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一战”中的淄博华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01:59 淄博新闻网

  这是一段被整整尘封90年的历史。当时的华工总头,是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的姑父。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有幸接触到了这段历史的真相……

  

远征:“一战”中的淄博华工

  赴欧华工在行进途中

  招募华工 赴欧参战

  1914年8月开始,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这一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就在这个情况下,缺少兵源的英法将目光盯上了中国。

  昨天,一个寒冷的冬日。记者赶到周村见到了周村区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国农工民主党周村基层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俊卿先生。他的祖父就是当年赴欧参战华工之一,并且还是一个华工领导。多年来,李俊卿调查研究了大量山东以及淄博华工当时的情况,并成立了欧战华工后代联谊会,当他展示这些珍贵的资料时,在记者面前,一扇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徐徐打开。

  李先生提供的资料显示,英国1915年开始委托各地传教士代理招募,传教士潘亨利往返于周村与邹平之间,路经展家店桥(今邹平境内),与李景真结交为友。李俊卿先生告诉记者,李景真便是他的祖父。

  当时招募华工开出的待遇在人们眼中是非常丰厚的,华工工资分两地支付,在欧洲交付本人,其余在国内按月交付家属,并且是支付银元,所以报名参加的很多,合同3年为期。

  “能有多少人去呢?”记者问。李俊卿说,当时周村火车站是一个大站,根据他的统计,大约有4000多周村周边的人通过周村火车站报名成为华工,并前往青岛。

  赴欧之旅 华工之苦

  1915年腊月初八这天凌晨,华工们齐集周村火车站,华工亲属们拖家带口地一路哭泣着将亲人送到火车站。三九严寒滴水成冰,李俊卿的祖父李景真连忙叫人用洋油桶生火取暖。到达青岛后,招募方进行体格检查,将不符要求的华工遣回。剩下的华工400人编成一大排,天天列队操练。李俊卿说:“我爷爷以前给我讲了好多遍他们离开青岛时的情景,整个港口燃放着鞭炮欢送,而劳工们肃立甲板致谢。”

  在路途中由于经常有敌方潜艇出现,他们便绕航南非好望角,但华工们仍然伤亡惨重,历时七十六天抵达法国,并立即被投入到索姆河战役中。

  在这里华工重新编队体检,五百人为一大队,相当于一营,李景真任五十队的总工头,当时前线的人经常挨饿,华工工头只好耐心解释,一次饿极了,李景真领人到野地剥食兰花豆。

  华工通信免贴邮票,但寄前须经检查,英文信件查两边,只准谈家常,有关军事机密不准写一字,并受严格军法管制,轻者受罚,重者判刑,战后遣返时,有些华工仍在服刑。

  初上前线,华工们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汉子们,看到飞机都好奇地看,但没过多久大家都学会了卧倒避弹,没有人愿意魂飞异国。那时候华工昼夜挖战壕。有文章记述,一个英军日挖一百二十尺,华工倍之,有位人称“毛猴子”的淄博华工则日挖三百八十尺。

  有资料记载,一战期间总共有14万华工被招募,这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山东农村,他们住在低矮的棚户中,吃粗糙的饭,下矿井、搞冶炼、清理马场、收集阵亡者尸体、排除地雷,甚至直接上前线,把青春和鲜血都献给了法兰西这片土地。从1919年开始,大约11万华工回到祖国,而几千留居的华工和死难者就永远留在了法国。

  载誉归来:乔治五世骑士勋章

  在经历了漫长的战争后,淄博华工们终于要回国了。“我爷爷告诉我,当时英法政府各为华工颁发勋章一枚,但在登船前很多华工都以两法郎卖掉了,故现在存世勋章已罕见。”李俊卿说,在回国途中,大伙喜形于色,太平洋遇风浪竟无人晕船。淄博华工徐启和觉着度日如年,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怀表扔入海洋。

  “那你见过这罕见的勋章吗?”记者问道。这时李俊卿将珍藏了87年的勋章展示在记者面前。这枚勋章保存得非常完整,还有绶带,正面是一个外国人头像,背面是一位青年骑士骑在骏马上,一手牵马绳,一手持短刀,头上有光芒四射的太阳,马蹄之下踏波浪、盾牌和骷髅。“这后面代表公理战胜强权的意思。”李先生说。

  “那正面的头像是谁?周围文字是什么意思呢?”记者问道,李俊卿嘿嘿一笑,“说起翻译这个东西,还多亏了我的本家表叔。说出来你肯定认识,就是赫赫有名的中科院院士,李振声。”

  李俊卿说,由于祖父是去法国,所以他就以为是法文,找了好几个法文老师却都看不懂,由于他和李振声院士是一个村的,他的祖父是李振声的本家姑父,他便在去看望他时,拿着这勋章求助于他,李振声院士查了下字典,告诉李俊卿,这正面的头像是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周围文字是英文,意思是乔治五世的英文名和年号。

  “我们有个一战赴法华工纪念林”

  李俊卿说,他从报纸上了解到,在1998年11月2日,在法国巴黎华人聚居的十三区曾举行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华工的立碑仪式。并在2002年3月30日举行公祭,连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也参加并向华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2004年,我们也在周村建了一个一战赴法华工纪念林,我们欧战华工后代联谊会也经常与法国的华工后裔联系。听说法国总统很快就要访华,我非常希望他能来我们一战赴法华工纪念林来看一看,让我们这些华工的后代们感受一次我们前辈所带来的骄傲。”李俊卿非常认真,也非常期待地对记者说出他的心愿。

  后记

  在与李俊卿谈论这些记者曾经在课本上读过无数遍的历史时,中国华工、山东华工、淄博华工的事迹却很少听说,也许你会以为这些华工对历史、对中国并没有多大意义,其实你错了。

  如果没有这些华工的参加,中国就不会在一战中成为战胜国,就不会有在巴黎和会上因为山东问题力争主权的事情发生,也就不会出现“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对于历史的意义在于新文化运动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所以,让我们了解这段往事,知道有这么一些人,为了我们的国家做过这些事,并且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我们山东人,还有我们淄博人。(晚报记者谭壮飞 桂建明)

谭壮飞 桂建明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