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和谐社区建设的“南山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7:33 深圳特区报

  如今的南山,每个社区都跳动着和谐的音符;和谐之歌,已经成为整个南山回荡的美丽乐章

  解读和谐社区建设的“南山模式”

  南山,深圳湾大桥如虹而悬,商业文化中心区挺拔而起,前物流园区已见雏形,变化中的新景象,显示着这个城区的勃勃生机。

  而当你走入南山,到处都可以听到一个新词:和谐社区建设。这个词体现了138万居民生活的一种变化。

  和谐社区建设,用南山区委书记叶民辉、区长刘庆生的话来讲就是:着力提高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消除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增加社会和谐的因素,追求高物质条件下的高度和谐,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把南山建设成为居民群众最适宜安居、创业、发展的“家”。

  和谐社区建设,是整个南山的幸福之“源”。有专家这样评价:经过多年实践,南山区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和谐社区建设“南山模式”。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认为: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基层管理体制。要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的因素,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社区管理体制在城市里面就是最基层的,南山的和谐社区建设是重大的机制改革,从社区做起,通过社区体制的改革来推动社区建设,有着极强的推广意义。

  从社区这一细胞开始解题

  南山区是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物流基地、旅游基地和教育基地,由于经济转轨早,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GDP已近2万美元,特别是随着深圳湾口岸的开通,南山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可以说,这个“家”已经是富足之家。但与之相应,因环境质量、物业管理、劳动关系等问题,这个“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

  有发展就必然会产生矛盾,发展越快,矛盾越突出。但南山却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送上了另一组数据:今年1至6月份,南山区共受理劳动信访案件1274宗,仅占全市总量的2.93%。也就是说,在很大范围内,许多矛盾被化解了。

  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南山是如何找出破题之道的呢?

  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关系到方方面面。如何着手破题解题,这是所有基层党委和政府都在考虑的问题。“从社区抓起。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只要一个个社区和谐了,整个社会自然也就和谐了。”南山区委书记叶民辉、区长刘庆生经过深思熟虑后,确立了建设和谐南山的战略目标,找出了和谐南山建设的主基调。

  从2006年底,南山全面开展了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并提出从2007年到2009年实施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六个一”确定了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框架。

  这“六个一”的第一条就是确定“一个目标”,即“六好十无两满意”平安和谐社区目标。也是南山社区的一幅理想图画:“六好”是班子好、自治好、风尚好、邻里好、环境好、治安好。“十无”是楼栋无矛盾、邻里无纠纷、群众无上访、小区无火灾、校园无违法、青年无吸毒、卫生无死角、生产无事故、交通无违章、居民无邪教。“两满意”是社会各界满意、居民群众满意。

  这个标准的制定可谓煞费苦心,它被细化为18项一级指标,97项二级指标,147项三级指标,评分标准达233项,每一个和谐社区创建都有目标,每做一件事情都有衡量标准。评价体系是否科学,标准能否落实,必须要经得起检验。为此,南山在西丽街道留仙社区开展了民意调查。通过发放并全部回收1655份调查表结果显示,该社区居民对这个标准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合计达到99.88%。

  第二条是“一个总纲”。经过集思广益、专家论证,并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南山建立了“1+6”的文件框架,以今年区委1号文为总纲,6个具体实施文件,让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体系更加明晰。

  另外,还有把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作为“一个核心”;开展“十百千万行动”这“一个行动”,搭建“唱响和谐之歌”的“一个平台”;突出“一社区一特色”。

  有清晰的框架体系作引领,“南山模式”在实践中慢慢成长、丰满起来。

  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今年11月9日,南山区举办了向党龄30年以上、在深工作20年以上老党员代表颁发纪念勋章仪式。1959年入党的老党员黄水桂,成为全场最闪亮的明星。黄水桂退休前是南山区政协主席,退休后的黄老更喜欢现在的职务——“楼栋长”。在南山区白石洲西社区桂苑小区,黄老是小区和谐的中心人物。

  小区里每家每户住着什么人,他清楚;小区里邻里之间有矛盾,他调解;小区居民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他组织协调。人们都说,有了黄老这个楼栋长,有事知道找谁说了。

  现在你走进南山的各个社区,在宣传栏或者楼栋入口处,都有一块贴着“党小组长”、“楼栋党员联系人”、“楼栋长”等人物照片及其联系方法的公示牌。每个社区都有像黄老这样的党员、楼栋长,成了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贴心人。

