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武侯区域创新的决胜“砝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4:5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透过武侯知识产权“四最”创新活力解读武侯区域创新“生态”建设

  有这样一条特殊的“曲线”:知识产权从设计构思、到生产制造、最后进行市场营销,形成一条“微笑曲线”,拥有高密度知识产权的两端,产生着高附加值,而低“含金量”的生产制造环节,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相对匮乏,附加值“缩水”很多。

  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升级,不能有制造而无创造。区域创新的决胜之道,在于是否手握人无我有的“家底”——自主知识产权。武侯,“高科技成都”自主创新的极点,在我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一役中,在知识产权“软”环境建设中,筑起的区域创新“硬”实力,不得不让人为之侧目……

  专利申请量 最多

  专利申请质与量的同频共振

  掌握了知识产权,谁就赢得了区域创新的决胜“砝码”,获得了先发制人的先机。

  来自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一组数字,极具说服力——2006年,武侯区专利申请量达到了2300件,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25.32%;2007年1-9月,全区专利申请量已达2405件,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23.19%,连年高居我市各区(市)县之首。

  不仅如此,武侯区专利申请总量“放大”到全省,其专利申请总量占全省的17.8%,高于厦门、长春等副省级城市今年的累积率,而这个数字,今年还有望达到3000件。

  “知识产权是一双无形之手,将这项工作做扎实了,对整体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意义是不可小视的。”武侯区知识产权局局长邓旭形象地将知识产权工作比喻为在沙砾中“淘金”,而在武侯,是金子,那就要让它放光!

  然而,要用知识产权提升区域创新体系,仅仅拥有“量”的叠加,而无“质”的优势,那只能是“叫好不叫座”的空话。发明专利和职务发明专利所占比例,更能折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在专利申请“质”与“量”的杠杆上,武侯区无疑找到了同频共振的“平衡”。2006年,武侯区的发明专利和职务发明专利分别为624件和945件,占专利总量的27.41%和41.09%,远远高于全市21.72%与29.00%的水平。而这项数字,恰恰印证了一个现象——武侯区申请的专利项目,其“含金量”已远远高于全市、乃至全省平均水平,而这些专利成果,正是武侯高新技术产业化路途中,潜藏的“富矿区”。正如中关村孕育了“联想”,有谁能断言,下一个叫响全球的品牌,不会是从它们中诞生?

  出台知识产权相关政策 最多

  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最早

  武侯“土壤”与生俱来适合创新

  如果说企业是“点石成金”的主力军,那么,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绝对是财富转化的引导者,而武侯知识产权,无疑扮演了一个“先行者”的角色。

  从2004年,武侯区以政府发文的方式,对全区专利扶持资金使用办法进行了规定,全区知识产权专利资助,有了专项资金支持。紧随全区发展脉搏,《成都市武侯区企业专利试点方案(试行)》、《武侯区对服务业企业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进行奖励的实施办法》……接踵出台的知识产权专项政策,覆盖了专利、商标、版权等各领域,不仅为提升区域创新环境,搭建起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同时也构建起了全区各部门联动,知识产权工作政令畅通的统筹协调机制。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能在武侯‘安家’,是一种幸福,这里的‘土壤’,似乎与生俱来地适合创新生长。”在武侯区“扎营”的彩虹集团,不仅是全省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我市首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同时也是我市首个摘得两项“中国名牌产品”桂冠的创新企业。让“彩虹”感慨的是,无论处于创业之初的“捉襟见肘”,还是如今业已形成的可观“体量”,武侯区对于资助企业创新的专注与支持,是一如既往的。

  在此次采访中,与“彩虹”一样,由心而发的感激与认同,似乎已在企业间形成了一种无声的共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武侯区驰、著名商标数量在全省181个区(市、县)中名列首位。然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的思考,武侯区正在从“保护”向“战略”升级——2006年,武侯区率先于我市各区(市)县启动了“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软课题项目研究,项目瞄准提升全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手段,拓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让人期待的是,这项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出炉。

  知识产权进学校最早

  全省首次娃娃搞发明有了“家”

  在武侯,搞发明,赛创意,绝对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有“金点子”,谁都能过把当“爱迪生”的瘾!

  创新始于2004年。这一年,武侯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创建“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和“知识产权进学校”活动,区内8所学校,成为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

  如果说此次在全区中小学掀起的“创新风暴”,多少还带有些探路的味道,那么,今年,在玉林小学、武侯科技园小学相继建成的“科创教育示范工作室”与“农民工子女科技俱乐部”,则将鼓励创新的“幼芽”,植根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小爱迪生”搞发明,头一次有了自己的“家”。

  在科创教育示范工作室,在农民工子女科技俱乐部,专门为孩子们添置的全套模具、多媒体设备,让孩子们的“美梦”在此“成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在“知识产权进学校”的推进过程中,武侯区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还将把“家”的范围,拓宽到更多的中小学校,让创新之火,在武侯“燎原”。

  采写 缪琴 谢明刚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