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退友”生存状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02:36 大众网-齐鲁晚报

  大学生“退友”生存状态Roma本人

  大学生“退友”生存状态Roma办的中国退学网

  每年都有一些大学生从所读的大学退学,他们被称为“退友”。这些退友们为什么退学,退了学之后他们干什么去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下文三位退友的经历,给我们一些反思和启示。

  学校不合适

  转身离开

  Roma,1982年出生在甘肃省镇原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这个县是当地有名的状元县。

  2000年,高三的Roma选报大学。当时,经济、管理等专业颇为热门。Roma最初的梦想是北广的广告学专业。这个专业在甘肃只招收8人,Roma有些担心,转报重庆大学,提前参加了素描速写考试,成绩很好。

  他看到一份提前录取专业的介绍。“大连海事大学的航海学专业”的简介,一瞬间改变了Roma的命运。

  大一没有专业课,唯一和专业有关的就是观摩看录像。“录像里也都是海上乘船破浪的景象。”海事专业每个月补助有170元,衣服被褥发好多套,每年只需家里拿1500元学费和1200元住宿费。他觉得自己选对了地方。

  “专业课就是电子学、电工学、天文航海、地文航海。”现在想起来他仍然觉得“十分枯燥”。他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渐渐多了起来。“课堂基本不去了”。

  Roma同宿舍的三个哥们,分别来自山西、江西和武汉,开始几个人关系很好。“后来我挂科越来越多,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主要是自卑。哥几个去吃饭,我就拖着不去,他们聊天我就装着睡觉。”Roma说。

  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利用在校外一个网吧兼职做网管的机会,创建了一个娱乐网站。那时,国内的网络论坛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只有一些门户网站吸引众多网民。大学周围,网吧兴盛,大学生通常会去打网络游戏或者上网聊天。那时大学生兼职大多是做家教,也有少数学生利用自己的网络知识去网吧兼职,主要还是为了免费上网。“注册有几千人,我觉得在那我是个有成就的人。”Roma说。

  大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前,Roma对自己说,要么努力补课跟上去,要么干脆及早离开。

  2003年,大二下学期开学,Roma每天什么都不干,整天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终于决定退学,没和任何人商量。

  Roma在宿舍里随便找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句话,“我实在不适应这个学校,我得自己去寻条活路了。”然后敲开隔壁宿舍的门,把这张纸条交给一个和辅导员熟悉的同学。

  专业不满意

  研究中国教育

  任天寂2006年9月从黑龙江大学的物理学专业退学,一直没离开学校,“赖在宿舍”。每天靠在学校摆地摊为生。他说,他这样做是“为了磨炼自己,磨掉面子”。

  任天寂周一到周五,上午起床,看一会儿书,午饭后到附近的批发市场进货——一些受大学生欢迎的明星海报、手机挂链和小饰品。晚上六点,到学校里一条人流密集的道路上摆摊,一边和学生讨价还价,一边左顾右盼盯防学校保安。

  今年22岁的任天寂是吉林人,高中时学习理科,幻想着爱因斯坦和宇宙的博大,2004年报考了黑龙江大学的物理学专业。他没有想到的是,大学的物理课程和爱因斯坦毫无关系,“仍然是教学生怎么做题”。

  任天寂初中就对这种教育有“仇恨”。“我初中遇到一个老师,每天打学生,一天三四十个嘴巴。我上高中,特别用功,生生把腰坐坏,现在是重度腰肌劳损。”任天寂说,上了大学,发现像高中一样的教学方法,开始主动找老师谈。他问老师,为什么不能启发我们自己去学习一些东西。老师给的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样才能通过考试。我就是这样好好学习才成为大学老师的。”任天寂觉得自己和老师的对话完全是两条平行线。用他的话说,他开始“重度迷茫”。

  2005年9月,大二一开始,任天寂就每天跑图书馆,找所有能找到的关于教育学的书,渐渐地觉得找到了自己“迷茫的原因”。他把自己对于当下中国教育的看法写了出来,完成一部12万字的《中国教育万言书》。这部万言书放到网上,除了退学的朋友和同龄人之外,没有得到一个教育专家的回应。

  撰写这部“著作”,任天寂基本不去上课。他对老师解释说,“我不上课,是在图书馆读书。”他的专业老师不相信,警告他,“再这样下去,考试是不会让你通过的。”任天寂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大三开学,他退学了。

  文学之梦破灭

  选择退学

  此时,大连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宁药君,正在办理退学手续。

  22岁的宁药君是天津人,2004年8月以489分的成绩考入大连大学中文系,梦想着“和喜欢文学的朋友交流,有老师指导创作”。进了大学才发现,他所在的中文系只有两个方向,一个叫涉外文秘,一个叫汉语教育。前者培养秘书,后者培养老师,“都跟文学无关”。

  开学第一个月,宁药君有些受不了,他和宿舍里其他5人说自己想要退学。朋友都劝他留下,“好歹混个文凭,中文系也好混。”宁药君的辅导员是他大二的学姐,劝他放弃这个想法。“她给我讲,她也认识一些地下乐手,因为想搞音乐放弃了学业,到现在还在地下通道唱歌,”宁药君说,“我跟她说,我都想到了,但一个人不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次总会后悔。”

