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8旬翁几十年倾情“国情日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2:15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李家伟通讯员张志国、郭俊峰

  “2007年6月28日,星期四,阴,21-33度。张之洞遗骨在失踪41年之后终于被重新发现……摘自《燕赵都市报》第3版;2007年9月7日,星期五,晴,19-29度。美国空袭伊朗1200个目标……美B-52轰炸机误挂核弹……”11月20日下午,在泊头市洼里王镇洼里王村,85岁的王荫章老人拿出了自己的“宝贝”———一本本记录了他人生岁月和国家、世界大事的日记。这些日记有的已经泛黄,老人说,这里面有他自己的人生。

  在记者来到之前,老人已经写完了当天的日记,里面摘录了本报报道的广东一公路局局长为其母风光大葬的事,还摘录了《参考消息》上的一篇报道。在这些摘录内容上面,是老人当天最有记录价值的家事。

  王荫章老人早年被分配至陕西工作,“文革”中受到冲击,后来返回陕西,1983年老人离休回到泊头老家。他告诉记者,从上世纪40年代起,他就有记“国情日记”的习惯,即在日记中除了记录个人的事情以外,还要将当天他认为十分重要的国家大事及世界大事予以记录。“文革”中,老人的这个习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甚至还遭到抄家,连抄带烧,日记毁灭了不少。重新工作后,老人渐渐又恢复了这个习惯。

  记者看到,王荫章老人的日记有的记在由试卷订成的本子上,有的记在教案本上,全部用毛笔书写。老人说,除了生病或极特殊情况,他几乎每天都要从事这项工作。这些年来,他坚持订阅了好几份报纸,坚持收看电视新闻节目,别看已年逾八旬,但他却“与时俱进”。老人说,人老是客观规律,但心不能老,一定要坚持学习,他觉得通过自己的眼睛记录下这些事情是有着独特价值的。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