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创业 龙泉巾帼不让须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04:1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在积极推进成都市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和成都试验区建设实践中,龙泉驿区实施全民创业促进行动,这是龙泉驿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打造“新三最”示范新区的又一重大举措。龙泉驿区妇联在市妇联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爱民、惠民、助民、安民、富民”为服务宗旨,继续坚持“发展与和谐”的主题,立足“三个集中”,深入实施“巾帼建功、巾帼创业、巾帼扶贫、女性素质”四大工程,全力推进“十万妇女发展计划”,一二三产业全面互动,以促进灵活创业就业为目标,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努力构建妇联组织“大服务”格局,进一步开创全区妇女工作新局面。

  为促进全区城乡统筹、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龙泉驿区妇女撑起了半边天。位于龙泉驿区的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离不开巾帼英雄们的忘我拼搏,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妇女是推动经开区快速发展的主力之一,她们勇担重任、开拓进取,展现了新时代女性风采;龙泉妇女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涌现出龙泉黑金果业妇女合作社理事长唐蓉、成都蜀山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余萍等妇女创业典范,她们不仅将企业做大作强,还带动大批妇女就业创业;在推动龙泉现代服务业发展上,龙泉妇女勇于开拓、大展所长,有失业后自主创业取得成功的晏晏火锅老总晏花琼、香天下火锅老总成大秀等,也有走进“女红讲习所”学习新技能、二次创业的山区妇女村民、移民,妇女更成为文化旅游、餐饮服务、美发美容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生力军。

  按照我市现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要求,为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市化进程,龙泉驿区提出了全区城市化率达到80%的高标准奋斗目标。有关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意味着龙泉驿区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生态移民,下山二次创业或就业,‘农民下山、生态上山’,其中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探索,解决好农村妇女下山后的就业问题、为她们二次创业服好务,才能圆满完成该区‘统筹城乡发展富民惠民移民兴业安居工程’这一最大的惠民工程,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龙泉。”

   发展现代农业 妇女新经济组织显活力

  导读:龙泉驿区妇联以“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为载体,启动了“十万农村妇女致富行动计划”,按照“妇联+协会+农妇”、“女能手+妇代会”的新经济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妇字号”基地,建立妇女新经济组织34个,女会员占65%以上,培养和树立一批农业产业化女龙头企业家、合作经济组织的女会长及共同致富的女带头人,推进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案例黑金果业妇女合作社威力巨大

  2003年,成都市妇联、龙泉驿区妇联经过实际调研考察后,协调相关部门,指导、引领龙泉黑金果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唐蓉,发起成立了龙泉驿区第一个妇女合作社——龙泉黑金果业妇女合作社。该合作社集水果生产、包装、冷冻储藏、运输和销售于一体,以妇女成员为主体,位于龙泉街道红豆村四组。在合作社成立、发展过程中,市、区妇积极宣传发动农村妇女入社,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上予以支持。合作社成立以来,以利益纽带为办社核心,以规范运作为办社重点,以增加会员收入为目标,依托黑金果业的营销优势,逐步发展壮大。

  目前,龙泉黑金果业妇女合作社已发展会员3600余名,建立水果营销网点12个,开辟了5000亩国家级无公害水蜜桃、葡萄生产基地,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还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命名为“四川省省级专业合作社组织示范点”“四川省巾帼科技示范基地”。2006年,合作社组织生产和销售各类水果30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9000余万元,出口创汇200余万美元,已成长为一个集名优水果生产、研发、冷藏物流与营销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理事长唐蓉荣获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中国经济女性成就奖”,被中国女企业家协会授予“杰出创业女性”。

   助推产业发展进程 扩大女性就业创业规模

  导读:产业发展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关键,龙泉驿区妇联结合本区实际和妇女工作特点,助推产业发展。区妇联主动与本区相关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了解企业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农村妇女参与相关企业招聘、培训,推广“岗村”联手、“企村”联手的结对模式,通过科技培训、项目实施、人才培养,促进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提高,扩大女性就业创业规模。

