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时把活忙农闲时把表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03:57 大洋网-广州日报

  

农忙时把活忙农闲时把表修
村民家中祖传的修理工具、村中修表技术由老者世代传承。

  □ 清远有个“钟表村” 村里人修表绝技传承至今

  □ “钟表村”内几近达到“全民皆修”的程度

  文/图 记者曹菁

  通讯员连玉、张邦正

  在电子手表风行的时代,传统机械表销售日渐萧条,昔日街头靠维修机械表为生的师傅如今已难觅踪影。但记者日前在清远佛冈了解到,该县迳头镇仓前村委会羊岭村虽然地处偏僻,竟然是个远近闻名的“钟表”村,这里常与锄头、镰刀打交道的村民闲暇时节放下手中的农活,至今仍有人操起微型显微镜和镊子修起乡村各式钟表赚副业,说起来这项“修正时间”的精密活计还曾经由村中的先辈从瑞士带回,一度成为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手艺由先人从瑞士带回

  从佛冈县城向北驱车近三十公里,就可来到羊岭村。除了一些新建的,贴着瓷砖的新居在一片黑瓦平房群里格外显眼,大片的田野和空旷的村道显示这里千年的农耕传统很难与精巧的钟表业有任何瓜葛,但是,就是这个村里,有不少家庭墙上悬挂的钟表竟然还是自家人手工制造出来的。村中较早学会修表的郑国燕老人告诉记者,最风光的时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家家户户都能修表。

  郑国燕69岁,说话大大咧咧的,很难把他与精密细致的钟表修理工作扯到一起。他说,自己的“爷爷的爷爷”曾在瑞士做工,学过钟表修理,后来回村,手艺传授开来,以后,村里便有了越来越多修钟表的手艺人。然而记者详问起时间、年代,郑国燕便回答不上来,只说“记不清楚了”,使整个起源听起来更像一个传说。

  1955年,18岁的郑国燕在韶关、乳源、英德、清远等地辗转修钟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手表的兴盛时期,村里每家都有人外出修钟表,收入不错,郑国燕笑言,当时会修钟表“讨老婆也容易些”。

  72岁的郑求语老人也是修表匠,他所说的“起源”听起来较为可信,他说,他的二叔公和村里的另外两人曾跟随一位“上海师傅”学过手艺,这位“上海师傅”曾在瑞士学过机械修理,会造洋枪,能修理洋锁、留声机、钟表等,以后手艺才在村里流传。然而,具体年代同样无可考证。

  钟表村几近“全民皆修”

  靠“修正”时间的手艺吃饭,却对手艺的“时间”起源如此模糊,确实有些反差。然而,钟表村几近“全民皆修”的传统却是事实。据郑求语估计,从以前到现在,两三代人里,羊岭村会修钟表的有200人左右。

  如今,200余人的羊岭村仍有数十人长期在北江流域的几个城市修理钟表,好些人还搬离了村子。有的人修钟表赚了些钱,便转向其他产业。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