  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南山区紧紧围绕着社区,先抓住了“人”的关系,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组织,可以说,形成了社区和谐之役的“人海战术”。

  党员干部,应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可在许多社区里,邻里间互相不了解,在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党员干部回到家却成了“隐形人”。围绕社区和谐这一主题,南山区首先把加强社区党建和党员队伍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上,提出居民社区的党建工作必须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党员管理和服务的全覆盖、党员在社区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全覆盖。流动党员、驻区单位党员、其他社区居民党员都在社区里“亮出身份”,党组织覆盖到了街道、楼栋。

  “亮出身份”的党员在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居民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南山很快形成了党员负责家庭、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支部书记负责小区、党委书记负责社区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光有党员的力量是不够的,其他人怎么发动?南山区创新性地提出并开展了携手共建和谐社区的“十百千万行动”,即树立十类社区组织典型、号召上百名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竞选小区业主委员会、上千名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担任楼栋长、新发展万名社区义工共建和谐社区。其目的,就是要让这些人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承担起维护社区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职责。

  在区委的号召下,目前全区已经有6677名党员、公职人员主动到社区登记,全区218个业委会中,已经有457名党员、公职人员任职,4922个楼栋中,已经有1727名党员、公职人员担任了楼栋长。他们在“八小时”之外深入社区楼栋,收集民情民意。在南山,凡是党员、公职人员担任业委会委员、楼栋长的地方,社区矛盾纠纷总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基层工作有五支主力军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社区居民对于政府部门的服务要求也在提高,南山区委、区政府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提出要让老百姓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他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

  今年,南山区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了首批百名大学生社工,现在他们已经上岗,分到了各个社区,南山居民们在家门口迎来了专业的大学生社工。如此大规模地招聘大学生做专业社工,为社区居民服务,南山区在全国开创了先河。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些大学生专业社工已经给南山的社区带来了很多改变,他们已经介入近百个个案,涉及家庭纠纷、亲子关系冷漠、自闭症、焦虑症等,其专业的处理技巧让社区居民受益匪浅。

  目前南山有98个社区工作站、800多名工作人员。社区工作站是政府在社区的工作机构,工作站人员承担着政府管理社区、服务群众的职能。

  南山区共有注册义工15000多人,人均参与志愿服务时间200小时以上,建有98个社区义工服务站和59支企事业单位义工服务队,基本形成“社工带领义工,义工服务群众,群众参与义工”的良性循环机制。

  社区有不少热心的、有能力的离退休老人,他们组织起来,可以发挥“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战士、老模范”的作用。同时,通过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培育一支“小小监督员、小小宣传员、小小志愿者、小小楼栋长、小小交通协管员”队伍。老人和孩子本来是需要关爱的对象,南山关工委的“五老”、“五小”却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着润滑剂的作用。

  党员队伍、社区工作站工作队伍、专业社工队伍、义工队伍和关工委队伍,这“五支队伍”已经成为南山基层工作的主力军。

  从2006年开始,南山区每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升级、优化、替代、置换和储备的人才强基五大战略,连续5年开展社区干部“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全员培训。今年又安排新提拔的40名区直机关科级干部、新进区直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到社区驻点工作,替代或置换了60名社区工作站后备干部到高校学习和到机关“跟班锻炼”,从而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理论、行政、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和基层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社一策”呈现社区特色

  南山有98个社区,地理位置、人员构成,98个社区各有各的不同。因社区而宜,南山区还非常注重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突出人文特色,各街道、社区通过培育典型、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努力做到“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亮点”,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粤桂社区毗邻深圳大学,总人口1.51万人,其中深大学生7500名。针对这一特点,粤桂社区每年为深大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社会实践岗位,鼓励深大学生到社区当家教。同时,粤桂社区还联合学校开展携手共建。把住在社区的大学生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把社区打造成深圳大学的后勤基地,把社区建设成为“大学生文化园”。粤桂社区成了安宁漂亮充满文化特色的大学后花园,从2005年到现在,刑事案发率为零。

  南头街道前海社区是一个公职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该社区重点抓社区党建和廉政文化建设,修建了“清风亭”,种植了“和谐林”,展现出一个特色的“廉政文化园”;南山街道北头社区兴建了村史陈列馆,让年轻一代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要忘本忘根,成为村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教育基地;留仙社区由物业公司提供场地,社区居民捐赠,7位老年义工管理,解决了社区居民读书的问题;大铲社区培育本土传统文化,举办了社区“邻里节”;光华街社区发掘地域特点,与驻区大单位华侨城“共建共享”;在花果山社区,“孝行天下”的主题文化公园得到了居民的好评;在龙光社区,司法调解的“桃源模式”做到了小纠纷不出社区,有效维护了社区稳定。

