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小堤村有片古枣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7:58 燕赵晚报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彬

  普通枣树一般成活期为100年左右,可在邯郸县小堤村四周,300余棵枣树历经百年沧桑后,如今依然年复一年开花结果。据当地林业专家调查和推测,这些枣树距今至少在200年以上,像这样的古枣林,在邯郸乃至全省实属罕见。

  老枣树自古“足”不出村

  邯郸县小堤村坐落于漳河古道,共有一百多户人家。该村过去因是一段堤岸,故取名叫小堤村。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他们的祖先相传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由于村庄地势偏高,遂将迁移时带来的一些耐干旱、不知名的枣树苗种在了村子四周,面积达上百亩。数百年来,这些枣树尽管历经战争劫难、洪水侵袭等天灾人祸,却能顽强生存下来。

  11月16日,记者在该村看到,成片的古枣树主要集中在村北和村南,也有个别树已被村民“圈”到自家院落。这些树干的直径均为五六十厘米,高约十多米。由于“年龄”过高,它们都已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树干外表不仅裂痕斑斑,而且里面大多已朽成空心,只剩下了一圈厚厚的树皮在艰难支撑着整个树身。

  据村干部王金玉说,长期以来,大枣一直是村里的经济支柱,而且这些枣树产的枣除了肉多,口感极甜外,枣核里面还没有仁。另外,外村人曾多次前来移植,但这些枣树只要一出村不是无法成活就是不再结果。

  由此一来,这十里八乡仅有小堤村拥有这种奇特的枣树。王金玉自豪地讲,因为村民们也不清楚枣的品种,所以大家便将其统称为“小堤枣”。每年一到秋季,附近市县的不少单位便会前来预订大枣。而在当地的集市上,“小堤枣”也最受顾客青睐。

  树龄至今难以确定

  王金玉今年已经76岁,其家世代居住在小堤村内。在老人新建成的院子里,南北并排生长着两棵一抱多粗的老枣树。

  “要说这两棵树的年龄,别说我不知道,就连我的爷爷当时也没说清楚。”王金玉指着村北的一片枣林说,他家的枣树和村四周的树最早都生长在一起,后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就有不少枣树被刨掉。到了现在,估计只剩下几百棵了。

  谈话间,王金玉的老伴用碗盛了不少大枣让记者品尝,并将一个枣核砸开,以显示“小堤枣”的独特之处:核小,且里面没有仁。两位老人笑着说,别看他们家的两棵枣树“年老体迈”,一年最少能产百十来斤干枣。

  据邯郸县林业局林果站长李金丽介绍,今年四五月份,他们按照省里的安排进行全县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时,惊奇地发现了这片古枣林,其中属于古树的共有313棵,初步推测古枣树群距今至少有200多年,很有可能更早,其准确树龄还有待进一步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测量。另外,依据枣的口感和外观,其品种与本地的“白玲枣”有些相同。

  李金丽说,一般来说,普通枣树成活期多为100年左右。如果超过了100年,就可列为“古树名木”加以保护。小堤村的古枣树之所以奇特,并不是树龄具体达到了几百年,而是能成片生长这么多的古树,且每年都能结果,这在全省都属罕见。

  古枣树重在保护开发

  连日来,邯郸县发现古枣树群的消息经有关媒体报道后,小堤村一时间热闹了起来,几乎每天都有外地人员慕名前来参观。与此同时,村民们也就如何开发利用这片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近日,中国经济林学会枣产业工作组主任委员刘孟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小堤枣”有核无仁其实属于正常现象,国内有不少品种的大枣也是如此。从枣树的成长规律来看,树龄达到上百年后,已失去自身嫁接的意义。因此,当地村民在鉴定枣的品质后,尽量从大枣的营养价值出发,搞好“古枣”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记者从邯郸县林业局了解到,目前他们已为313棵古枣树分别编了号,并统一制作了“古木名树”保护牌。此外,小堤村也正在咨询省、市林业专家,以保护好这片弥足珍贵的古枣树群。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