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申遗 别成为经济下的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1日02:31 北京晨报
里工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山装,目前,中山市相关单位正在搜集中山装的历史资料,如果资料能够齐全,中山装将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广州日报》) 中山装顾名思义,由孙中山先生创始,诞生地系广州。而其起源,大致有南洋华侨企领服、中国地方便服以及日本陆军服几种,而究竟哪种服饰启发了孙先生的“创意灵感”,尚不得而知,一般说来,定义为“参考多种服饰特点而成”较为通行。 中山装的象征意义自不必说,称为“中国标志性礼服”恰如其分,至于其中蕴涵的类似“四个明袋喻含着礼、义、廉、耻四大传统美德”等说法,如果专家不解读,恐怕很多人一辈子也不知道。现在好了,通过申遗,大家都知道了。 当然,要说申遗就为了普及这点儿知识,那未免小题大做了,将之上升到保护传统文化的层面上,才是最无以反驳的申遗理由。不过,在结束了“中山装是否需要申遗以加保护”的争论后,也许还要问一句:申遗就保护得了中山装吗?我们的申遗,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申遗搭台,让经济唱戏。像七仙女、孙悟空等“历史名人”,甚至被几个地方争抢着“入籍”,以保护民族遗产为名来繁荣一方。要是真的二者兼得倒也无可厚非,可保护遗产是否真的被视为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令人生疑。 其实不独申遗,不少事例都说明着我们冠冕堂皇名义下的急功近利。前阵子“嫦娥奔月”,某地就急着宣称是嫦娥故乡,可你要真有“故人之情”,何以任由纪念嫦娥的庙宇破败不堪乃至几近消亡?武当山施展“引猴工程”,其目的据说是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景象,其实不过是吸引游人眼球罢了。 回到中山装申遗。与其他不靠谱的申遗项目相比,中山装代表着一个时代慷慨自强不屈的情绪,意义非同一般,由此,为文化传承与历史负载而申遗无可厚非。姑且不论中山市和中山装有什么联系,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要拿出一套完整的保护计划来,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时,所公布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一,千万别用服装节之类的“保护方案”一了百了。此外,尽管不怀疑申遗者的动机,但还是要“小人之心”地提醒一下:就算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招牌,我们的服装品牌若想乘此东风走向世界,也不是那么简单,申遗者请想清楚这诸多问题,再做打算。 最后想说的是,在有条件支持中山装申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想,还有多少更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同样身为中华民族文化标识却少人问津,原因仅仅是带不来更多的商业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