  为了让各社区的特色更加鲜明,南山还开展了“唱响和谐之歌”系列活动,把各社区的文体活动、关爱活动协调到了一个平台上。雷公岭村成立了居民理事会,行使相当于物业公司和业委会的双重职权,有效地解决了社区管理和环境问题。招商街道“四海情”老年大学,南头街道星海名城老年协会,西丽街道丽新股份公司的本乡本土艺术团等一大批群体组织活跃在社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激发社区活力,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家园感、归属感。有了这样的平台,社区居民的智慧和激情也被激活了,每到各个节假日,南山的各个社区里就会自发地推出“百家宴”、“包饺子大赛”等喜庆活动,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宿感越来越强,南山这个温暖的“家”越来越有魅力。

  南山区委书记叶民辉表示:“只要做到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亮点,一年抓十个亮点,不出几年,整个南山就会变成一个和谐文明的文化大社区。”

  市民与政府的“连心桥”

  在南山,市民与政府之间还有一座“连心桥”——人大代表工作室(站)机制。

  这一做法最早是两个试点:招商街道人大代表工作室(并在全区街道推广)和南山街道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前一个试点由区人大和街道党工委安排区人大代表深入社区,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转办,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后一个试点采取聘用人大代表联络员的机制,由人大代表联络员负责联系人大代表和居民,定期到社区与居民交流,搜集民情民意。

  人大代表工作室(站)对社区内一些公共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人大代表形成提案,提交政府职能部门解决,并跟踪办理进度,在居民与人大代表之间建立起较为畅通的联系交流渠道,为市民与政府之间搭建起一座“连心桥。

  各街道人大代表工作室(站)历年来反映的公共问题,都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如反映的月亮湾片区违章乱搭建问题,促使深圳打响了“梳理行动”的第一枪;反映南山半岛的环境污染问题,促使市委市政府做出环保大整治行动。近年来,南山的城区面貌、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设施均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个平台在居民、政府、人大代表等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搭建了一座信息沟通、对话协商的桥梁,使各种民意诉求得到有序释放,解决了社区居民利益的有序表达问题,提高了居民公共参与的制度化水平,从而在操作层面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性政治制度的优点。自人大代表工作室(站)设立和运行以来,大大减少了南山区以群体性冲突为典型特征的社区居民维权事件,从而把非理性参与导入为理性参与。2004年以来,区人大代表提交建议案379件,协调解决重大矛盾纠纷300多宗。

  “南山模式”受到多方关注

  以“六个一”为指导框架,充分整合发挥党员、党组织、公职人员等现有人力资源,加强基层五支队伍的建设,创新地开展人大代表工作室(站)工作。和谐社区建设的“南山模式”激活了多方资源,实现了多元共赢的效果。

  因为框架鲜明、效果良好,南山的做法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自2005年至今,国内理论界举办了几次全国(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均对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深度探讨。

  2005年8月,深圳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城市社区公共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高校和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的学者把南山区月亮湾人大代表工作站作为社区治理中居民公共参与的重要案例进行了讨论。

  2006年3月,深圳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城市基层民主建设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政治学、行政学界的学者专门对南山区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制度创新实践进行了深度探索,会议把人大代表工作站称赞为“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和公共治理的有益尝试。”

  2007年7月,深圳大学和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共同举办了“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社区和谐治理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单位的学者在对南山区5个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后,总结了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经验。

  今年10月16日,由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主办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与和谐社会构建:深圳的探索与经验”学术研讨会在南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政治学界专家学者一致肯定南山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认为南山为全国的社区治理模式作出了样板。

  11月7日,在南山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部署大会上,南山区委书记叶民辉说,十七大报告用了很长的篇幅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将和谐社会建设写进了党章,尤其是作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说明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不能偏离党的领导,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南山实施的实现社区党建“三个全覆盖”、开展“十百千万行动”等措施,让党员干部在社区“亮出身份”等做法,就是党领导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是党的领导方式在基层建设中的创新。

  蓝图绘就,百舸争流。如今的南山,每个社区都跳动着和谐的音符;和谐之歌,已经成为整个南山回荡的美丽乐章。本报记者王剑锋蔡佩琼文/图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