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装甲车开进维和部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03:5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民企装甲车开进维和部队
王宝和的身后,他的工厂生产的装甲车被装在火车上。

  十七大报告称要建设寓军于民的科研生产体系

  中国千家民企进入军工领域

  美国士兵因此丧命,遭至军方的非议。

  2005年10月,解放军陆装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了“新星”2002型、2002A型装甲车的设计定型,正式命名为ZFB05式轮式装甲车和ZFB05A式轮式装甲车。

  中国民营企业生产的首个成套武器系统诞生了!它是解放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以来,具有标本性意义的一次飞跃。

  民营装甲车难开军方之门

  王宝和承认,军工生产无法预计的风险超过了当时自己当初的预计,“设计、生产都不困难,最困难的在于说服军队采购。”

  至今,王宝和公司生产的ZFB05式轮式装甲车和ZFB05A式轮式装甲车仍没有得到总装备部的信任,除武警以外的部队一辆也没装备。

  陕西国防科工委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军方不采购“ZFB05”和“ZFB05A”并不是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而是因为上述型号装甲车的技术指标与实战要求有差距。比如,从防弹性上看,它只能防小口径机枪的射击,重型机枪和榴弹炮、迫击炮等都可以轻易穿透它的装甲。“它实际上只是防暴车,武警、公安用于反恐、巡逻等任务是完全可以的,用于打仗嘛,还差了点。”

  虽然嘴上不说,但王宝和还是意识到了军方采购的困难,因此这几年他把目光瞄向了各地公安、武警的身上。

  早在2002年,唐山市公安局就成了王宝和的第一个客户。说起这事还颇有些意思,不久前媒体曝光唐山黑社会性质组织也曾装备有轮式装甲车,王宝和笑称,这是武器的副作用,“他们是根据我公司的车仿制的。”

  此后,近200辆“新星”装甲车陆续销售到全国各地公安和武警手上。

  海外市场利润惊人

  在促进我国军队的采购受阻后,王宝和把眼光瞄向了局势不那么稳定的亚非国家,这些国家包括:乍得、刚果(布)、加蓬、坦桑尼亚和尼泊尔等。“乍得已经用我的车装备了一个装甲兵团。不久前又发来了一个3亿元人民币的订单。”王宝和欣喜地说。

  到这个时候,王宝和才真正尝到了高利润的甜头。王没有跟记者透露“新星”装甲车的利润率,但从“新星”国内外售价的巨大差额上看,“新星”的海外市场利润应该在100%以上。在国内,“新星”的售价一般在6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出口价有两种说法,王宝和说是20多万美元,陕西一位官员透露说是人民币200多万元。

  可以肯定的是,“新星”在国内市场是有不错的利润的。王宝和也承认每辆车的成本约50万元人民币,但在搭载上一挺12.7毫米重型机枪和一座30毫米榴弹炮后,价格就达到了200万人民币。其国际市场上的利润空间可见一斑。

  现在,王宝和异常忙碌,他正在忙着建一个新厂区,扩大生产规模。

  最近,王宝和心情特别好,十七大报告中称,要“建设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科研生产体系”,这让他更坚定地发展自己的装甲车生产企业。

  王宝和是中国第一个生产成套武器装备的民营企业家。现在,海地、黎巴嫩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用的就是他的公司生产的装甲车。非洲一些国家的装甲兵部队用的也是这些装备。上个月,他还在忙着跟北京奥组委谈判,准备为奥运会反恐提供“新星”2002型装甲车;9月2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生了导致20多人伤亡的炸弹袭击,尼泊尔政府又加快了在他公司采购防暴装甲车的进程……

  近几年,像王宝和这样“闯入”军工领域的民企并不在少数,据统计,目前国内有几千家企业在参与从事军工领域的生产,已有100多家民企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国防科工委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嘉浩认为,军工领域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日前,本报记者赶赴陕西省宝鸡市,实地探访了王宝和那个略显神秘的民营装甲车生产厂。

  王宝和的武器工厂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称是“陕西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一栋办公大楼,几处生产车间,在宝鸡市,时下中国内地这家唯一的民营成套武器装备生产厂并不显眼,只是车间里静静停着的几十辆钢铁铁甲,让人察觉到这里的不同。

  过去几年,王宝和就是在这里带领着他的技术团队,研制、设计、生产出装甲车的。

  多国演习民企装甲车出风头

  2006年8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双方边境举行的一次反恐军演,让王宝和的公司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在这次名叫“天山一号”的演习中,陕西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新星”2002型多用途装甲车大出风头。从当时的录像资料上看,新疆边防武警总队和警方在演习中至少出动了15辆这一型号的装甲车。

  当地媒体在报道那次军演时,这样描述了这款新型装甲车:“只见这种铁甲猛士一会儿爬上陡坡,一会儿穿越火障,一会儿用车载的12.7毫米重机枪掩护特警队员进攻。”“轻型轮式装甲车的出色表现,赢得了中外军事观察家的赞叹。”

  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04年,中国应联合国的请求,向海地派出一支已成建制的维和部队时,伴随125名防暴警察到海地的就是“新星”2002型多用途装甲车。“作为民企,涉足武器装备领域在中国是第一次,中国民企为联合国维和提供武器也是第一次。”王宝和说。

  生产装甲车?开玩笑吧?

