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台海破冰之旅:20年前,两岸合力推开那扇门(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10:13 中国新闻网

  

揭秘台海破冰之旅:20年前,两岸合力推开那扇门(3)

  资料图:国务院港澳办常务副主任陈佐洱。中新社发 廖文静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等你们38年了”

  “能够这么快批下来,实际上是中央最高领导层拍了板。”陈佐洱对本刊记者说。当时是中共中央对台办在主持这项工作,他们接到驻日使馆的信息,马上上报,而最高的决策者,就是邓小平。当时台办建议说,《自立晚报》是台湾的民间报纸,以民间对民间的形式,最好由也是民间性质的中国新闻社来出面接待。

  当时任中国新闻社驻美国分社社长的诸有钧记得,就在李永得和徐璐到达东京的那一两天,他接到了他在纽约的台湾记者朋友打来的电话,告知李、徐希望进入大陆采访的信息。诸有钧当即明白事情重大,马上向北京的总社进行了汇报。

  与此同时,当时任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的王瑾希也接到中新社日本分社社长杨国光从东京打来的电话,报告台湾《自立晚报》的两名记者想来大陆采访的信息。她向本刊记者回忆说,当时她马上和当时的中新社社长王士谷商量,认为当时两岸尚无直接交流,如果能成行,从各方面看都算得上是个突破。因此,中新社将此事向上面主管领导、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的廖晖作了汇报,得到了积极的支持。

  9月13日,时任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长兼总社港澳台部主任的陈佐洱,被王士谷叫到了办公室。王士谷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中央对此次台湾记者要来大陆采访很重视,此项工作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直接负责。他要陈佐洱作为中新社的代表,带几名助手来接待李永得和徐璐。而具体指导他的工作的,是中央对台办的主任杨斯德和乐美真。公安部的一位张姓处长与他配合,一起负责两位台湾记者在大陆的采访活动和人身安全。

  陈佐洱记得,杨斯德和乐美真向他详细交待了注意事项,面授机宜。他牢牢记下了两条接待方针:一是自由采访。台湾记者想采访谁,到什么地方采访,都要尽量满足,开放;二是确保安全。“要防止台湾特务制造事端嫁祸于人。”陈佐洱解释说。

  9月14日下午3点50分,李永得、徐璐在日本东京登上了中国民航的CA930航班,途经上海,飞往北京。航空公司专门给他们升坐头等舱,两位记者基于避免困扰的考虑接受了。这时,两位台湾记者赴大陆采访的消息已经传遍全球,在头等舱里,就有两位“老外”专门和他们握手。

  陈佐洱和张处长于当日下午赶往首都机场迎接。但飞机晚点了。晚点的原因,是为确保机上旅客安全,飞机在上海机场多做了一次客货安检,结果在15日凌晨的0点56分飞机才抵达北京首都机场。

  李永得和徐璐下了飞机,对迎接的人们说道:“让你们久等了。”陈佐洱此时脱口而出:“欢迎,欢迎。等你们38年了!”

  这句话,很快就传遍了全世界。两位台湾记者在他们的第一篇报道中称这句话是“统战语言”,它被世界上多家通讯社援引,登在许多报刊的显著位置上。其实,陈佐洱后来回忆说,当时他说的时候并未深思熟虑,但确实是内心的真情流露。“我们渴望与台湾同行相见,在机场苦等了好几个小时,那种焦虑和期待可以想见。”陈佐洱说。

  其实,当时李永得和徐璐在机场说的话也很“统战”——李永得说:“我们终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啊!”徐璐说的是:“其实路程很近,但周折了快40年!”

  对于久居福建的陈佐洱,台湾人并不陌生。平日里他见过许多台湾人,并不觉得眼前两位台湾记者有什么不同。而对于李永得和徐璐,这却是他们生平头一次到达“匪区”。徐璐对本刊记者回忆说,由于受台湾当局教育的背景,她当时在未出海关前,看到穿制服的公安(武警)吓一跳,心说“哦,共匪” (本刊实习生胡苏敏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