  案例新迁来企业转变了观念

  新西南艺术陶瓷中心落户龙泉驿区洛带镇,标志着这家企业从传统陶瓷产品向高端艺术陶瓷的转型。董事长徐素容说:“洛带要依托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与我们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徐素容介绍说,“来洛带前,我们以前的厂里几乎不用当地工人,因为我们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担心因管理太严而得罪本地工人给企业带来麻烦。可在洛带新厂,第一批70多名新工人中就有45名本地女工,是洛带镇和区妇联等让我们转变了观念。”

  原来,区妇联和洛带镇在新厂建厂初期就积极与之建立密切联系,充分了解企业有关情况,然后根据企业特点和要求,事先联系并初步培训了一批女村民。新厂开工前,有关部门特意主办了一场针对该厂的专场招聘会,由于事前工作到位,企业对应聘者非常满意,陆续招了45名本地女工,而且投产后一段时间的实践也证明,这些女工完全可以达到企业的要求,“她们很敬业,综合素质不错,专业技能提高也很快,我们非常满意。你看,现在我们为外地员工准备的宿舍绝大部分都空着,因为我们的员工大多是洛带本地人,我们企业的‘家’就在这里。”徐董事长高兴地说。

   创新第三产业 促进女性灵活创业就业

  导读:龙泉驿区妇联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促进女性灵活就业创业,按照“内输外转”的工作原则,一是开辟就近就地灵活就业岗位,实现“内输”;二是依托“成都市女性就业服务中心”,开发岗位,实现“外转”。尤其在开辟就近就地灵活就业岗位实现“内输”上,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办了“女红讲习所”,将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市场拓展有效整合,既繁荣了本地服务业,又因地制宜推动大量农村妇女就业创业。

  案例一“女红讲习所”吸引姐妹灵活就业

  为保护和发展中国民间手工艺技能,区妇联在洛带宝胜村建立女红讲习所,着力打造“女红讲习所”灵活就业品牌。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截至目前“女工讲习所”已开展绣花、编织、剪纸等多种民间手工艺技能培训,已有100余名妇女参加了培训。逐步形成植发、十字绣、手工编织等民间手工艺制作基地,帮助妇女实现家庭创业和就业,让广大妇女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去,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女红讲习所依托洛带镇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在洛带镇设立了首家面向市场的窗口,预期在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动妇女灵活就业创业。在龙泉驿区全民创业促进行动中,女红讲习所还开展了绣花、草编、绳编等技能展示,吸引了众多妇女参观、参与。

  案例二 “洛带客厅工坊”让农民成为创业者

  区妇联和洛带有关部门携手位于洛带的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推出了颇具创意的、旨在帮助当地农民创业致富的“洛带客厅工坊”创业计划。该计划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了足不出户、零投资、纯收益、形式灵活的前厅编织、后院种植的创业致富之路,让每个农民都可创业当老板。随着计划进一步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进入,使参与计划的当地农民逐步成为文化产业创业者。

  “洛带客厅工坊”创业计划率先启动假发植发加工业务,在区妇联积极动员组织下,当地许多农村妇女积极参参加培训,掌握了相关工艺,利用家中闲置房间,将就原有的小凳、小茶几就可以开展加工,不用投入一分钱,利用农闲和其他闲暇时间,开始创业,国际标榜学院则利用其渠道优势和影响力,将村民加工的的成品推向市场。该计划还因人制宜,设计了多种模式,以家庭单干型为例,每人每年收入可达7200元至12000元;如果采取20人左右的邻里合作型等上规模的方式集体加工,每年更可实现14万元以上的纯收入。

  采访手记

  促进妇女创业 贵在创新

  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迅速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妇女创业有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龙泉驿区妇联在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方面,根据本地实际,在全力促进第一、二产业妇女就业创业的同时,大胆探索、创新妇女在第三产业的就业创业模式,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妇女就业创业层次,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明智之举。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促进广大妇女就业创业是必然要求,这关系到我市“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对提升我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意义重大。

  令人欣喜的是,龙泉驿区妇联在促进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工作中,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狠抓落实,充分整合、发挥本地文化旅游、企业、高校等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办“女红讲习所”“洛带客厅工坊”等,让创业实实在在地贴近每一个人,在降低创业门槛的同时又提升了创业就业层次,让农村妇女直接站在新经济模式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沿。龙泉驿区妇联的实践表明,促进妇女创业必须站在新经济的高度,结合本地实际,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以最适合的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采写 孙洪林 摄影朱大勇张全能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