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提出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新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15:2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福州十一月二十日电 题: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 福建应有五个先行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

  在对台交流合作中,享有对台优势的福建一向“先行先试”,远的有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海峡两岸林业合作试验区等率先设立,近的有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台湾水果集散中心等先行落户。如今,福建又提出了“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新目标。

  中共十七大上,“海峡西岸”首次写进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面对新的机遇、把握新的要求、立足新的起点,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委八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突出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闽台交流合作,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维护两岸共同家园、联系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福建怎样先行?福建政策研究部门认为有五个具体的举措:

  ——经贸合作先行。围绕福建产业发展重点,加强闽台产业对接,拓展金融合作途径,推进闽台旅游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台贸易,使福建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先行区域。

  ——两岸“三通”先行。利用闽台直航的有利条件和扎实基础,拓展福建沿海与金、马、澎地区直接往来的层次和范围,争取福建沿海更多港口成为与金、马、澎地区海上直航口岸,争取直接往来航线延伸到台湾本岛,推动大陆货物在高雄港通关入境,促进两岸客运包机在节日化的基础上实现常态化等,把福建建设成为两岸人员、货物、资金、讯息直接往来的便捷通道。

  ——平台建设先行。在建设好现有台商投资区、开发园区的基础上,扩展原有的台商投资区,争取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新的台商投资区,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继续办好涉台投资贸易洽谈活动,把福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载体平台的密集区域。

  ——创新机制先行。探索建立以构建海峡区域经济为目标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建立以民间交流为主渠道的两岸往来互动机制,建立以维护台胞正当权益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维权机制,建立以福建为先导的两岸“三通”机制,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利益枢纽、文化精神枢纽、和谐社会枢纽和通道连接枢纽。

  ——运用政策先行。积极贯彻执行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率先落实中央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使福建成为中央惠台政策的先行地;加强研究,联系福建实际,充分用好用足中央政策,争取更多支持,不断拓展福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空间和作为。

  目前,福建引进台资项目、利用台资金额以及与台湾的贸易额,都位居大陆各省市前列,其中农业利用台资名列首位;顺利启动了福建居民赴金、马、澎地区旅游,是大陆唯一和台湾开通试点直航的省份,也是唯一实现了与台湾地区客运双向直航和货运海上直航的省份。

  福建现已成为大陆对台工作平台和渠道最为密集的地区。这样坚实的对台交流合作发展基础,显见福建有条件有能力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完)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