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面对晓丹,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歌颂苦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0:07 红网

  清晨四五点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处于甜美梦乡中,但在成都锦江边,一个身体单薄的12岁小女孩却已早早起床,拿着高过她头的大扫帚,一丝不苟地清扫起街道卫生。(19日《华西都市报》)

  这个故事近来流传于各大网站论坛,感动了无数网民,小女孩成了网民心中“成都最美的环卫工”。据说此帖,已在网上流传了近4个月,可笔者却一直无缘一见。今天看了报纸才知道,原来在自己身处的城市,竟还有着这么楚楚可怜的天使。

  看了发帖人上传的疑似手机拍摄的照片,我深深震撼了。那幅晓丹(音)拿着扫帚,目光复杂正对镜头的照片,在我看来完全可以入选成都业余摄影界的“普利策奖”。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组照片所隐蕴的主题,甚至带有凯文•卡特拍摄的,于1994年度获得普利策摄影奖的作品《饥饿的苏丹》所折射的意味。当然,希望拍摄者不要惹上类似凯文•卡特获奖后的麻烦。从目前照片引起的关注和讨论来看,拍摄者暂无此虞。因为网民们,除了盛赞晓丹的懂事,同情并欣赏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外”的品行外,就是对完善政府低保政策的呼吁,而前者占很大比重。

  跟帖所传达出的舆论标向,其实很有深入分析之必要。媒体报道时,标题名为《12岁女孩替母扫街被誉为成都最美环卫工》,其实在文末已点出了,晓丹还有更堪怜的身世:她只是个寄居姨家的可怜小姑娘,出身于绵阳,因母亲智力残障,9岁就孤身来成都投身姨妈,所以标题应是“女孩替姨母扫街”。

  这段隐情在这个向来崇拜“苦难美学”的国度,似乎又能为晓丹赢得不少同情的眼泪和发自肺腑的敬意。但长久以来的一个思想误区殛待厘清: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功人士”都喜欢过去说得一无所有,几乎都是白手起家,忍辱负重终获成功。但我们必须对这种倾向保持清醒的警惕,防止在歌颂苦难者坚忍的德行修炼中,迷失了应有的理性判断。

  因为一切没有选择的行为——如表扬太监坚守贞操,饥民不食肉糜一样——在道德上毫无价值,也比如我们对晓丹扫街的褒奖誉美之词的泛滥。因为“上帝的归于上帝,恺撒的归于恺撒”,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换言之苦难转化为创造力是有条件的。首要条件即苦难的承担者必须具有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追求更高价值的坚定不移之信念。

  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高素质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并非每天扫街这类苦行僧式的修炼就能自然习得的。在此问题上,晓丹姨妈认为“就是要让她干”,但比“成都的娃儿”苦累之后呢,就必然能“激励她读书”吗,或者读得起书吗?

  廖大姐表示,“我们家经济条件十分恼火”那么“供她读书”之责,就不能只落在家徒四壁又体弱多病的廖大姐一人之肩了。既然,我们都毫不吝惜自己的同情之泪和大把的赞誉,那么是不是也该有些触及实质的表示呢?

  希望政府和全社会都能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爱心。当然,作为社会看门人的政府,更应真正肩负起为弱者祛痛疗伤之责,特别是面对负痛飞翔的“环卫天使”们,更是责无旁贷。

稿源:红网 作者:李晓亮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