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风雨茅庐”修缮恢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04:43 杭州日报

  本报讯(上城区报道组 何扬 陈宏萍 叶程华 记者陈建民)三个多月前,上城区场官弄63号还是一幢现代气息的二层楼房,原来这里的郁达夫“风雨茅庐”故居,已成了小营派出所的办公场地。昨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原先的二层楼,已拆成了平房,院墙也恢复了青砖、黑瓦,就连大院的铁门也是民国时期的旧模样,郁达夫“风雨茅庐”故居被重新恢复。

  “风雨茅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居。1936年,郁达夫到杭州购地亲自设计了此“庐”。为此,遭到鲁迅反对,他写了《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一诗,以“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的诗句相劝。“风雨茅庐”落成后,“风雨”确实也厉害,举家只住了两年,郁达夫就因婚姻上的“风雨”大作,愤而出走新加坡,于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由此,凡熟知郁达夫生平的读者,都把“风雨茅庐”视作郁达夫人生的一个重大“拐点”。此“庐”后几经易手和变更,最终成为小营派出所的办公地。

  今年为加快打造杭州“RBD”,上城区委、区政府把修缮“风雨茅庐”作为实事工程的项目之一,并聘请张书恒等省市文物专家提出修缮的设计方案,决定依杭州档案馆与市房管局提供的1936年旧屋的照片资料为蓝本进行修缮。当时“风雨茅庐”占地面积为1亩8分多,为砖木结构。(下转第6版)

  (紧接第1版)分正屋和后院两个部分,正屋正中挂着“风雨茅庐”横匾,由著名学者马君武所书,正屋的东侧有一个月洞门,过月洞门便是后院,后院建有书房与客房。今年7月,浙江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接手该工程,根据“不改变原状、最低干预、可识别”的原则,尽可能保护现存历史原物,坚持原材料、原尺寸、原工艺,提高文物建筑安全性能,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依此进行了修缮。目前,主楼、辅楼、书房都拆除了后加的铝合金框架的分隔单间,使房间格局恢复如初。残损得只剩20米的围墙,也得以修复,并把塌掉的45米围墙重新建起,独立成院落。据悉,目前还保留着郁达夫用过的画桌等11件红木家具,届时将摆放出来。

  修缮后的院落,处处折射出郁达夫故居作为文物建筑的建造、演变过程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现在该修缮工程已进入油漆等后续阶段,预计本月底即可完工。不久,杭州市民即可一睹郁达夫“风雨茅庐”故居的风采。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