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教育,让孩子同步起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07:00 大江网-江西日报

  于都县探索全面推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城里孩子、农村孩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享高水平、高质量、均衡化的优质教育——

均衡教育,让孩子同步起跑(图)

  于都县第六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我们也有了漂亮的教室,还有了城里来的老师。”在于都县固院中学新建的教学楼内,一名农村孩子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

  于都县的10多万名农村孩子高兴是有理由的,因为随着该县全面推行教育均衡发展,他们可以和城里孩子一样上好学校、读好书,城乡孩子开始处在同一起跑线上。11月初,记者走进于都县,“零距离”体验孩子们的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农村学校“靓”起来

  【见闻】走在葡萄架下的林阴小道,呼吸着山区特有的带着泥土芳香的空气,记者见到的是一个美丽的乡村中学:宽敞的运动场、高大的教学楼群、造型别致的读书亭,孩子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做游戏,还有的和学校老师一起讨论问题……学校里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这是地处偏僻山区的于都县马安初中。以前,学校校舍破旧,有的还是危房,教学设备落后。在县里的支持下,马安初中新建了教学楼、实验楼,硬化了校园小道,新修了运动场,建起了多媒体教室,一切都和城里中学没两样。

  以前,由于学校环境差,教学设备落后,于都县不少农村中学的孩子,都想方设法转到城里读书,一些教师也想着法儿调走。为了改变农村中学的落后面貌,于都县每年投入巨资美化农村中小学校。于都县黄麟小学校长包勤海感慨,农村学校环境好了,教师和学生都安心多了,师生流失现象基本消失。

  【实招】近年来,于都县针对农村学校规模偏小、办学条件差的状况,做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大力实施山区寄宿制工程、供水工程和洗浴工程等,改造校舍,更新、添置教育设施,增加绿化面积。去年以来,于都县已投入校建资金4253.1万元,修(改)建校舍8.74万平方米,改造危房5.86万平方米,改造薄弱学校135所,创建各类“花园学校”381所,建立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课堂127个。

  【感言】昔日破旧的校舍被崭新的“花园学校”所代替,农村孩子也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有效刹住了学生“择校风”,遏制了教师“流失潮”,也真正体现了教育公平。

  城乡教师“动”起来

  【见闻】于金,于都县第二中学的优秀教师,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固院中学上课,她将在这所学校至少支教一年。

  在农村孩子眼中,从城里来的于老师跟他们农村的老师不太一样:“农村老师很威严,每天都布置很多的作业。而于老师像个大姐姐,她不仅教我们课本知识,还举办班级演讲比赛,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喜欢这样的老师。”

  “城里老师的到来,给我们学校增添了一股新的活力。”固院中学校长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校老师年龄普遍偏大,与学生沟通相对较少,导致学校教学缺乏创新,素质教育相对落后。而从城里选派下来的老师,改变了学校的教学氛围,让农村学校的第二课堂也活跃起来。

  城里教师下乡来,农村教师则进城去。在梓山中心小学,记者旁听了农村教师陈林上的一堂形式活泼的数学课。她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每年都有很多机会到城里优秀学校免费跟班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自己在教育方式上也有很大改变,受到更多学生欢迎。

  【实招】为了缩小城乡学校间师资力量的差距,近年来,于都县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求老师申报职称、晋级时,必须有乡村中小学教学经历。同时,该县还通过建立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等制度,加大城市对乡村教育对口支援力度,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该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举办新课程免费培训班,同时选派250多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

  【感言】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元素。办好一所学校,仅拥有好的“硬件”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优质的“软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支撑。推行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让城乡教师“动”起来!

  农民工子女“乐”起来

  【见闻】13岁的四川小姑娘符蔓莉坐在于都县第六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符蔓莉的父母就在附近工业园区的工厂上班,去年,她从四川达州老家的小学转到了于都第六小学。能和父母每天待在一起,小姑娘甭提多高兴了。“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特别好,感觉在老家一样。”符蔓莉开心地说。

  该小学坐落于于都县工业园区内,1200多名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几年前,该校还只是一所仅有300余名学生的村级小学——龙门小学,随着于都县工业园区建设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于都。如何解决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让他们也能同享优质教育?于都县决定,将位于工业园区的龙门小学改造,成立于都县第六小学。于都县为此专门划拨用地、拨出专款,并在全县招聘58名优秀老师,打造了一所优质农民工子女学校。

  由于于都县第六小学环境好、师资力量强,又位于工业园区内,更为重要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不用交纳额外的费用,因此,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把子女接来读书,他们赞叹“在工业园区建学校,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今年,共有400多名外来学生转到我们学校读书,我们没有额外多收一分钱。”于都县第六小学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招】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安心读书,于都县不仅建设了专门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还要求县城各中小学校就近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要求各学校尽可能地在生活、学习上关心这些孩子,通过举办过集体生日活动、建立“四点半俱乐部”、“留守孩心灵驿站”等活动,让这些孩子在温暖与关怀中受教育。

  【感言】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让农村留守儿童快乐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这是全面推行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也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公平。

  康刘 本报记者李晚成/文 杨继红/图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