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船相遇谁该让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5日03:53 南方都市报

  

两船相遇谁该让谁
警察登船前往运沙船上调查取证。
两船相遇谁该让谁
警察登船前往运沙船上调查取证。

  昨日,广州海事局昨发布撞船事故情况通报称,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两船疏忽?t望,未能对事故水域周围环境作出充分的估计和危险局面作出正确判断,及早采取有效避让措施避免碰撞事故发生。但人们围绕事故原因仍提出不少疑问。昨天,记者采访运沙船船主、业内人士及相关专家,分别对这些疑问予以解释和分析。

  渡轮与沙船谁该让道?

  按规定环线航行的渡轮应该避让直线航行的运沙船

  事故发生后,交通部南海救助局的十余名救助人员当即赶到现场参与救援。昨日,记者采访了当时到场的资深救助队员张军(化名)。张军指出,按照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15条,当时渡轮应该主动避让运沙船。

  我国是《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的当事国,该公约对我国具有约束力。《规则》中第15条中提到,当两艘机动船交叉相遇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有他船在本船右舷的船舶应给他船让路,如当时环境许可,还应避免横越他船的前方。

  据相关部门调查,“南歧机123”船顺河道逆流向鹤洞大桥方向航行,“穗轮218”船由白蚬壳码头开往白鹤洞码头,约9时32分,两船发生碰撞,“南岐机123”船船首左侧与“穗轮218”船右舷中前部发生碰撞。距离事发现场约500米远的目击者邓月球父子也证实,碰撞前两船基本呈垂直角度。由此可得知,当时运沙船位于渡轮的右舷,按照《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渡轮应主动避让运沙船。

  “南岐机123”船员唐先斌强调,运沙船当时正在直线航行,而环线航行的渡轮应该避让。“这一点上,我们没有违背内河水域航行条例。”

  “和路上开车一个道理,从岔路开出来的车应该避让直行的车。”张军解释,运沙船是直行,渡轮是支路航行,谁应该避让谁有明确的规则可参考。不过张军补充说,实际航行中,也有一个潜规则,谁能先过,就让谁先走,就像路上堵车时,谁的车头抢了先,就让谁先过。

  运沙船存在?t望盲区?

  盲区的确存在,但不影响发现渡轮

  前日在事故现场,有多年航行经验的船老大曾提出,运沙船因为空载,船头上翘,导致驾驶舱内的驾驶员用肉眼?t望时,会形成一个位于船头长约10余米的?t望盲区,目击事故发生的船主邓月球父子也同意这一事故原因推测。

  内河航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运沙船的驾驶操作的确存在相当大难度,增加了河面航行事故的几率。“由于沙船的船体庞大,驾驶台位置高,并不好开!”珠海一艘运沙船船长张先生说。

  “而且出事的那艘船是空船,更加难驾驶。”张先生分析,运沙船在河面行驶,与路面的货车不同,由于空船重量轻,吃水浅,导致船体整个在水面上升大约1米多,此时,驾驶台高于水面大约3米多。除了高以外,运沙船的船身相当长,以“南岐机123”号为例,船身大约50米,而且驾驶台位置在船尾。“体积大、视线高”,导致一些船形较小的船只经过时,运沙船的驾驶员可能看不到。

  对此,有着多年珠江内航道航行及救助经验的张军称,根据他实地观察,事发后停在水中的“南岐机123”船的确船头上翘,距离水面约2米,而位于船尾部的驾驶舱,由于船身空载,有明显下沉。“如果运沙船驾驶员仅凭肉眼?t望,船头前方数米的确有一个扇形的视线盲区。”

  但张军提出,这艘沉水的渡轮型深2米左右,由于仅载人,同样吃水很浅,加上当时水上能见度良好,而且运沙船几乎是直行开过来的,“10米内有可能看不到轮渡,10米外就肯定可以看到了”。

  为何沙船没启用雷达?

  天气好的白天多不用雷达,海事部门亦无强制规定

  运沙船船长昨日称,当时有三艘货船组成的船队挡住了视线,看到渡轮时,两船相隔距离只有50米左右了。对此,张军分析,如果确有此事,运沙船看不到渡轮有可能,但运沙船如果启用了雷达设备,应该可以及时看到渡轮,避免悲剧的发生。

  张军还提出,事故现场白天两岸有箭头标识,晚上则会亮指示灯警示,提醒过往船只,此处是渡轮过江航线。“就像人行横道的白色斑马线一样”,过往船只驶经该水域,都应该减速,并注意过江渡轮。而渡轮由于航线重复固定,驾驶员对航道和地标物熟悉,可能有麻痹大意。两艘船在船速都不快、水流速度也不快、能见度良好的大白天发生这样的碰撞沉船事故,“两艘船的驾驶员都有责任”,张军分析。

  据悉,正是由于河面航行时,肉眼难以保证视线全面,几乎大部分沙船上都装置有雷达。但张先生表示,如果遇到天气好的白天,由于能见度高,驾驶员一般将雷达关闭,而只在黑夜或者雾天开启雷达。“雷达显示屏也是单色的,白天也不好用。”有多年沙船驾驶经验的吴先生说。

  海事部门说,运沙船是否必须都装备雷达,是否白天也须开启雷达,并没有强制的具体规定。

  过往船多引发事故?

