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性收入开启居民财富增长新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4:52 沈阳网-沈阳日报

  从“储蓄搬家”到股市指数连创新高,从基金销售火爆到理财话题热议……经济生活中的这些显著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前行的脚步。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如何实现财产性收入的理性和持续增长,成为十七大之后各界议论的重要民生话题之一。

  改革开放成果奠定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基石”

  北京市民刘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从2006年基金定投,到目前为止,基金给自己带来的收入约8万元,是这两年工资上涨收入的3倍,“真的尝到了财产投资的甜头”。

  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正在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近年来有些地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跑赢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家庭拥有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动产和房屋、车辆、收藏品等不动产投资所获得的收益。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测算,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为19.7%,2006年则为26.5%。比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多出10个百分点。

  “根据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居民财富会经历一个由快速积累向快速增长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齐鹏飞说。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将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华西证券上海总部注册分析师陈群说。

  从“单一存款”到“全面理财” 居民财富来源日益多样

  在北京图书大厦,各种理财类图书成为了如今最畅销的品种。正在购买《新股民入市指南》的王长生老人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对理财没什么概念,剩余的钱都是存在银行里。今年他不仅把自己空闲的一间房子租了出去,还买了些基金,现在正准备学习点股票知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64岁的王长生乐呵呵地以时下一句流行语对记者说。

  收益的变化进一步带来中国居民资产结构的变化。央行此前的一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居民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占比近两年来不断下滑。2005年2季度到2007年2季度,居民家庭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中的储蓄存款占比累计下降15个百分点。今年三季度,基金超过股票成为一些城镇家庭最主要金融资产。

  去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日渐升温,上证综指上涨幅度达400%,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

  除了买股票、买基金外,投资房地产市场,购买QDII、黄金期货等各种理财新产品也成为不少居民的投资选择。

  “理性和持续”成财产性收入增长关键点

  不过,在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开始步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由于当前我国居民财富增长的渠道过于集中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当行情出现波动时,一些居民的家庭财富难免会缩水。

  “最近股市震荡,前期赚的钱又缩水了一半。”有网友在理财论坛上这样说。

  市场繁荣的背后,隐藏着风险。如何实现财产性收入的理性和可持续增长,已成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关键所在。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资本市场是涉及投资金融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创造财富的机会,今后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地享有经济增长的好处。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就必须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丰富居民的理财方式。”华西证券分析师陈群认为,理财市场不仅要在量上提升,还要丰富品种和结构,逐步开发更多的适合大众需求的投资产品。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把财产性收入增长仅理解为发展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这样理解与十七大报告所主张的原则是有差距的。”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实现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增长,最为重要的是民众要有财产,这就需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中国社会财富创造者能够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王宇、董素玉)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