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再见,萤火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02:05 新京报

  ■ 议论风生

  “华南虎照”最终是成为2007年的一大喜讯或一大悬案,或是其他,尚不得而知。但近日又有专家说,由于森林的减少、河流湖泊的污染、农药化肥及化工产品的过度使用、城市的光害,我国萤火虫数量愈来愈少,甚至面临灭绝。(新华社报道)

  我国有76种萤火虫,除了“萤囊映雪”的佳话,夜光流萤的诗意,萤火虫的幼虫还可以捕食传播血吸虫病的钉螺。

  我曾参加过一个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国际研讨会,很多国内专家的论文都是关于藏羚羊等大名鼎鼎的物种,但一个丹麦人,专门研究鼠兔,一种像鼠但实际上更接近于兔的小动物,却获得了更多掌声。这些物种,与华南虎这样的“明星”相比,可以说是“无声无息”。

  事实上,在有关部门的保护规划中,“明星物种”的资金预算,常常占大头。资金“盘子”就那么大,有吃饱的就有饿着的。国外的研究多,得益于有很多基金会,会重点提供针对萤火虫这样“小角色”物种的研究资金。如果在国内要做萤火虫的课题,首先立项报告中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就难以过关。

  国外对“小角色”的重视,大概不全是因为冷门容易出成果,而是其学术传统中,没有那么强烈的功利心。对某些珍稀物种的关注首先应植根于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法布尔写《昆虫记》,利奥波德写《沙乡年鉴》,都是在身边可及的领域,日积月累观察,做出了大文章。

  希望我们能分出一点热情,感受发生在我们生命近旁的逝去与消亡,不至在“再见白鱀豚”、“再见”华南虎之后,又“再见萤火虫”。

  □安平(上海 媒体从业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