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些山里人没见过警察,治安有盲点,现在山里人和警察成了朋友,盲点变亮点。山乡里的这一巨变从何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08:09 法制日报

  以前一些山里人没见过警察,治安有盲点,现在山里人和警察成了朋友,盲点变亮点。山乡里的这一巨变从何来

  

以前一些山里人没见过警察,治安有盲点,现在山里人和警察成了朋友,盲点变亮点。山乡里的这一巨变从何来

  本报记者 郭建珍

  《山乡巨变》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继《暴风骤雨》之后创作的一部曾风靡一时的长篇小说。小说发表于1958年至1960年间,说的是共产党员邓秀梅奉命来到偏僻山村清溪乡和农民一起建立合作社,经过一番曲折艰苦的工作终于迎来了秋季丰收,使原来的贫困山乡面貌发生了巨变。日前,记者在山西省寿阳县公安局采访时发现,这里的公安民警正在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一部公安版的《山乡巨变》。

  警察是啥模样?不知道!派出所在哪儿?不知道!

  真有这种事?

  在采访开始之前,记者也不相信这是真的。

  “过去,有些边远村的村民连派出所在哪儿都不知道,更没见过警察。好多山沟里的村子,工作了多年的老民警也没去过。”虽然说的是七八个月前的状况,可寿阳县公安局局长孙泉的心情并不轻松。

  同全国其他山区县一样,寿阳地广人稀。山区县普遍存在的问题,寿阳都有。

  如今的寿阳却有着与全国大多数山区县不一样的现状:村民和警察亲近了,愿意帮忙的村民多了。有组数字很说明问题:从3月至10月底,这里的八类危害严重的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去年下降了11.1%,破案率同比去年增加了36.4%。

  那么,寿阳的“山乡巨变”是怎么发生的呢?11月18日,记者专程来到寿阳县公安局一探究竟。

  因需而设

  消除盲区服务群众震慑犯罪

  “全县总面积2110平方公里,1035个自然村,实有民警125人,平均6个村不足一名民警,每万人只有五六个警察。其中平头崖派出所只有3个民警,辖区面积却有213平方公里,9840名常住人口散布于54个自然村,民警就是有三头六臂,也跑不过来……”寿阳县公安局局长孙泉说,按公安部要求,每个行政村或中心村必须建立警务室,实现一村一警,但寿阳短期内却无法实现,警务覆盖有盲区。

  寿阳地处交通要道,铁路、公路沿线流动作案率较高;寿阳又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外来务工人员多,成分复杂,发案率较高。

  面对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如何改革机制,盘活警力,服务新农村建设,使边远山区的老百姓也能看到警察的身影?

  从2月开始,寿阳县公安局的“解题行动”开始了:

  先后两次抽调30名警力充实基层一线,使一线警力达到全县警力87%;将原有的14个派出所重新整合为9个,组建了38个警务室。3月,针对贫困山区多、地广人稀、居民居住分散与警力不足、警务活动难以全部覆盖、治安管理存在“盲区”的突出矛盾,寿阳县公安局购置了5辆依维柯警用车,在5个农村派出所设立了5个“流动警务室”,在乡村间流动执勤,深入到每个村子为百姓排忧解难。“流动警务室”成为派出所的接警联系点、信息搜集点、矛盾化解点、人口管理点、服务群众点,既方便了群众,也震慑了犯罪分子。

  发挥作用

  答疑办证调解送物无所不管

  寿阳县尹灵芝镇因“刘胡兰式”女英雄尹灵芝而得名。

  早晨8点刚过,尹灵芝派出所所长陈辉和他的几名部下整装待发,准备进山。记者也跟定了这一行人。

  一辆两侧均标有醒目的“流动警务室”标识和联系电话的依维柯警用车,车内设有档案柜、办公桌、群众休息椅,配置警灯、警报器、喊话器,装有可移动电话、电脑、打印机、无线电话、小型发电机、现场勘查设施、单警装备以及一些简单的修理工具和便民利民设施,再加上1名民警、两名协警、1名司机、简单的灶具和方便食品。面色黢黑的陈辉笑着说:“我们的车开到哪里,就办公到哪里,吃住在哪里。”

  沿着蜿蜒曲折的窄窄山路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到达了第一站———贾家庄村马驹沟村民小组。

  在一个刚好能容一辆依维柯的土坪上停好之后,司机兼户籍协管员老马就打开设备开始喊话,散落在两面山腰上的院落里出现了山民的身影,很快车旁聚满了山民。有领取二代身份证的,有办理户口的,有咨询这样那样问题的,也有给城里的亲戚捎东西的。