  和Roma、任天寂的做法不同,宁药君没有对父母隐瞒。11月初,他给家里打电话。他的母亲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妈,我不想上了。”他母亲先是惊讶,然后开导他,最后宁药君强忍着挂断电话,坐在床上低头不语。

  3天后,他的父母放下工作,从天津赶到大连。父亲问他:“为什么退学?”他说:“我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专心写作。”他父亲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梦想,但是因为现实压力没能实现,现在确实有点后悔。”

  宁药君听父亲这样一说,就知道“自己找到了突破口”。他对父亲说:“我不想以后也对我的儿子说同样的话。”他父亲沉默了一会儿,问他:“你退学以后靠什么生活?”他说:“我写作,可以靠稿费。”父亲说:“我给你一年时间,如果不行就要回学校。”12月份,宁药君收拾所有东西,离开了学校。

  据《中国新闻周刊》、《青年周末》

  相关链接退学之后,他们在做什么?

  Roma办起

  中国退学网站

  Roma有很大的不同。2004年11月,Roma回到北京,Roma找工作四处碰壁,终于进入一家小型的广告公司做美工,月薪1300元。后来那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出来创业,把Roma也带出来。他们两个人买了服务器,为别的企业做网站。

  借助这个服务器,Roma在2005年9月做起“中国退学网”。网站被“退友”们当成自己的家,高峰时一天独立IP超过一万。

  现在Roma已经独立出来,在家里给一些企业做网站维护和企业内刊设计。每月有三四千的收入,最多能到一万多。“这样的情况每年只有一两次。”Roma笑着说。

  任天寂梦想

  成为操盘手

  Roma在北京奋斗的同时,任天寂仍在黑龙江大学的校园里摆摊为生,他现在读的书已经从教育转向金融。“主要看《论投资价值》和《西方经济学》这样的书,还在研究美国20年代的经济危机。”任天寂说,他现在每天在写一些金融方面的分析,认为自己对股市的起落和金价的涨跌有些心得,比如“黄金价格在160元/克的时候我就知道要涨,现在果然变成189元/克。”

  还有半年,任天寂这一届学生就要毕业,他也必须离开一直“赖着”的宿舍。他说自己想到金融单位直接面试,把自己写的东西给他们看。“一家不行就找一百家。最终的梦想是成为操盘手或者企业家,然后再用手里的钱为改变教育现状做点事。”问他这个理想实现的时间,他沉默一阵后说,“不知道。”据说,目前的金融企业十分看重大学的专业背景。

  宁药君写小说

  等父母给找工作

  宁药君现在仍然没有工作,每天中午起床,下午到广场滑旱冰,晚上回家“写长篇小说”。以前上学,每月家里给他500元生活费。现在只有父母不在家时,才会给他一点钱让他出去吃饭。有时候父母买一些好吃的,拿他开玩笑说,你不挣钱还吃这些?他就低下头不说话,“知道是玩笑,但是心里难受”。一些高中同学放假聚会,也会叫上他,“但是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

  他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写成功,但会一直写下去,现在想的是等父母给他找一份“月薪两三千的工作”。

  延伸阅读

  大学生主动退学暴露了什么

  大学一纸文凭,对而今唯学历是图的就业职场而言,对大学作为极为重要的向上流动的通道的社会现实而言,对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而言,意味的重要意义,不需赘言。在理性的经济人眼里,从大学退学其实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即使抛开学历对个人的重要性不提。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对社会和国家而言,都是一件幸事,毕竟在人才是第一要素的世界各国的竞争面前,我们的大学生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等方面,我们同世界先进国家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没有大学教育这个摇篮,又岂能孵育出最杰出的人才?

  对大多数主动退学的大学生而言,选择这一偏激之举的主要原因或许可凝炼为一个:学生对大学教育丧失兴趣、对教学体制极度不满以致于从失望到绝望,自感自己上大学的现实目的与理想追求在大学里无法实现。我相信,大学生既然选择了参加高考,报读大学的路径,对他们大多数而言,多是怀着梦想与喜悦,怀着就读大学的意愿来上大学的。

  大学生是血气方钢,充满激情的,是易于陷入迷惑与偏激的一个群体。在退学的问题上,他们应有自己的适应问题。但显然,在此,大学的责任显得更为重大一些。一些大学,理应反思为何留不住这些青年学生。新闻中,众人给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答案: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无用且陈旧的教学内容,不公正的学校管理模式;目前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非常不成比例;大学过度扩招,教学质量却连年下降;高校办学理念以及对大学功能定位不准确;大学学风不正等等答案。读完令人不免惊出一身冷汗,当前的大学弊病何其之多?也真苦了现在的大学生。

  一所大学要真的留住大学生,不仅仅在于给学生提供了多少豪华校舍、先进教学仪器,给学生提供了多高的就业率,给学生引进了多少高学历导师等内容。更关键的是在于她的可爱与可敬,令人恋之而不舍,一所好的大学,都有这样的魅力。她应该像一位既慈祥又严厉的母亲,一是给予学生最自由、最人性化的求学环境。二是应集中所有的精力与资源来做好一件事情,即进行非常严格的高等教育,保证教学的高质量。我想,在这两方面做好,再没“良心”的大学生们,也不会发出“看不起学校”,“与母校只是一场交易”如此悲哀的感慨。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