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姓看病费用是如何降下来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08:00 解放日报
松江区最近传出一则喜讯:11月1日起,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将推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那意味着,医疗机构将不再在基本药品中标价上加价15%后出售,所有患者均可享受基本药品“原价进、原价出”的优惠。预计新制度实施后,松江区百姓一年就可在药费支出上节省近千万元。 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只是松江区“三医联动”综合改革试点的多项配套举措之一。这项强调“政府主导、坚持公益”的制度改革,涵盖了医保、医疗、医药以及城乡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从2005年10月至今,已试点了整整两年。在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看病问题上,百姓得到实惠了吗?难题破解了吗?长效机制建立了吗?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医改从“1元钱”开始 在松江区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一张报表透露出区内居民看病费用增减的信息: 2005年6月,松江区20家公立医疗机构的门急诊均次费用为133.5元;2006年12月,该费用为121.3元;2007年9月,该费用为116.18元。两年多来,门急诊均次费用总共减少17.3元。而在2005年前,该项费用的年均增长速度在10%左右。 从统计数据看,医改给百姓带来的好处初露端倪。基层百姓感受到了吗?记者捕捉到几个场景——— 10月21日,叶榭镇大庙村的卫生室药房中,数百种药都标着两种价格:头孢拉定胶囊,原价每盒9.9元,现价8.4元;吗丁啉,原价每盒15元,现价12.7元;泰诺,原价每盒12.5元,现价10.6元……原来,松江区已从今年5月起率先在农村合作医疗中试点实施药品“零差率”。67岁的村民沈雪英来卫生室配了12.5元的高血压药,但只付了10.6元,当场享受15%的“零差率”优惠。除了药费优惠,沈雪英还不用付1元挂号费和2元诊疗费。 松江区“三医联动”综合改革,正是从减免“1元钱”挂号费开始的。通过减免全区174个卫生室(站)的挂号费、诊疗费、出诊费等,阻挡农民看病的费用门槛被一道道“拆除”。 随着两年的实践总结,一个多层次的就医费用保障体系浮出水面: 在制度保障上,全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0.4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投保率达到100%,绝大多数病人可获得医药费补贴;在看病流程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取消了“三费”,各级医疗机构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基本药品实行“零差率”。此外,松江区还建立了特殊门诊医疗费用补偿制度和大病互助基金,一般乡镇农民患大病最高补偿额可达6万元。 让松江居民高兴的是,看病费用降了,“找好医生”也不那么难了。 10月24日早上10时许,躺在新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里的沈阿姨知道,松江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金智敏正在给自己远程看病。病房外的视频室里,六七位医生正对着电脑屏幕汇报治疗情况:“病例,66岁,女,昨日入院,有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分别是……”屏幕那边,金智敏边记录边询问:“心电图怎么样?”“肝脏大吗?”社区医生边回答边将心电图、X光片等对着摄像头让金智敏看了个仔细。十几分钟后,金智敏给出治疗意见。 松江区地域面积广,从区中心医院下到基层医疗机构路途较远,常常路上就要花上一个多小时。遇上危重病人,或者不适合转院治疗的病人,区中心医院开发出的这套视频会诊系统,就派上了大用场。区级医院与新浜、洞泾、车墩等较偏远的社区卫生中心实现了联网,病人可随时会诊。 医生每周定期的下乡坐诊和不定期的下乡会诊,让松江区的基层病人也能经常享受区级优质医疗资源,社区医疗水平也由此提高。还有“双向转诊”等新制度,也推动了各级医疗资源间的分工合作。 随着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的同步提升,愿意“小病不出村”的居民也多了起来。医疗资源重新规划分布后,松江区现有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4个卫生室(站),基本实现居民步行15分钟到达卫生室,步行30分钟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计显示,去年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到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不到6%,超过63%的居民在社区及社区以下机构看病;2005年,相应的比例为6.3%和60.6%,农村居民就诊“下沉”社区趋势明显。 本报记者 黄勇娣 任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