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申遗”为何失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8:49 大江网-江西日报

  据报载,法国的米迪运河修建于1681年,全长仅240公里,1996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而中国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却仍然没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现象引起了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王进的注意。

  京杭大运河“申遗”失败这一结果,对炎黄子孙而言是件痛心的事。可痛定思痛,我们更应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反思。一直以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是文化遗产强有力的保护主体,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众的力量。其实,民众更应该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人。

  据王进调查发现,京杭大运河“申遗”不顺利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当地有关部门宣传不够;二是民众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强,对文化遗产认识不够。有鉴于此,王进等学生进行了发放宣传单、集中宣讲和万人签名等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向当地群众普及有关大运河的科学及保护知识,以增强民众保护大运河的意识。王进等人的举动令人钦佩。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相比之下,民众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增强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早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政府的引导下,民间力量对文化遗产保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群众也表现出了感人的“护宝行为”。这种对文化遗产的“护宝行为”体现的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保护意识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我们期待这样的“护宝行为”能够成为一种“护宝精神”,代代相传。

  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文物工作者和文物管理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民众意识的觉醒是文化遗产重要的保障——这正是反思京杭大运河“申遗”失败给我们的教益。周祖荣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