  民警姚峰用无线上网的电脑核对着档案,老马和老刘发证、收东西,陈辉则忙着接待、解答。记者和村民安栓福唠起了嗑。

  “你看,俺村在这大山沟里,平时很难见到警察。现在陈所长他们常来,我们都成朋友了。”安栓福说,过去,除非发生大要案件,一般案件和矛盾纠纷,村民根本不报警。自从有了“流动警务室”,村子里别说大事儿了,就是小偷小摸也少多了。

  10点8分,“流动警务室”来到贾家庄村。忙完工作,陈辉领着我们进了支书安桂英家。

  安桂英不仅是老劳模,而且是连续5届的省人大代表。她说,从贾家庄到县城,一天只有一趟路过的班车,还得走8里地,错过了就没车了。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一般都不愿去派出所办身份证。今年有了“流动警务室”后,派出所的民警用流动警务车把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接到派出所,采集图像后再送回家,身份证办完后,又直接送到他们手中。平日里,村民们搭顺车、托民警捎东捎西更是家常便饭。她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往返县城一趟的车票是8块钱,吃顿饭最少也得三四块,还得耽误一天工,搭上一天的劳顿。有了“流动警务车”,可比过去方便多了。

  “流动警务室”的警车每进一个村,车上的扩音设备就开始法律宣传。村民们纷纷围上去咨询,民警也把《责任区民警教你防贼11招》、《防骗小常识》、《警务室便民手册》等宣传材料发给群众。有的群众还向民警反映村里的治安情况,提供一些线索。民警们进门串户,和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交流、研究情况,安排群众治安组织抓好季节性多发案件的防范。

  11点52分,“流动警务室”到达郭王庄。陈辉说,几天前,该村村民王保国家石窑后墙因下雨地基下陷而倒塌,将墙下停放的后院邻居王道珍家的农用三轮车砸坏、大门门墩砸塌、铁门砸变形,因为赔偿问题两家起了纠纷,村干部调解几次没调了,就报了“流动警务室”,这也是今天的主要任务之一。

  调解进行得颇为不易,来来回回,这头说了那头说,陈辉费了无数口舌,说得口干舌燥,双方终于就赔偿达成一致意见。村干部张罗着写调解协议,民警们这才抽空吃午饭。说是午饭,时间已是下午4点多了,饭菜就是民警自带的方便面、饼子、榨菜。

  吃完饭,陈辉主持签了协议,“流动警务室”开始返程。车上有不少村民让捎的东西,一路上来下去搭载了好几个乡亲。

  最大变化

  延展触角前移警务着力点

  走动多了,关系近了,感情深了,群众愿意帮忙,突出表现就是:主动向民警提供破案线索。

  据统计,寿阳县今年1月至8月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0%,而“两抢一盗”破案率也由去年的22%提升到目前的55%,并做到了命案必破。通过群众协助,公安部门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79人。在近期开展的缉枪治爆行动中,“流动警务室”依靠群众举报,收缴自制炸药7221公斤。

  对寿阳的做法,不同的人有着近乎相同的评价:

  寿阳县公安局局长孙泉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民警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亲眼目睹群众的疾苦,切身体会群众的困难,触动了民警的灵魂,使民警在工作中更主动自觉地树立和巩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更为关心群众、爱护群众,警民关系由“僵”变“舒”,警民真正成了一家人。

  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晋胜认为,“流动警务室”有效解决了基层警务难以周密覆盖辖区以及警力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公安工作的触角,基本实现了警务活动覆盖全县各个角落的要求。

  “‘流动警务室’让警察走近了百姓。正是和群众的广泛接触,使得警力得到了盘活、提升和充分发挥。”寿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成建文说。

  “寿阳县公安局以‘流动警务室’为载体,建立和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警务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农村警务战略,实现了农村警务着力点的大前移。”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雷党辰说。

  本报寿阳(山西)11月18日电

  编后

  按公安部的要求,每个行政村或中心村必须建立警务室,实现一村一警,但寿阳短期内却无法实现。有限的警力,如何应对复杂的治安形势?如何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寿阳县公安局没有喊苦叫屈,而是因时因地制宜,建起了5个“流动警务室”,实现了公安阵地前移、警务前移,加大了社会治安管控力度,消除了警务盲区。

  “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做到”,寿阳县公安局为实现寿阳目前良好治安现状而付出的努力,应该说具有标本意义。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