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创造全新方法解决世界性敦煌遗书修复难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02:5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十一月六日电(记者 艾启平 应妮 全安华)记者从今日在此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文化创新高峰论坛暨文化部创新奖颁奖仪式上获悉,中国国家图书馆创造的全新敦煌遗书修复方法解决了世界性敦煌遗书修复难题,英法等收藏有敦煌遗书的国家纷纷效法并与其开展敦煌项目的多种合作,使敦煌遗书修复与利用迎来了全新局面。 敦煌遗书与甲骨文、汉简、故宫明清档案一起,被誉为近代中国四大学术发现,是中古时期中国、中亚、东亚、南亚的重要研究资料。一九00年六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打开,一批公元四世纪到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绢画等五万余件文物重见天日。由于这一重大发现,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门新显学——敦煌学。但是,因当时的中国晚清政府昏庸无能,致使这些珍贵文物流落异乡,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中国国家图书馆在今日提交文化部创新奖项目的申报中表示,在该馆收藏的一万六千余件敦煌遗书中,有相当数量的卷子存在破损现象。破损严重的卷子纸张已经老化到一触即碎,到了完全不能展开阅读的地步。有的卷子曾被泥土、油、水浸泡,变得脆硬、糟朽。每展阅一次,常常掉下碎渣、碎片。为了尽快揭示敦煌遗书的文献价值,中国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便尝试修复。一九八五年,该馆曾经试验性修复了三件敦煌遗书,但方法上没有创新,仍然沿用整卷托裱的传统手法,由于方法不妥便停止下来。 据介绍,敦煌遗书成规模地修复始于一九九一年三月。在专家指导下,善本特藏修复组提出了“局部修补”为核心的全新方法。该方法采取对原卷的保存与残破现状作具体分析,做到既充分保证原卷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再损坏,又尽量少修,保留原卷的各种研究信息。新方法还将写卷、地杆、拖尾和包首分为三个部分,不进行粘接;采用垫衬吸水纸裱案上平压干燥法,避免了手卷因上墙可能出现的崩、拔、撕裂等事故发生。为了长久保护敦煌遗书,在建立档案数据库同时,还对写卷的纸张纤维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截至二00六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已修复敦煌遗书六千件,长度超过五千米,占需要修复总量的一半以上。为了更好保护国宝级文物敦煌遗书,中国财政部还于二00二年调拨专款为敦煌遗书制作装具并建立专藏书库,新书库面积达两百余平方米,使其保存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