  每艘船出航均须经严格程序,但该运沙船未办出港手续

  “江面上挤满了过往船只,难保不发生事故”,前日撞船事故发生后,有赶到白鹤洞码头准备坐船过江却被告知停航的市民如此抱怨。记者在两岸码头附近走访居民,得知事故现场一带水域确实较为繁忙。白鹤洞码头一侧岸边,沙场和货运码头林立,下游不远处是广船、文船、港务局芳村作业处,大小船只停满了两岸。

  “船虽然多,但正常情况下是井然有序的”,张军称,在他的记忆中,近年来该水域并没有发生过伤亡重大的船只碰撞事件。“外来船只进珠江口都要上报监控中心,每行驶一定距离就要汇报”,张军证实,市海事局对于行驶于内航道的船只有严格的监督制度,进入内航道后必须自觉减慢航速、规范航行,确保了内航道的船只安全,水上也有海事局的巡逻船,对违规的船只进行处罚。

  “管理非常严格”,广州文冲船厂一技术人员昨日接受采访时也称,附近水域船只虽多,但每艘船出航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很少发生船只横冲直撞的情形。

  “虽然渡轮过江航线与其他船只交叉,但这应该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张军表示,他并不认为事故和该水域的船只数量有必然联系。

  但广州海事局昨天发布的事故情况通报中说,“南岐机123”船于23日约8时30分未办理出港手续由黄岐空载出港,拟驶往佛山三水。为什么“南岐机123”船未办理出港手续却得以出港,昨日记者未能得到船主及有关部门的答复。

  ■记者体验

  渡轮救生衣柜难打开

  船上工作人员不知乘客人数,警示标语模糊不清

  昨日下午,记者乘上从天字码头到中大的“鹅潭明珠”号客轮,该客轮同属于广州市客轮公司,该航道是该公司在珠江内航道数十条对江客轮航道中的一条。

  救生衣柜插销都锈迹斑斑

  上船前,记者注意到,售票处说明,1.1米以下儿童免票,持老人证的老人半票。

  客轮一层舱的舱顶柜里存有救生衣,但用于锁住舱顶的插销大多已经锈迹斑斑,一部分舱顶柜不易打开,记者双手费力才将其中一个舱顶柜打开。船舱内有如何穿救生衣的示意图,但图示和文字都较小,并不醒目。部分“内有救生衣”,“严禁把头、手伸出船外”,“严禁在舱内随意走动”等警示标语已模糊不清,有的被刮花,很难辨认。

  航行中未见巡查人员

  上客轮时,记者询问工作人员,客轮在航行过程中是否有巡查人员在舱内巡查和提醒,以防有乘客随意在舱内走动和其他违规行为,该工作人员表示有。但在记者乘坐客轮的全程时间内,并没看到有工作人员进行巡查和相关提醒,尽管有个别乘客还在舱内走动和搬动椅子。

  客轮上有无工作人员对乘客人数进行统计?工作人员表示,出码头时会有人检票,但记者出中大码头时,没有相关工作人员检票。据码头售票员介绍,乘坐客轮的乘客既有投币的,也有刷羊城通的,尽管每位乘客在投币或刷卡后会得到船票,但码头每天的票据只有在下班时才会统计一次。问及刚离开码头的客轮上有多少乘客时,售票员表示不清楚。

  ■沙船背后

  运沙利润大江面穿梭忙

  虽然驾驶沙船航行存在较大风险,但珠江水面上,还是看到沙船往来穿梭的繁忙身影。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种兴旺与运沙能获取巨大的利润有关。

  运沙行业人士介绍,扣除船员工资、柴油、各种费用,一条采沙船挖一立方沙的成本不到10元钱,卖给运沙船每立方20多元。运沙船靠岸后,转手卖给沙场,一立方沙的售价比此前翻一番,“大约40多元。”

  类似沙场在珠江沿岸不少,就在离事发地点不远的芳村河岸,就有一座存放沙石的码头。昨日,码头的办公室外的黑板上显示,每立方沙价:43元。记者上去询问沙场的老板,此价格能否有商量。这位老板表示,现在沙源紧张,这个价格不可能降低。

  与6月份九江大桥事故中相同的是,本次与渡轮相撞的沙船,也属于佛山南海籍的。“佛山当地采沙、运沙产业相当兴旺。”一位行业人士说,佛山境内河流的沙站的沙子质量较高,接近出海口的珠江流域的沙品质差,比较细碎。

  但现在,优质的沙源地也慢慢萎缩。沙源的减少,直接影响就是沙价的上升。2005年,沙站卖给运沙船的价格是,每立方沙价9元多,今年初价格已经翻番,达到18元,而现在涨到22元。

  ■网友言论

  渡轮公司的应急措施是怎么实施的?今天我坐水上巴士(与昨日沉的船一式),见到放救生衣的柜子是用栓子拴着的,柜子的门前放着大量的桌子椅子,若沉船时,再醒目的人也难以用救生衣自救。

  ―――网友:baa344918

  真是想不明白在大白天,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又不是在高速路上,这么大一条珠江,两船都能撞上,是开船的休息不够吗,还是什么……

  ―――网友:baa344702

  客轮不守航行安全规则,任意穿行,我过渡时遇到好几次沙船对客轮鸣笛警告!

  ―――网易广东广州网友ip:125.31.*.*

  采写:本报记者:肖海坤 陈良军 周松柏 涂峰 方舒阳 周文峰 陈永进 周皓 方夷敏 罗斯丁 李晓瑛 实习生 肖旭 刘琼 通讯员 周方 陈伟秋 鞠杨 穗交宣

  摄影:本报记者 刘可 范舟波 实习生 李凌昊

  线索提供:朱先生平先生各200元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罗志明侵权举报电话:020-87385923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