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公司私卖客户资料 6诈骗分子购买后月骗3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00:21 东南快报

  当自称房管局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到你家里,熟悉地叫出你的全名,并向你核实所居住房子的面积及总房价后告诉你,你所购买的房子可以享受房价总额1%的房产契约退税时,你千万别相信,因为这是一些诈骗分子向物业中介公司买来业主信息后设下的圈套。

  厦门的陈小姐就是中了这样的骗局,被人从银行卡上转走了一万多元钱,昨日,她向记者讲述了被骗的始末。

  12人被骗30万元钱

  今年7月下旬的一天,正睡午觉的陈小姐,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她接起电话,对方自称是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她根据新的政策,她买的这套房子可以享受房价总额1%的房产契约退税。

  于是陈小姐按照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打过去询问。

  接电话的人自称是国税局的林主任。他告诉陈小姐,当天已经是退税的最后一天了,要陈小姐赶紧拨打“国库”的电话,查询税金是否还在。

  陈小姐就按“林主任”提供的号码及步骤去查,金额正是陈小姐房产总额的1%。

  刚挂下“查询”电话,陈小姐马上接到“林主任”打来的电话,让陈小姐准备一张银行卡,并到附近银行的ATM机器上进行操作,通过电脑联网将“国库”里面的税金转账到她的银行卡内。“林主任”同时嘱咐她,银行卡里一定要有5位数的存款,才能和国库的电脑联网转账。

  对此深信不疑的陈小姐,立即赶到单位附近的一家银行,按照“林主任”交代的步骤,在ATM机上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林主任”还特意交代陈小姐,半个小时内,不要进行银行卡的余额查询和取现操作,不然转账就会失效。

  然而,半个小时后,陈小姐再次查询账户里的余额时,却发现里面的钱不但没多,反而少了一万多块。陈小姐感到不对劲,立即与银行联系,并拨打了110报警。

  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刑侦大队接到报案后,经过核查确认,陈小姐被骗了,而在短短的一个月间,警方一共接到此类报案12起,受害人均是接到同样的“房产退税”的电话,并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操作,导致银行卡内金额大量被转走,涉案金额达到30万元。

  

  中介公司出卖客户资料

  而让陈小姐想不通的是,骗子们怎么知道自己的名字,并对自己购房的情况了如指掌呢?

  受害者的购房资料是怎么泄露的,只有案件破了才能水落石出。民警从犯罪嫌疑人使用的银行卡号入手,开展多方位调查,成功锁定并抓获张某贤、李某林等5名犯罪嫌疑人,并缴获通讯工具手机10部、电脑2台、银行卡34张及现金台币68000元。

  据犯罪嫌疑人易某帆交代,他们手中掌握的受害人的资料,是另一名在逃同伙张家明向厦门的物业中介公司非法购买的,因此,他们对被害人的基本资料如:被害者的姓名、电话、购房的时间、地址、包括购房金额等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而这很容易让人们相信他们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诈骗的成功率也很高。

  一份资料可卖近千元

  由于负责收集受害人资料的犯罪嫌疑人在逃,警方目前还无法查明出卖陈小姐购房资料的具体物业中介公司。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其中的内幕,记者寻访了一名物业中介公司的从业人员。

  据知情者透露,要取得完整的业主资料的渠道很多,装修公司、楼盘的开发商、房产代理销售公司、物业管理处等都会有一份完整的业主资料,包括姓名、手机号码、家庭住址,乃至身份证号码,而许多公司对业主资料保管,都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一些公司仅仅以一个文档的方式,存放在电脑里面,普通工作人员要进行拷贝非常容易。

  目前,市面有专业的“黄牛”,专门收集业主的个人资料再贩卖给装修公司、销售公司等,交易的价格与名单上的人数相挂钩,往往一份名单的价格在三四百元之间,一般不超过一千元。

  为了减少侵害,法律界人士和民警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业主在和物业签订物业合同的时候,要事先在合同的条约里面写明,不允许将业主的个人资料泄漏给第三方,若违反应赔偿一定金额的经济损失。

本报记者 何珍 福建电视台《与法同行》记者 王晓丹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