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线”的流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5日08:35 南方日报

  汤世杰

  是晚上。手机骤响,朋友发短信来说:“我现在对这个垃圾坑,对这群垃圾极端厌恶,简直到了怕弄脏了嘴巴不想提它的地步。我憋闷得气都喘不过来,太想太想离开这个鬼地方了!”读完我不禁沉思:不久前他刚到那个单位履新,想去干一番事业;虽听说那里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岂料竟糟糕至此——主事者昏庸卑俗,奉迎者鸡犬升天,能干人个个倒霉。他非一把手,虽有雄心却无力回天。我想回短信说:走,你一时半会儿肯定走不了,先跟他们划清界线吧!信没发我就犹豫起来:“划清界线”?

  生活中确有一些“界线”,或该划而未划,或不该划而强行划之。比如青涩岁月课桌中间那条清晰又朦胧的界线,本不存在,虽强行划之却无益。那是单纯得近乎苍白的年代,在我读书的那座小城,无论小学中学皆男女同桌。我躬逢其盛。先生们的初衷,无非要以那种方式让同桌者上课不讲话专心听讲。于是年复一年,课桌中间都会出现那条线:有时肉眼是看不见的,但谁都心知肚明,它就在那里横着,看书写字,胳膊肘千万别过那条线。她也一样。有时那条线却并不隐晦,或用粉笔画出,不小心就被衣袖擦得全无踪影;或用小刀刻出,像一道沟壑深不可测。少男少女尽管并不明白那条线意味着什么,仿佛有了那条线就维护了同桌间的清白与纯真,至少,也不会被同学们暗地讥讽为什么什么的了。可那条线真要阻止什么其实却难。上初中时我们班出过一件事,蹊跷好玩:班上集体看电影《国庆十点钟》后几天,课间只听一位女同学惊呼一声“天哪”,瞬即晕厥。事后听说她抽屉里有张字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的正是那部电影里的几句歌词:“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爱上一个小姑娘,嘴里不敢说,心里总是想……”查对多时没查出究竟,只好不了了之——或许老师也无意深究吧。那样的“划清界线”,无非一种优雅的警戒浪漫的训示,划得清划不清倒无碍大局。

  终于懂得“划线”的严酷,是从各种各样的运动中,尤其是“文革”。其时,与被打入另册的人划清界线,几乎成为人们无以避免的重大问题。朋友、亲人间,倘有人出了问题甚至是“历史问题”,你与他之间就有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必须划而清之。那种“划线”惨烈到反人道,让夫妻反目兄弟倪墙,亲人咫尺天涯形同陌路。陷入命运的深渊者往往九死一生:被冤者或死或残,压力不仅来自“运动”本身,更来自亲情的失落。须“划清”者即便六亲不认改名换姓,结局也依然惨淡。那样的“划清”荒谬、荒唐、荒诞,该诅咒忘却,让它从我们的生活中永远消失。

  如今讲和谐融合,重提“划清界线”或许不合时宜。可即便天朝盛世,生活中也照样有暗角有阴影,有些“界线”还是该划必划的。比如,对贪赃枉法的“败类”、卑俗不堪的“垃圾”、沽名钓誉的“名流”、道貌岸然的“小人”,难道不该葆有一分警觉、不与之同流合污吗?如此看来,我所谓的划清界线,是严正的警示清醒的超越,是不容混淆的泾渭之分水火之别,“划清”正是与卑鄙、伪善、阴险的毅然隔离与了断。人不该有傲气,却须有傲骨。当你清醒明白看出某些人事的肮脏时,当即止步,不与之沆瀣一气,正是必要也必须的第一步,由此才谈得上走向高尚与正义,“自蘸一片清溪绿”,最终以正义战胜邪恶,让道德击退权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么一想,我决计把那封短信发出去。

  本版插图/张旭东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