物价水平高低的评判,受其收入水平的影响,但就总体而言,物价水平偏高是老年消费者的普遍共识。

  对保健品不信任

  对于保健品市场的信任度调查显示,有71.8%的老年消费者对保健品市场的信任度“一般”,有20.6%的老年消费者表示信任度“差”,表示“一般”和“差”的比重远大于选择“非常好”、“很好”的老年消费者。

  造成这一评价的主要原因在于,广大老年消费者认为,当前保健品市场较为混乱,虚假广告欺诈现象屡见不鲜。

  老人用品市场不完善

  调查显示,58.3%的老年消费者认为,老年人用品市场不完善,有39.1%老年消费者认为较完善,2.6%认为很完善。

  认为我市当前老年人用品市场“不完善”与“较完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老年人用品市场的发展,无法满足老年人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老年人用品专卖店相对缺乏,老年人专用的商品也不够齐全;二是广告铺天盖地,商品真假难辨,使得老年人对于其用品的消费也存在疑虑。

  消费信息源狭窄

  调查显示,在“知识讲座”、“媒体广告”、“朋友推荐”、“自身经验”等老年人获取消费信息的渠道中,有59.7%的老年消费者选择了凭借自身的消费经验来获取消费信息;选择通过参加知识讲座和朋友推荐的均有24.1%;有12.9%的老年消费者选择借助媒体广告。

  老年人消费观

  悄然变化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我市老年人的消费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

  常去超市消费

  调查显示,有79.7%的老年消费者经常去超市消费,并且是有意识地选择规模设施较好的、商品品种较为齐全的大型超市。

  这表明,随着我市农改超的逐步实现,老年人对于超市购物也逐渐适应。大多数老年人表示,相比农贸市场和一般小商店而言,超市由于具备商品多样、环境良好、统一管理等优点,较大程度地避免出现短斤缺两、服务水平差等现象。

  先消费再储蓄

  老年人的月均收入虽然有所差异,但调查显示,日常家庭基本开销仍然是老年人月支出的主要方面之一,这部分占到调查总数的90.3%。

  此外,医疗保健、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与家庭基本开销一起,是老年人每月开支最多的前三项,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40.6%和32.3%,之后才是储蓄和给下辈。这说明,我市老年人的传统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正由储蓄和给下辈向提高自己医疗保健和文化生活水平倾斜。

  七成人爱去旅游

  调查显示,62.1%的老年消费者表示自己偶尔去旅游,11.5%的老年消费者表示自己经常去旅游,26.4%的老年消费者表示自己从不去旅游。

  这说明,偶尔或经常去旅游的老年人消费者比重远大于从不去旅游的老年人消费者,进一步验证了我市老年人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已经发生变化。

  【新闻背景】

  “老年服装与地摊货为伍”

  老年人抱怨:老年商品难买,想买件好衣服,选择太少了

  在市消保会近期开展的“老年人消费调查”中,半数以上老人反映:老年商品难买,老年用品市场不完善。

  老人购物专柜少

  60多岁的张阿姨每月有稳定的退休金,却常常为买不到称心的衣服而烦恼。“年轻时受经济条件限制,没穿过漂亮衣服。现在想买件好衣服,选择又太少,麻烦得很。”

  很多老年人抱怨:市场上大部分老年服装与地摊货、减价货为伍,面料多为价格低廉的化纤或粗纺棉布,式样陈旧,不能让他们满意。

  确实,商场里老年人购物专柜难觅踪影,老年人专有的服饰鞋帽品牌屈指可数;重阳节也鲜见商家像情人节、圣诞节那样大办促销活动。

  又如,眼下许多老年人想买房,可绝大多数商品房屋的设计和建造还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不少老年人并不是不想消费,而是有钱买不到称心如意的东西。

  “中国老年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需要。”中国老年学学会老龄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程勇表示。老年消费市场明显落后于其他年龄层次的消费市场。

  借鉴国外老年产业

  而国外的“老年产业”却开展得红红火火,一些厂商的开发甚至细致到适合老人假牙咀嚼的口香糖、带放大镜的指甲刀等,新加坡一家公司不久前推出一款便于年老者摔倒后求救的“智能衬衫”。

  在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日本,国内最大的文具公司国誉公司,专为手劲小的老人设计了把手轻的订书机和剪刀;电信电话公司生产的按键少的易读“方便手机”也主打老年市场;而“任天堂”专门针对银发一族开发了“成人脑力训练”游戏,也很受欢迎。

  实际上,中国老年人口多,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也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前景广阔。业内人士指出,老年人的消费状况已随社会进步而更新,商家也应转变老年商品利润小、操作麻烦的旧观念。老年日用品、服饰、食品,老年教育,老年医疗保健及护理等领域都大有可为。

  引导老人理性消费

  另外,老年消费市场的健康成长,还有赖于老年人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

  据了解,保健品市场持续升温,关注健康、购买力强的老年人自然成为最主要的目标群。目前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中老年市场占55%左右。但由于标准不一、市场监管仍存在漏洞,保健产品良莠不齐,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受骗事件屡有发生。

  从9月份开始,厦门市消保会就在市老年大学、思明区老年大学、思明区老年登山队、湖里区及同安区社区居委会等处开展了老年消费教育,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分发宣传材料等方式曝光消费陷阱,普及消费知识,引导老年人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相关案例】

  保健产品常常“钓”老人

  如今,保健品市场持续升温,关注健康、购买力强的老年人自然成为最主要的目标群,与此同时,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受骗事件也屡有发生。

  2007年2月,厦门市消保会处理了一起老年保健产品的投诉。某干休所81岁高龄的杨老先生应书法协会工作人员介绍,参加了“厦门康博士健康服务中心”在京华大酒店召开的“迎春健康联谊会”。会上,该中心工作人员向老人们大力推荐 “百闻牌多功能整水器”。禁不住销售员的热情劝说,杨老先生当场购买了一台整水器,售价人民币5300元。可杨老先生第一次饮用一小杯饮水机制成的弱碱水,约40分钟后就出现腹疼、腹泻、抽筋、血压升高、发烧等症状,被送入174医院治疗。后经查实,该饮水机在营销时一味夸大产品的保健作用,却隐瞒了饮用电解水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产品技术标准也未通过权威机构认证,最终导致了杨老先生保健不成反伤身。

  类似杨老先生遭遇的老年朋友不在少数。思明区退休干部黄老先生,前后花费数万元用于购买保健产品,包括13000元一部的按摩床、4000元一箱的蜂胶、1350元一箱的保健酒等。他告诉记者,这些高价品使用后并没有厂家宣传的神奇功效,但也没什么不良反应,所以他就凑合着用了。

  记者 曾海林 通讯员 许婧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