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出版发行成“前店后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05:20 深圳商报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陈锦涛规划未来

  让出版发行成“前店后厂”

  陈锦涛现在身兼三职,不但是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总经理,还兼任集团下属新华书店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和海天出版社社长。成立新的集团后,出版与发行如何更好地整合?在经营和管理上会有怎样的变化?就此,记者采访了陈锦涛。

  现在业界都盯着深圳

  记者:国内的出版与发行一直是分开的,身为中国第一家出版发行集团的总经理,您会不会感觉压力很大?

  陈锦涛:困难肯定有,但不会有太大压力。我在出版发行业工作了30多年,对整个行业比较熟悉。我曾在建筑工业出版社做了十多年的编辑,还做过杂志社的主编。近20年我主要从事的是发行方面工作,虽然离开了出版界,但也一直在跟出版打交道,对出版并不陌生。不过,现代出版跟我们当年的出版还是有很大变化,我还需要学习,尤其是要更新思想观念。

  记者:把出版和发行整合在一起,这在国内还是全新的尝试,您认为这种模式的前景如何?

  陈锦涛:现在国内出版发行界对我们都非常关注,大家都在看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怎么往前走。如果我们能成功,相信在业内会开辟出一条新路。重组后的出版发行集团实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还有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做后盾,我对前景非常乐观,相信这会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当然,在发展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我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前店后厂”打通产业链

  记者:您认为出版与发行应该如何整合?

  陈锦涛:现在集团刚刚挂牌成立,很多东西还需要磨合和尝试。在整合方面,最关键的是要打通产业的上下游。出版提供的是内容产品,发行属于流通领域,要把这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前店后厂”的态势。比如说,海天出版社原来在市场发行方面相对较弱,集团成立后,在这方面会有很大加强。同时,有了出版社做后盾,对于发行也是很好的促进。

  记者:对于您来说,眼下首要的工作是什么?

  陈锦涛:首先要理顺机制,进行体制创新。海天出版社原来是事业单位,发行集团是事业编制、企业化经营,成立出版发行集团后,要全部实现企业化运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转变的不光是制度,还有员工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这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您是否给自己制定了具体的任务和时间表?

  陈锦涛:那倒没有,不过我希望一年半载以后集团就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时机成熟将“走出去”

  记者:实行企业化运作后,原有的人文色彩会不会淡化?比如说,出版社会不会削减那些没有太大经济效益的人文社科、学术类书籍?各书城原来搞的一些公益性文化活动会不会取消?

  陈锦涛:这个肯定不会,集团成立后,要继续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任何企业都应该有社会责任心,出版社和发行集团多年来一直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在这方面更应该多做一些事。而且,出版社是文化产业的内容提供商,对积累和沉淀城市文化、引导人们的精神需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应该重视社会效益。从长远来看,社会效益好了,大家认可了你的品牌,经济效益也一定会好,二者并不矛盾。从出版来看,真正社会效益好的书往往也是很畅销的。如果只是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很差,甚至对人的思想有害的书,我们是绝对不会出版的。

  记者:实行重组后,海天出版社在定位和出版方向上会有哪些调整?

  陈锦涛:海天出版社以往主要是出版纸质图书,今后会大力加强数字化出版,出版更多的电子书。今后海天的出版会分成三大块,一是教育类,二是文史哲、生活类,三是科技类。其中科技类图书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甚至升到第一位。深圳的高科技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更好地满足大家在这方面的需求。

  记者:现在国内有一些出版、发行集团已经或者正在准备上市,如上海新华传媒有限公司、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等。深圳发行集团将来是否有可能上市?

  陈锦涛:现在说这个还有点为时过早,如果时机成熟,集团一定会“走出去”,或者上市,或者与国内的出版、发行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