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夫妻鞋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06:51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人物小档案:顾先伦, 1963年生,胡月英(顾先伦之妻),1965年生,夫妻二人都是四川广安人。1987年,丈夫来到西宁,1990年妻子追随丈夫来到西宁。大儿子当兵已有五年,小儿子还在读书。

  夫妻心语:我们都这个年龄了,别的也不想了,只希望儿子能有本事。

  “师傅,靴子有点挤脚,帮我弄大点。”“帮我把鞋缝一下。”不足五平方米的修鞋店内,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从早到晚,送鞋的、取鞋的不断,顾先伦和胡月英就这样不停地迎来送往……

  旧式中山装,胸系蓝色围布就是顾先伦标准的“工作服”。胡月英戴着的棉布手套已有多一半指套被磨掉了,棉布手套里面还戴着一双橡胶手套,她手上的皮肤不好,戴着橡胶手套,就不会腐蚀到手。对自己修鞋的手艺,两人很自信,“城东、城西的居民都来找我们修鞋,我们这里多半是老顾客。”

  顾先伦夫妻20世纪80年代末先后来了西宁,在省城饮马街一家属院大门外摆摊修鞋,现在和几个老乡合伙搬到了铺面内。尽管在铺面里不再受风吹日晒之苦,但胡月英说起搬摊位的事情显得有些委屈。“我们在家属院门口摆了二十年摊,今年有人说我们挡了他们的路,把我们的摊也掀翻了,工具也扔了,没办法,我们才搬到了铺面里,每月要多出600元房租呢!”

  来西宁二十年,顾先伦仅回过两三次家,而胡月英整整十年没有回过老家了。问他们想不想家,胡月英说:“现在多方便呀,长途三毛钱一分钟,想家了就打个电话过去,说上个十来分钟。”两人的父母都健在,兄弟姐妹都在外地打工,即使过年回家也不一定能见面。每年除夕,两人收摊后约上老乡,在租住房内做顿饭,就算过年了。

  今年物价上涨后原材料跟风涨价,挣钱就更不容易了。但对目前的状况,两人还算满意。“虽然我们挣钱不多,但一家三代人都靠我们养,能让一家老小吃饱穿暖,就知足了。”“算工龄我们也二十多年了,比端铁饭碗的还好,不想干了也不用跟领导请假,呵呵!”顾先伦最后还不忘幽默一把。

  问起今后的打算,两人都说走一步看一步,其实就是看两个儿子今后的发展,希望儿子能有个好的前程。(作者:雅宁)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