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女婴(24)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05:30 深圳商报

  故事主角

  邱宝明,男,44岁,1997年开始至今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工作,现为该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一转眼,小姑娘已经5岁了。想到在孩子11个月大时对她进行抢救的经历,邱宝明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当时家属对医生的理解和支持。如今,看着孩子活泼的样子,邱宝明感到由衷的高兴。

  心跳过快

  已经是傍晚6点出头,邱宝明下班了。他住在彩田村,离单位深圳市儿童医院不远,邱宝明像往常一样走路回家。这是2004年的4月30日,五一长假就要来临,小区充满了节日的气氛。他正要和小区保安打招呼,手机响了:“邱主任,急诊接了一个小姑娘,每分钟心跳240下,很棘手,你来看一下吧。”

  邱宝明心里着急,一个小孩正常心跳在每分钟100次左右,而达到240次则是难受的濒死状态,相当危险。打车赶回医院,心血管病房走廊里响起邱宝明近乎小跑的脚步声。

  可怜的小病人才11个月大,之前由于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已在上海做完了心脏矫治手术。手术还算成功,但把心脏补好的同时,心脏传导通路却受到了一定损伤,医学上称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仅有30多次,心脏供血不足常会引起脑部缺氧。然而,孩子来儿童医院的时候,却是因为心跳过快,属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难受,小姑娘显得非常烦躁,邱宝明先给孩子用了镇静剂,让她安定下来。

  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用药?孩子的术后基础心跳是很慢的,而现在心跳却那么快,这让邱宝明有些挠头。情势相当危急,邱宝明知道,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要先用药物控制孩子的心跳。他一边盯着心电监护仪,一边用输液泵给孩子注射普罗帕酮。

  药效明显。但如同惊险的过山车,小姑娘的心跳一下子从每分钟240多次的高点降到低谷,每分钟只有30多次。赶紧停止输药。

  艰难抉择

  为了让孩子心跳趋向正常,邱宝明先后使用了阿脱品等两种较为常规的药物,但心跳上不来。由于使用了镇静剂,孩子有休克的表现。而且,距离送到医院的时间,已经过了1个小时。怎么办?

  当时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给孩子安装心脏起搏器,然而由于孩子手术后安装过临时起搏器,当时导线刚刚摘掉,11个月的孩子皮肤那么嫩,伤口还没长好,如果再次安装起搏器的话,风险非常大。第二种是使用药效相对明显的异丙肾上腺素,但它的副作用同样明显,可能会引起新的更严重的心律失常,最差的结果甚至会要命。邱宝明必须和孩子的家长好好沟通一下了。

  送孩子来医院的是女孩的奶奶和父亲,父亲话不多,主要是退休教师的奶奶拿主意。老人家推了推眼镜,理解地对邱宝明说:“邱医生,孩子虽然小,可之前受的风浪也够多了。你就按照经验办吧。”反复思考后,邱宝明决定采取第二种方案,也就是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跳,同时使用之前用过的普罗帕酮控制心跳过快。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那天接下来的5个多小时里,邱宝明始终坐在小姑娘的病床旁,紧盯心电监护仪上的每一个变化,随时监控着两组药的使用情况,可以说是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晚饭,是让同事叫的一个外卖,邱宝明没有敢回办公室,就在病床边将就着吃了。

  到了晚上12点多钟,孩子终于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而这时,已经进入了五一长假。

  转危为安

  就在人们放假休闲的时候,邱宝明又在病房中度过。每次节假日都是这样,他已经习惯了。一周后,小姑娘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下来,这阶段,对于孩子的用药量邱宝明已经摸到了一些规律,情形远没有了第一天的那种惊险。第十天,孩子出院了。

  这次经历,邱宝明最大的感受是,孩子能够抢救过来,关键是家属对医生的理解,他感到很满足。“儿科医生,面对的都是孩子,有时候真的需要耐心些。”邱宝明说他听过有一个家长把药方上写的1/3片误认为3片,结果孩子吃药后到医院洗胃,他很有感触:“其实医生开药后只需要跟家长多一句嘴,提醒是1/3片,就不会让孩子受这么大的痛苦。只有我们自己换位思考,真正替病人着想,才能换来病人的理解和信任。”

  当别人问邱宝明,给小姑娘输液一直守在病床旁边觉不觉得辛苦时,他轻描淡写:“我经常这样,医生嘛,必须这样守着。”邱宝明回忆起当年医学院毕业实习他选择儿科的时候,他当时是这样想的:成人的毛病都是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总是“搞不定”,没有成就感;而儿童的病来得急,去得也快,俗话说“小儿无大病”,看到孩子经过自己治疗后很快活蹦乱跳的样子,他觉得高兴。于是,他就干起了儿科医生。这一选,一下子就干了20年。这么多年,邱宝明培养了十足的耐心。所以,别说几个小时,就是连续几天陪在孩子身边盯着监护仪、盯着用药量,都是家常便饭的事。

  如今,小姑娘快5岁了,中间又住过几次医院,但病情都不是很严重,也定期来复诊,几乎每次都直接找邱宝明。两人建立了很好的感情。在莲花山附近的岁宝百货,邱宝明时常能碰到小姑娘的奶奶带着孩子买菜,小姑娘总是老远就会甜甜地喊“邱伯伯”。看到孩子活泼的样子,邱宝明都会笑得很灿烂。就如同他从医20年来,按照广东人“认一个干爹好养活”的风俗,他的许多病人成了他的干儿子干女儿,其中很多孩子考上中学、大学都会给他打电话报喜讯。每当这个时候,邱宝明感到由衷的高兴。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