  1949年,王宝和出生于宝鸡,16岁就离开学校在宝鸡市油毡厂参加了工作。1972年他学会了开汽车,后来调到宝鸡市环保局做汽车驾驶员。

  1982年,王宝和“下海”搞起个体运输,第二年筹集了10万元在岐山县安乐乡办起了“岐山安乐叉车附件厂”。1986年,王宝和转向生产21座“新星”牌中巴旅行车。1990年,工厂更名“宝鸡专用汽车厂”,主要生产加长卡车和半挂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宝和迎来了事业的飞速发展时期。1996年,他开始转产警用防弹运钞车,这是王宝和染指装甲类特种车的开始。在此后的5~6年时间内,各地警方的上千辆订单给王宝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那个时代,生产运钞车简直是印钞票,的确很挣钱。”王宝和形象地说。

  直到2001年停止生产运钞车时,他仍是运钞车行业里的“大佬”,在西北押运车辆市场上仍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企业每年的利润仍有2000万元人民币。

  可就是那一年,王宝和决定再次转产。“在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中,我抱着一辆装甲车模型到会议室,让大家讨论公司转产军用装甲车的可行性,结果员工炸开了锅!”王宝和回忆说。员工普遍的反应是:“王总,你不是开玩笑吧?那玩意儿不是闹着玩的。”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王宝和一直在说服公司的高层,他隔三差五地抱着那个装甲车模型到会议室,试着说服400多位员工跟着他搞车辆的研制和设计。

  民企老板从“9·11”看到商机

  “那个时候,虽然国内已有少数民营企业涉足军工生产,但干的都是电子、雷达等辅助系统,还没有哪个民营企业敢想、敢生产成套武器装备的,员工们不理解很正常。”

  首先反对的就是王宝和的妻子,她的理由是:“搞不好,我们就要把整个公司都赔进去。”

  其实,在这个时候,王宝和生产特种车辆已5年有余,他当然知道生产军用装甲车的风险,他之所以非“参军”不可,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9·11发生后,世界进入了反恐的时代,世界各地的政府、军队对轮式装甲车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就这样,王宝和一头撞向了我国传统壁垒森严的武器生产领域。从此后的发展看,进入这个领域的确要比他想象的难得多,这其中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么样,王上路了。

  王宝和把主攻方向选择在研发中国第一辆5吨级轻型轮式装甲车上。

  实弹试验自己当靶子

  “2002年正式设计,50天时间就完成图纸,15个月造出了样车。”宝鸡专用汽车公司的总工程师张汝伟回忆说,“经常是老王有了新想法,半夜叫我起来,合计一下就改进不少。”

  “在研发方面,民企的思维完全不同于大型国企,我们的优势在于灵活,对市场反应快。”王宝和说。

  他孤注一掷,停产了其他产品,集中了3000多万资金投入装甲车的研制。“最困难时我要每次3万元、5万元地向亲戚朋友们借钱。”零部件采购也是难题,“有些不知道哪里有,有些人家不卖给你,比如榴弹炮炮弹,就是出差时同住的一位老工程师帮忙联系的。”张汝伟说。

  王宝和的公司效率惊人,从研制、设计到两台样车的完成生产,他只用了15个月的时间。

  对于进入像军工这样的产业,王有着非同常人的激情。他现在仍保存着一盘当年的录像带,那是在样车实弹实验的时候拍摄的。在西方,装甲车搞实弹实验,车内一般都是放置气球的,而王宝和再次显示了他的胆大和另类,在那次实验中,车内坐的就是他本人,并透过玻璃镇定地指挥着机枪手不断地向他射击。

  联合国看重民企装甲车

  在2002年6月于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国际博览会”上,陕西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辆装甲输送车参展亮相,海内外为之侧目。

  “我们的生产成本不到国际同等级别装甲车价格的一半。”王宝和得意地说。

  2004年6月,王宝和在报纸上得知中国将成建制派出防暴警察部队赴海地维和,立即带着他的装甲车进京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装备招标。当甲方派代表前往宝鸡进行了包括实弹演示在内的考察后,王宝和战胜了另外4家大型国有军火厂商而一举中标。

  之后,他的5辆印有“UN”字样的轻型轮式装甲车跟着125名中国防暴警察去了海地,这是中国民企第一次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装备。如今3年过去了,王的装甲车仍活跃在海地、黎巴嫩的维和部队中。

  本报记者在宝鸡采访时,黎巴嫩的维和官兵还向王宝和发来了感谢信,说王生产的装甲车“在黎巴嫩维和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黎以战争的救援工作中,一展雄风,为国争光”。

  部分性能超过美国“悍马”

  此后,王宝和先后投入五六百万元为装甲车搞定型试验。2004年12月,解放军陆装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下达定型试验任务通知和战术技术指标。王的车辆通过了寒区、高原、热区等地的试验。

  据王宝和介绍,他的车辆可以与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美国悍马、法国VBL、英国陆虎等同类车辆相媲美,在抗弹性和载人数量上还优于上述车型。

  王宝和告诉记者,他公司生产的装甲车,完全可以抵御“五六”式、“八二”式机枪的射击,而他之所以重视抗弹性,是源于对美国“悍马”成败得失的分析。据王介绍,在1990年海湾战争中,“悍马”作为多用途高机动性四轮驱动车,承担了架设机枪、救护伤员、发射导弹等老式吉普车无法完成的任务,出尽了风头。至今,“悍马”在全球装备了14万辆。但是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悍马”因防御性差屡遭伊拉克游击队的袭击,许多

  文/图 本报记者 柯学东

  王宝和的身后,他的工厂生产的装甲车被装在火车上。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