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中华龙更名大可不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0:04 红网
就因为中华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完全不同,中华龙主要象征正义与吉祥;西方的“dragon”主要代表邪恶与祸祟,因此应将中华龙英译为“loong”以示区别。11月18日,《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正式发布,呼吁为中华龙启用新的英文译名。(11月20日《兰州晨报》) 犹记得,去年12月4日《新闻晨报》上一则有关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的报道刚发布,立刻在坊间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领衔该课题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成了众矢之的,吃了好多口水。考之吴教授的课题和《兰州宣言》,其实两者的出发点都一样,即着眼于中西方对龙的善恶的定义,考虑更名或者舍弃龙形象,重新确立一种国家形象。依我看,大可不必。 且不说是否要跟着外国人的观念走,单就龙概念的善恶定义论,就大有问题。西方的龙固然是恶的象征,但它也有个演变过程,在古希腊神话中,龙还扮演着另一个重要角色――忠诚的守护者,有善的一面。由于古希腊文明对西方影响深远,希腊龙的形象在欧洲各地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意大利、德国、北欧诸国和英国等地的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中,陆续出现了龙的身影。这些龙的形象不全是贬义的,而是中性甚至是褒义的。大约在公元2世纪,欧洲龙的形象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它有毒、能喷火,长着蝙蝠状的大翅,腆着大肚子,成了贪财、狡诈、残暴的象征物。 同样,中国龙也不是一个十足的善神。考之《史记》所载及《封神榜》《西游记》等神话小说中有关龙的描写,最初龙都是作为一种邪恶势力的面目出现的。翻检中国的历史与传说,确实,龙作为一种怪异神物,作恶甚多。尤其是自唐以后,中国龙与帝王有了密切的关系,于是就有了真龙天子、龙子龙孙、龙旗龙袍、龙庭龙辇等等说法,龙成了皇权专制的象征。人们崇拜龙多半就是在膜拜皇权,而统治者也恰恰利用臣民对龙的恐惧心理来强化自己的统治。历代统治者为什么那么抬举龙,以至于自命为真龙天子,将穿的衣服名为龙袍,将坐的马车称为龙辇,这都是为了借助龙的神秘、威严和力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专家们说“龙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象征、中华儿女情感的纽带。融合、团结、创新、奋进是龙文化的显著特征”,这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去的,有点一厢情愿,找不到实证。老实说,说龙象征正义和吉祥与说龙象征暴虐和恐怖,依据更不充分。谢选俊等文化专家曾经指出,在中国,龙的崇拜与象征,与黄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黄河九曲向东流入大海的形象,其实就是龙在中国大地的真实形象,对龙的崇拜,其实就是对黄河的崇拜。但这样的崇拜,不是因为龙曾经护佑过华夏百姓,而是因为恶龙经常任性而暴戾地祸害天下、荼毒百姓。也就是说,这不是一种对善的崇拜,不是一种对恩泽的感激,而是一种对恶的崇拜,一种对灾难与恐惧的屈从和谄媚,一种对完全没有人道主义的异已力量的顶礼膜拜。 总之,中国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神秘事物,我们不能剔除它身上负面的因素,诸如暴虐、任性、恐怖等,尤其是不能忽略它曾作为皇权的象征奴役百姓的历史,想当然地将其粉饰成一尊善神,以至于正儿八经地鼓捣出个《兰州宣言》要为其正名。这叫做咸吃萝卜空操心,吃了饭没事做。专家们到时总不至于给俄罗斯和美国也提改国标、国徽的建议吧,因为俄罗斯的国标是双头鹰,美国的标志是白肩雕,都是凶猛的野兽。我估计,即使提了人家也不一定听。为什么?因为人家怀抱的是大国心态,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相信国家实力决定一切。为了迎合洋人的观念,竟做起为龙易名的文章,岂不有失泱泱大国的风范。其实,改了名又怎么样,几千年形成的龙的形象岂能靠改名改得了的? 稿源:红网 作者:王学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