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黄金周大受公众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08:03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11月8日讯 昨天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已经实行了多年的黄金周假期可能进行调整,清明、端午、中秋有望成为新的法定假日,新的法定节假日规定草案即将公布,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求意见。还有媒体称“五一”假期可能缩短。记者在就此进行的采访中,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调整黄金周表示支持,而对于将几个传统节日列为新的法定假日,则表达了不同看法。

  “取消‘五一’黄金周?我一百个赞成。”省城市民陈瑞波这样向记者表示。他在陈述理由时说,近几年黄金周给他最大的体会就是“身心俱疲”。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热潮使得出行极为不便,回家探亲或者出游,交通和住宿成了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放假本来是让人休息的,但这样一来往往使人觉得比工作还要累。”而且不管到哪个景点,都是人满为患,摩肩接踵,游玩的心情也被人群冲得烟消云散了。而据记者了解,陈先生的观点也是近年来人们对黄金周诟病颇多的主要原因。而黄金周期间股票交易中断、市民趁着商家促销“乱消费”等也成为受访者提到的因素。

  省直某单位的魏女士则建议将取消黄金周和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结合。她表示,既然人们对黄金周的“拥堵”的现象不满,就应该在取消黄金周的同时,尽快完善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这样人们可以自主选择休假时间探亲或者出游,既能满足出行需求,又避免了诸多不便。

  相关数据显示,自我国1999年实行黄金周以来,虽然集中出游人数增加,但全国每年旅游收入的增幅却低于黄金周实行之前。而在刚刚过去的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旅游人数已经出现了回落迹象。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黄金周对于全国旅游市场的拉动促进作用,已不是非常明显;与此同时,黄金周期间交通拥挤,景区接待压力过大,有的景区周围环境已不堪重负。黄金周的制度成本已经超出了预期,改革势在必行。

  对于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新的法定假日,人们看法各异。山东大学的一位教师对此表示了赞成。她说,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积淀并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有必要通过放假庆祝这种方式来继承发扬;再者,虽然现今一些西方节日较受欢迎,但像中秋节、春节,仍然是国人亲情、爱情以及友情的重要纽带。“每逢佳节倍思亲。相对于五一节、情人节等节日,人们在春节、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更怀有合家团圆,共叙人伦家常的强烈愿望,这时候放假更能得到人们情感上的认同。”

  还有一些受访者则认为,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像清明节、端午节,许多人尤其是城市居民已经不太重视,“甚至在节日当天都记不起来今天过节”,因而没必要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都列为法定假日。而将元宵节、中秋节和春节这样的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则得到了所有受访者的支持。

  ■专家观点

  不排斥洋节

  但要有自己的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说,清明、端午、中秋、除夕都是中国老百姓的民俗节日,已施行了两三千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清明节祭奠先人,代表了生生不息的传承;端午节弘扬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中秋节象征着家庭团圆、社会和谐;除夕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呈现祥和的文化。

  “如果这些传统节日能变成法定假日,节日与假日融为一体,那么传统文化就有了一定的载体,我们就可以将之发扬光大,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蔡继明说,对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也非常重要。

  面对着西方文明的涌入,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日渐风行。蔡继明说,我们可以不排斥这些,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否则就忘了本。

  (据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